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悼是怎樣的斷腸?那些天人永隔的經典故事

01.

十年生死兩茫。不思量,自難忘

王弗是蘇軾的第一任妻子。

據傳,蘇軾性格灑脫、不拘小節,接待客人時,常因說話不當得罪客人。而知書達理的王弗得此事,便常在蘇軾談話時,躲在簾後旁聽,待客人走後提醒蘇軾發言不當之處。


奈何人世無常。結婚十數年後,王弗病重辭世。儘管蘇軾又娶了續絃,但卻始終無法忘記曾經與亡妻的恩愛時光。

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寫出了蘇軾對王弗肝腸寸斷的思念。


思悼是怎樣的斷腸?那些天人永隔的經典故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思悼是怎樣的斷腸?那些天人永隔的經典故事


02.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餘問古事,或憑几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餘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於前。然自後餘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歸有光《項脊軒志》


歸有光與妻子之間的感情,不在風花雪月的浪漫情懷之中,卻在柴米油鹽的小事之間。《項脊軒志》用疏淡的筆墨描寫家庭瑣事,隨筆點染卻情誼深切。

思悼是怎樣的斷腸?那些天人永隔的經典故事


03.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泰和五年,元好問赴幷州趕考,遇到獵人向他講述了一個故事:獵人殺死了一隻捕獲的大雁,大雁的另一隻同伴分明已經逃走,卻久久不肯離去。它不斷悲鳴,最後選擇墜地自殺。



《摸魚兒·雁秋詞》

元好問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這個世界有“萬里層雲”,有“千山暮雪”,煢然孤獨的大雁,隻身又能去向何處?雖然只是一隻殉情的大雁,但這“生死相許”的悲烈與深情,每每讀起,總能讓人感慨,令人驚歎。

思悼是怎樣的斷腸?那些天人永隔的經典故事


04.

夜裡相尋,不過吹燈輾轉更漏(走廊君題詞)

《雨霖鈴·思悼詞》

詩意走廊/走廊君

悽悽昏晝。巷燈星晚,袖風推牖①。飛花纚②柳嬋亂,苔潮路慢,衣輕衿瘦。有曲絲絲竊竊,似噫③入牆透。有過往,三兩行人,側耳期聽步聲舊④。

亭亭綠蓋難相守⑤。小妝臺,卻醒經年後。茫茫十載生死⑥,應忘了,與誰攜手。夜裡相尋,不過吹燈輾轉更漏。羨煞那,雙雁歸魂,嘆入騷人口⑦。



詞句註解:

①牖 [yǒu]:窗戶;

②纚 [ sǎ ]:飄舞飛揚的樣子;

③噫 [ yī ]:表嘆息。

④“側耳期聽步聲舊”句:援用歸有光《項脊軒志》“餘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⑤“亭亭綠蓋難相守”句:化用《項脊軒志》“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⑥“小妝臺,卻醒經年後。茫茫十載生死……”句:化用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十年生死兩茫茫”、“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⑦“雙雁歸魂,嘆入騷人口”:援用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典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