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漫評:海鐵聯運“零等待”,疫情下的中歐班列更顯活力

齊魯漫評:海鐵聯運“零等待”,疫情下的中歐班列更顯活力

齊魯漫評:海鐵聯運“零等待”,疫情下的中歐班列更顯活力

近日,4臺集卡車魚貫駛入連雲港港27#泊位作業區域,一個個帶有“中鐵集”字樣的集裝箱從外貿貨輪上依次卸到車上,並快速短倒至連雲港中哈物流基地裝車線,由中哈物流公司負責將其吊裝到75170次列車上,計劃當晚發往二連浩特口岸方向。

疫情全球化的背景下,中歐班列作為中國與世界溝通的“連心橋”,如何更加快捷高效的“運轉”,直接關聯到中歐班列的未來發展“高度”,江蘇(連雲港)自貿區在國際過境集裝箱業務上嘗試“船車(站)直取”模式,“零等待”再次為全球戰“疫”提供“中國力量”。

貢獻全球戰“疫”下的“中國智慧”。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獨善其身,面對全球物流通道受阻、防疫物資短缺的困境,中歐班列“破阻”前行。據統計,連雲港中歐班列一季度累計完成188列、裝卸作業15428標箱,同比增長68.8%,其中國際中轉出口完成7050標箱、同比增長91.5%。用實力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大,有了中國這塊“壓艙石”,對於打贏這場全球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信心倍增。

彰顯全球戰“疫”下的“中國擔當”。隨著國外疫情持續蔓延,防疫和各項物資短缺成為常態,海鐵聯運“提速、換擋、升級”,不僅為沿線各國送去希望,也為沿線各國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據統計,自2014年6月連雲港中歐班列開行以來,集裝箱裝車量累計突破35萬標箱。隨著一列列中歐班列戰“疫”前行,讓沿線國家感受到了休慼與共、共克時艱的“中國溫度”。

提供全球戰“疫”下的“中國方案”。“零等待”模式,使得過境時間由原來4天以上縮短至1天以內,作業效率提升了75%。據測算,每個集裝箱可節約費用成本60%左右。大大節省企業的成本和時間,開闢了海鐵聯運的新通道、新路徑、新方式。

萬眾一心加油幹,越是艱險越向前。海鐵聯運“零等待”模式,擘畫了國際交通無縫銜接的新藍圖,升級後的海鐵聯運,將“一帶一路”再次連結成世界經濟的“黃金線”,為全國甚至全球經濟復甦作出了卓越貢獻。(文/馬顯,漫畫/張建雨)

齐鲁漫评:海铁联运“零等待”,疫情下的中欧班列更显活力

閃電新聞記者 曹晗 報道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網上投稿;請關注齊魯時評官方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