AIDA模型,廣告界常用的3大效果評估方式

一、AIDA模型

一個陌生用戶從注意到你的產品,到感興趣,成為潛在的消費者,再到有衝動購買,然後真的行動,成為消費者,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是AIDA模型

AIDA模型,廣告界常用的3大效果評估方式

AIDS模型

AIDA分別代表了注意(Attention)、興趣(Interest)、願望(Desire)和行動(Action)

要考察一個廣告的效果,就要分別測量這個廣告在多大程度上引起了消費者的“注意”、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刺激了他們的“願望”,改變了他們的“行動”

AIDA模型,廣告界常用的3大效果評估方式

互聯網時代,除了“注意(Attention)”層面,你還可以上升到“興趣(Interest)”,“願望(Desire)”,甚至“行動(Action)”層面做廣告,因為消費者的行為可以被記錄下來,廣告效果就可以衡量。

二、CPM、CPC、CPA

CPM(Cost Per Mille)為在“注意(attention)”層面的廣告,比如網頁的banner位等,你可以按展示次數來付費,也就是向每千人展示的費用。

AIDA模型,廣告界常用的3大效果評估方式

通過按展示付費來投放,你可以準確的知道,你投放的人數以及範圍,和傳統線下的廣告位沒什麼區別,並不是每個消費者都會注意到你的廣告並會產生後續的行為,你還是會有一部分廣告費被浪費。

CPC(Cost Per Click)按點擊次數來付費。為在“興趣”層面的廣告。用戶點擊你的廣告,說明對你的產品至少產生了興趣,也即為潛在用戶。

AIDA模型,廣告界常用的3大效果評估方式

按照點擊次數來投放廣告,其特點更加精準。

CPA(Cost Per Action ),按實際投放效果來付費,為在“行動”層面的廣告。精準性更高,你所有的廣告費,都是在位最後的結果買單。具體可分為

CPD(Cost Per Download):按App的下載數計費;

CPI(Cost Per Install):按激活App的數量計費

CPS(Cost Per Sales):按完成購買的用戶數或者銷售額來計費,等等

AIDA模型,廣告界常用的3大效果評估方式

CPM,CPC,CPA這三種不同層面的衡量廣告效果的方式,目前國內的主流廣告平臺大部分都支持者三種方式,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品牌和產品特性進行選擇

三、不同類型的廣告的投放渠道

展示位廣告:比如網站或手機APP的banner位、App的開屏廣告位等。開屏廣告,就是當用戶打開手機app時,會有5s的廣告時間,這在微博和一些新聞app上很常見。這種廣告通常按CPM付費,流量大,品牌效應強

AIDA模型,廣告界常用的3大效果評估方式

信息流廣告:比如微博朋友圈的評論區廣告,微信,qq空間,抖音等的信息流等。這種廣告的特點是沉浸式的,用戶是在主動閱讀,如果你的廣告內容貼近用戶興趣,生動有趣,效果會很好

AIDA模型,廣告界常用的3大效果評估方式

搜索廣告:比如淘寶搜索的廣告,淘寶直通車,京東快車等,谷歌的關鍵字搜索等等。都是典型的按照點擊次數付費(CPC)的廣告,廣告主或者賣家為某一個搜索關鍵詞出價,最終按出價的高低排名的次序。排名越高,效果越好

歡迎你留言分享你的所思所獲,當然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也歡迎關注我並且收藏轉發,謝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