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高兴不起来、情绪低落时,这3种方法帮到你


郁闷、高兴不起来、情绪低落时,这3种方法帮到你

我们可能已经意识到,我们的感觉很大程度上其实并不代表事实,而是我们自己通过认知加工出来的一些想象。

我们对事情产生的预判和想象,如果是负面的,是消极的,我们就会自动产生一些情绪反应。

而这些反应也会进一步给我们带来压力,这个过程就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滚动,带着我们的注意力向前跑。

使我们发现了真相但也难以集中精力停下来解决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觉察自己及此刻的想法,然后不合理认知的雪球才能停下来。

如何停下来,让我们意识到自己产生了负面情绪。

01 可以向自己来提问

我们可以这样问自己,产生情绪的是事实,还是我自己的想象,我的想法是符合事实的,还是只是自己的猜测和推断呢?

对脑中的想法来提出质疑是我们让不合理认知停下来的第一步。

向自己提问,也可以帮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更清楚我们的幻想和现实,从而建立起自我保护的第一道屏障。

在这里我们需要提醒自己,我们的感觉不过是思维的镜子,而我们却常常把自己的感受当成事实,从而给自己带来了情绪压力。

如果不合理认知已经形成了惯性思维,那么,负面情绪就会不请自来,使我们的感受和行为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死循环。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觉得自己的情绪反复的原因,这一次可能好不容易稳定了,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卷土重来。

我们想要改变我们不合理认知形成的惯性思维,首先需要意识到,我们产生的情绪无法反馈事实。

感觉不愉快,说明我们正在进行消极的思考。


通过向自己提问,我们可以提醒自己更好地意识到这一点,让思路停下来,进入更为理性的思考状态。

02 整理此刻的想法

找出念头中的不合理信念,找到信念里的不合理之处,分辨一下它究竟钻到了那个死角。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想法里,可能同时有几种不合理信念在同时存在,给我们造成了什么样的认知盲区。

在这些信念的影响下,有什么事实可能被我们忽视,识别出不合理信念的这一步,可以帮助我们。

有了自己的思路,不会再继续被情绪推着走,从而避免冲动行为和情绪化行为的发生。

03 勇敢地面对不合理信念

可以提醒自己,或者说出来。比如我们当众被指责了之后,会发现自己非常的愤怒羞愧,很难过。

脑子里可能满是“我真是太没用了,别人都会讨厌我”,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发现,不是自己本身不好,而是认知错误。

事实上,有的错误自己会有,别人也会有,怎么样可以避免再次犯错,以及如何补救,这是正向的思考方式。

自我攻击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内耗自己,对外也会有强烈的对抗。

主动去面对,承认错误,这是有责任心的表现,其实反过来想,如果别人做错了,我们也许会提出来,但不会觉得别人一无是处。

实际上,在他人眼中,看待我们亦是如此,承担,解决,而不是争执,不接受。

在生活中,会发现我们有很多不合理思维在同时发生,想要与之进行辩论。


需要我们先停一停,停止自我批评,然后仔细地回想我们所知道的事实。

尝试转换一下视角,并且通过辩论将不合理思维转换成更加客观,更加开放的,更加合理的思维。

对于面对情绪冲突时,勇敢面对可能会觉得有些困难,要在脑海中自我对话的同时进行思考,确实是有点复杂。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技巧练习。

第一个技巧:用笔写出实际的例子

当你发现自己产生了,我什么都做不好,这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性思维的时候,我们需要作出理性回应。

比如说:我可以,我有很多做的不错的事,然后列举自己做得不错的事情,这样会增加我们面对的信心。

第二个技巧:做真诚的回应

如果你看到自己做得不错的事情,还觉得自己不够好,可以理性地回应。


比如:其实做这些已经足够好了,如果一味觉得自己不够好,那怎么能做到最好,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如何获得力量。

第三个技巧:跳出来旁观

换个视角,可以想象,如果是别人会怎么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想象一下,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别人身上了,我作为旁观者该如何来看待它。


真的那么糟糕吗?如果是旁观者,我能给出什么样的合理建议。

可以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如果你发现举例或者理性回应,特别困难的话,也可以停下来,多给自己一点时间。

我们现在正在学习一个新的方法,一开始觉得困难是很正常的,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的练习。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一定会觉得越来越得心应手,在反复练习之后积极的自我对话也可以变成一种习惯。

养成了这个习惯之后,我们就会对引起负面情绪的思考方式越来越警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