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愛是這世界上唯一戒不掉的東西


《情書》⑧ - 魯迅:愛是這世界上唯一戒不掉的東西



上一回我們讀完了葉芝的情書,也多少對他遺憾終身的愛情有了一定的理解。


愛情的盡頭有時候並不是婚姻,它可能是就是簡單的相知和相守。假如我愛你,而你也剛好愛我,那就再好不過了。


大多數相愛的人之間,都會有隻屬於他們的符號,有時候是一種手勢,一種稱呼。


你知道嗎?犀利如魯迅,在情書裡可以稱許廣平為小刺蝟、小白象。


不過也正因為是魯迅,他和愛人許廣平的情書中,更多的是生活的抉擇和學術的討論,談論社會時事,談論周圍人事,對彼此的牽掛和想念早就滲透到思想中。


像極了我們今天的年輕情侶想要的那種默契,有時候,我不說,但是你懂。


那麼在今天的閱讀中,我們就順著書中魯迅和許廣平的情書,來體會一下這種溫暖平實的感覺吧!


相知相戀


魯迅先生被稱為中國文化戰線上的民族英雄,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今天我們也不過多的談論魯迅先生的貢獻,而是說說他的家庭生活經歷。


和沈從文,張兆和一樣,魯迅和許廣平也是師生關係,不過許廣平並不是魯迅的原配夫人。


26歲的時候,魯迅曾經被老家的母親騙回家中,和朱安結為夫婦。


朱安是典型的舊時代女性,還保留了女性裹小腳的舊觀念,因為即會持家還會幹農活,所以深受魯迅母親的喜愛。


但是結婚之後的幾天,魯迅就以學業太重為由,離開了家鄉。


他和許廣平的相遇是在日本留學歸來,當時的44歲的魯迅在北大兼任老師,兩人志同道合,漸漸地在文學和思想方面碰撞出了火花。


那時候,許廣平快要畢業,對未來充滿困惑和迷茫,於是她主動寫信向魯迅求教,在信中她只是以謙卑的學生的身份向魯迅傾訴自己對人生和時事的苦悶不解。


令許廣平驚喜而又意外的是,魯迅在收到信的當天就連夜寫了回信,詳細地解答了許廣平的種種困惑。在回信中,魯迅對許廣平的稱呼是“廣平兄”。


廣平兄 :


今天收到來信,有些問題恐怕我答不出,姑且寫下去看。


記得有一種小說裡攻擊牧師,說有一個鄉下女人,向牧師歷訴困苦的半生,請他救助,牧師聽畢答道 :“忍著罷,上帝使你在生前受苦,死後定當賜福的。”


其實古今的聖賢以及哲人學者所說,何嘗能比這高明些,他們之所謂“將來”, 不就是牧師之所謂“死後”麼?


我所知道的話就是這樣, 我不相信,但自己也並無更好解釋......


我想,苦痛是總與人生聯帶的,但也有離開的時候,就是當睡熟之際。


醒的時候要免去若干苦痛,中國的老法子是“驕傲”與“玩世不恭”,我自己覺得我就有這毛病,不大好。


苦茶加“糖”,其苦之量如故, 只是聊勝於無“糖”,但這糖就不容易找到,我不知道 在哪裡,只好交白卷了。


能寫出如此學術的情書,世間可能也就只有魯迅一人,放在今天絕對和浪漫一點都不沾邊,甚至還會被冠上不解風情的名頭。


不過也恰好是許廣平,也只能是許廣平。


相守相生


自古忠孝兩難全,魯迅是個大孝子,他無法做到和一直在遠方照顧母親的朱安離婚。


在那個年代,被休妻的傳統女子就很難再有容身之處了,但是這樣一來,他也無法給真正相愛的許廣平一個名分。


朱安和魯迅有著夫妻之名,並無夫妻之實,而許廣平則完全相反。


魯迅曾對許廣平說:朱安不過是母親給他的禮物,惶談愛情。


朱安的付出已然成為了悲劇,這位傳統的女性,沒有從與魯迅的婚姻中得到愛情,卻用自己一生的奉獻,贏得了魯迅的尊重與懺悔。


後來,魯迅被當時的政府通緝,朱安和魯迅竟成永別。


朱安在以後的日子裡日思夜想盼望著魯迅歸來,然而年復一年後,等來的卻是許廣平的一封信,心中寫著先生逝世的消息。


這個時候的朱安和許廣平才真正的有了接觸,許廣平對她十分尊敬,以姐姐稱呼。


雖然自從魯迅去世後,家裡少了很大一筆收入,但是許廣平還是會按時寄送生活費給朱安,和魯迅在世的時候一樣,一直到朱安去世,11年從不間斷。


我們今天能夠看到《魯迅全集》的出版,也是在魯迅去世後,許廣平化悲痛為力量,收集、整理、出版魯迅的著作,寫作了大量的回憶、紀念魯迅的著作、文章。


不過遺憾的是,1968年3月3日,因受魯迅書信手稿被偷竊一事的刺激,許廣平心臟病突發而逝,終年69歲。


【結語】


魯迅和許廣平一生中有過164封書信來往,魯迅評價說:


“既沒有死呀活呀的熱情,也沒有花呀月呀的佳句。”


愛情的表達形式因人而異,可以是甜蜜,可會是苦楚的,但是一定是彼此之間最合適的。


讓我們期待明天的閱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