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悶、高興不起來、情緒低落時,這3種方法幫到你


鬱悶、高興不起來、情緒低落時,這3種方法幫到你

我們可能已經意識到,我們的感覺很大程度上其實並不代表事實,而是我們自己通過認知加工出來的一些想象。

我們對事情產生的預判和想象,如果是負面的,是消極的,我們就會自動產生一些情緒反應。

而這些反應也會進一步給我們帶來壓力,這個過程就像滾雪球一樣不斷滾動,帶著我們的注意力向前跑。

使我們發現了真相但也難以集中精力停下來解決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覺察自己及此刻的想法,然後不合理認知的雪球才能停下來。

如何停下來,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產生了負面情緒。

01 可以向自己來提問

我們可以這樣問自己,產生情緒的是事實,還是我自己的想象,我的想法是符合事實的,還是隻是自己的猜測和推斷呢?

對腦中的想法來提出質疑是我們讓不合理認知停下來的第一步。

向自己提問,也可以幫助我們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思維,更清楚我們的幻想和現實,從而建立起自我保護的第一道屏障。

在這裡我們需要提醒自己,我們的感覺不過是思維的鏡子,而我們卻常常把自己的感受當成事實,從而給自己帶來了情緒壓力。

如果不合理認知已經形成了慣性思維,那麼,負面情緒就會不請自來,使我們的感受和行為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死循環。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覺得自己的情緒反覆的原因,這一次可能好不容易穩定了,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捲土重來。

我們想要改變我們不合理認知形成的慣性思維,首先需要意識到,我們產生的情緒無法反饋事實。

感覺不愉快,說明我們正在進行消極的思考。


通過向自己提問,我們可以提醒自己更好地意識到這一點,讓思路停下來,進入更為理性的思考狀態。

02 整理此刻的想法

找出念頭中的不合理信念,找到信念裡的不合理之處,分辨一下它究竟鑽到了那個死角。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的想法裡,可能同時有幾種不合理信念在同時存在,給我們造成了什麼樣的認知盲區。

在這些信念的影響下,有什麼事實可能被我們忽視,識別出不合理信念的這一步,可以幫助我們。

有了自己的思路,不會再繼續被情緒推著走,從而避免衝動行為和情緒化行為的發生。

03 勇敢地面對不合理信念

可以提醒自己,或者說出來。比如我們當眾被指責了之後,會發現自己非常的憤怒羞愧,很難過。

腦子裡可能滿是“我真是太沒用了,別人都會討厭我”,在這個時候,就需要發現,不是自己本身不好,而是認知錯誤。

事實上,有的錯誤自己會有,別人也會有,怎麼樣可以避免再次犯錯,以及如何補救,這是正向的思考方式。

自我攻擊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會內耗自己,對外也會有強烈的對抗。

主動去面對,承認錯誤,這是有責任心的表現,其實反過來想,如果別人做錯了,我們也許會提出來,但不會覺得別人一無是處。

實際上,在他人眼中,看待我們亦是如此,承擔,解決,而不是爭執,不接受。

在生活中,會發現我們有很多不合理思維在同時發生,想要與之進行辯論。


需要我們先停一停,停止自我批評,然後仔細地回想我們所知道的事實。

嘗試轉換一下視角,並且通過辯論將不合理思維轉換成更加客觀,更加開放的,更加合理的思維。

對於面對情緒衝突時,勇敢面對可能會覺得有些困難,要在腦海中自我對話的同時進行思考,確實是有點複雜。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三個技巧練習。

第一個技巧:用筆寫出實際的例子

當你發現自己產生了,我什麼都做不好,這種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性思維的時候,我們需要作出理性回應。

比如說:我可以,我有很多做的不錯的事,然後列舉自己做得不錯的事情,這樣會增加我們面對的信心。

第二個技巧:做真誠的回應

如果你看到自己做得不錯的事情,還覺得自己不夠好,可以理性地回應。


比如:其實做這些已經足夠好了,如果一味覺得自己不夠好,那怎麼能做到最好,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如何獲得力量。

第三個技巧:跳出來旁觀

換個視角,可以想象,如果是別人會怎麼樣,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想象一下,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別人身上了,我作為旁觀者該如何來看待它。


真的那麼糟糕嗎?如果是旁觀者,我能給出什麼樣的合理建議。

可以多給自己一些時間,如果你發現舉例或者理性回應,特別困難的話,也可以停下來,多給自己一點時間。

我們現在正在學習一個新的方法,一開始覺得困難是很正常的,這個過程需要不斷的練習。

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一定會覺得越來越得心應手,在反覆練習之後積極的自我對話也可以變成一種習慣。

養成了這個習慣之後,我們就會對引起負面情緒的思考方式越來越警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