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變到質變是不是一個偽命題?

量變到質變是不是一個偽命題?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長時間。

跑步跑了一個多月,也沒見自己瘦下去多少;

學習學了大半年,也沒見有多少長進;

寫作寫了一年多,依然還是口水文;

……

所以,我開始懷疑“量變到質變”這個說法,認為它是一個偽命題。

不過,當我把時間的跨度稍微增大之後,質變已悄然開始。

跑步跑了多半年,體重降了10來斤;

學習堅持了一年多,專業技能也有了一些長進;

寫作寫了兩年多,寫作水平與過去相比稍有起色;

……

轉眼間,時間已過去了兩三年,質變卻才剛剛開始,並且自己也能清楚地感覺到這種變化。

量變到質變,這不是一個偽命題。

有的時候,我們之所以沒有感覺到質變,究其根因還是因為量變的不夠。

當然,這個量不單指數量,還包括質量。

如果跑步的量不夠,又不控制飲食,想要把體重減下來是很難的,即使再跑個十年八年依然如此;

如果學習的時候不用心,只是有一個學習的樣子,想要提升自己也是很難的,即使學習的時間再長也是無濟於事;

如果寫作的時候不投入精力,不投入感情,不花費心思去琢磨,只是為了應付,隨意湊出字數,即使寫出百萬文字,寫作水平也很難得到提升;

……

量變的過程不僅需要時間來保證,它也需要我們花費巨大的精力來高質量完成,且全身心投入。

這個量變的過程,我們也可以認為它是一個蛻變的過程,真的很難!

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成功的背後除了天賦、機遇之外,離不開長年累月的努力與堅持。

在高速發展的今天,大家都喜歡關注事情的結果,而忽略事情的過程,喜歡急功近利,以為質變是一件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事情,其實不然。

也許是我們太想成功了吧!

“你知道嗎?老趙家的姑娘今年高考考上了復旦大學,真厲害啊!”

“聽別人說,老李家的兒子自己開了個公司,這幾年賺了很多錢,這孩子可真有出息!”

“咱們單位的小張,剛大學畢業,父母就給他在三環裡買了套房,好幾百萬呢!”

……

我們只是知道了這個結果和現象,卻不清楚背後的過程和本質。

事情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所有的得到都需要付出,這句話適合大多數人。

過程是同往結果的唯一途徑。沒有過程肯定不會有結果,有了過程也不見得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量變也是這樣。量變是推動質變的動力,也是質變發生的基礎,它是質變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

沒有量變就不可能會有質變,這是毋庸置疑的。沒有一個人會一下子變得那麼優秀,也沒有一個人會一下子變得一無是處。

我們所認為的偶然,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一種必然。

量變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因為這個過程對於我們自己來說就是一個改變舊我,建立新我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說是脫胎換骨,鳳凰涅槃,怎麼可能會沒有痛苦呢?

痛苦越大說明效果越好,我們只要把這個痛苦的點熬過去,質變就會開始。

要想讓自己變得更好,要想讓自己變成心目中的樣子,量變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兒。

只問付出,不問收穫,這樣的量變最是灑脫。

不經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