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這些東方生活時尚被拉美人接納

新冠疫情下,這些東方生活時尚被拉美人接納

智利蘭卡瓜的聖托馬斯大學孔子學院計劃近期開啟線上漢語課程。智利學生只要打開電腦就能學習漢語。圖為一名中國教師正在給學生網絡授課。

中新社

【南美僑報網宮驍斐5月1日綜合報道】疫常時期,部分拉美國家繼續隔離封城,部分國家嘗試復工,不過,抗疫期間的一些習慣正成為一種社會新常態保持下來,從網購、點外賣,到在家上學,再到對口罩態度變化、對中醫藥接納程度上升,這其中有不少與中國有關。

願意嘗試接納東方文化

新冠病毒出現後,是否願意戴口罩就成了東西方文化最顯性的區別之一。疫情兇猛促使拉美民眾更多地關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改變了他們對口罩的態度。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自發帶起口罩,另一方面政府也紛紛出臺“口罩令”。

巴西部分州及巴拿馬、危地馬拉、智利、巴拉圭等國都要求民眾在公共場所必須戴口罩,並配套了違規的懲罰舉措,如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居民出門不戴口罩最高可被罰款1000美元;危地馬拉不戴口罩者最高可被罰15萬格查爾(約1950美元);巴西聯邦區違反不戴口罩等衛生規定會被處以一個月至一年的監禁。口罩不夠怎麼辦?巴拉圭衛生部長還親自教民眾用T恤衫自制,巴西部分州也鼓勵民眾自制口罩。

拉美人接納的,還有中醫藥。4 月 24 日,厄瓜多爾衛生部核准簽發“天然藥物”註冊批文,連花清瘟膠囊得以藥品身份在厄瓜多爾銷售。除厄瓜多爾,連花清瘟膠囊已在巴西、加拿大等國售賣。

拉美多國官方和民眾也表示,在沒有特效藥和疫苗的情況下,會考慮嘗試中醫藥治療的方法。巴西中醫學院院長Reginaldo Filho(中文名:海金斯)對《南美僑報》表示,抗擊疫情不能少了中醫藥,在中國歷史上,每當流行病暴發時,中醫就始終走在前線與疾病作鬥爭。他說,許多人在中醫的幫助下倖存下來。中醫和西醫應各自發揮長處,優勢互補,給病人更好的醫療照顧。

互聯網生態融入拉美人的生活

疫情讓拉美城市的街道空空蕩蕩,網絡卻異常擁擠。除了遊戲、流媒體、社交網絡等APP使用量明顯增加,巴西民眾最近有了新的網購體驗,他們可以像中國網民一樣在阿里巴巴旗下的“國際淘寶”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上享受拆分購物、分期付款、免費退貨、免運費等服務了。

巴西用戶只需要打開全球速賣通,選擇“AliExpress Direct” 服務,就可以從不同商家處購買物品,併合併成一個包裹發貨,訂單總額超過30美元就可以免費送貨上門,在收到包裹後的15天內免費退貨。

早前,中國滴滴出行公司收購的巴西打車軟件99就將中國的網上訂餐服務推廣到了巴西,疫情期間外賣平臺99Food軟件登陸巴西庫裡提巴市,一週內就吸引4000家餐廳和1500名外賣員註冊。

中文學習不受時空限制

停課不停學,對不愛學習的學生來說被迫待在家中上網課是一種煎熬,對求知慾爆棚的學生來說卻是新機會。因為學習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位於智利蘭卡瓜的聖托馬斯大學孔子學院計劃近期開啟線上漢語課程。聖托馬斯大學蘭卡瓜分校長曼努埃爾·奧爾莫斯·穆諾茲表示:“儘管智利和世界正經歷緊急衛生狀況,我們必須待在家裡,但對我們來說,繼續傳播中華千年文化和開展普通話教學工作仍非常重要。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開展遠程線上授課……我們希望可以激勵學生,讓他們有機會了解和學習普通話,這門可能在當前和未來勞動市場帶來絕佳機會的語言。”

在中國教育部、國家語委的指導下,科大訊飛推出全球中文學習平臺國際版APP,幫助全球中文教學機構實現“停課不停學”。目前該app已在南美、亞太、北非、中東等地區的四十多個國家上線,學習者在Google Play或者App Store搜索“iFLYChinese”即可下載。

(信息來源:巴拉圭nanduti.com.py網、 巴西Techtudo 網、中新社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