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戴口罩、吃飯揹著吃,8萬新冠肺炎康復者如何面對愈後生活?

在家戴口罩、吃飯揹著吃,8萬新冠肺炎康復者如何面對愈後生活?

截至4月22日,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癒出院病例超過7.8萬例

他們當中,有人遭受網絡暴力,有人家庭關係因此改變,有人擔心“復陽”,還有人害怕自己還依然攜帶病毒,在家戴著口罩,吃飯用公筷,感覺人與人之間無法靠近。

他們試圖回到正常生活。

搜狐號《極晝》探訪了四位新冠肺炎康復者,聽他們講述了艱難的“正常生活”——《新冠肺炎康復者的下半場》

康復患者王萱告訴我們,社會歧視與心理陰影,成了兩重新的威脅,一直壓在她的身上。

(點擊閱讀)

林然告訴我們,從確診到現在,他做了23次核酸檢測,期間多次復陽,至今還“嗓子癢、胸口痛”

(點擊閱讀)

和他倆一樣,這近8萬名治癒者的血液裡或許永遠都保留著新冠病毒的抗體,疫情帶來的傷痛也可能永遠存在於他們的記憶。

他們無奈地發現,迴歸日常生活,“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如何重啟愈後生活,是每一名康復者都要面對的問題。

今天我們一起去聽聽第三位康復患者一北的講述。

文丨李曉芳 周航


在家戴著口罩,吃飯用公筷

講述者:一北

地點:武漢

時間:3月2日

3月11號,隔離的第8天,我們收到了隔離點的一封信:“親愛的各位康復留觀人員:春天的氣息越來越濃,院子裡的玉蘭花已經盛開了。”

窗外是個院子,我之前沒有留意過,根本不知道院子裡那棵樹是玉蘭。收到信,我第一時間去窗旁看了,真的盛開了,還有些花朵被風吹落在地上。我當時就感覺一切都快好了,因為春天都來了。

在家戴口罩、吃飯揹著吃,8萬新冠肺炎康復者如何面對愈後生活?

一北的健康碼已轉綠, 在家附近散步時拍的照片。受訪者供圖

我們家三個人中招,最開始是我媽媽,1月27號晚上開始發燒,後來還出現了腹瀉、咳嗽症狀。2月3號,我媽媽說有點呼吸困難,我送她去醫院吸氧。那天我也感覺有點不太舒服,整個人快站不住了。

第二天我去醫院做檢查,雙肺感染。我爸爸也做了CT,顯示肺部感染。我朋友幫忙訂了個賓館,把我爺爺奶奶還有弟弟都隔離出去了。

我查了5次核酸,第5次才查出來陽性

我媽媽是最嚴重的,但她做了6次核酸檢測,一直都是陰性。

我爸是查了8次,前幾次是通過喉嚨取樣,都是陰性,最後一次是通過鼻腔取樣,才顯示陽性。

我是2月9號住的院,16號轉去方艙,在方艙住了16天,然後去隔離點,待了14天。

在家戴口罩、吃飯揹著吃,8萬新冠肺炎康復者如何面對愈後生活?

康復隔離點裡的醫護人員 受訪者供圖

康復隔離點是學校改建的,有一次跳閘了,我出去看了一眼,發現大家都把頭探出來,然後站在各自的門口聊天,討論晚上睡不睡得著覺,聊自己是哪天發病的,當時醫院是一個什麼場景,有的還收到了家人的病危通知書。很多人沒辦法入睡,半夜坐在床上發呆。

我所在的隔離點窗戶是用木板跟鐵絲網封住的,最右邊開了一個巴掌大小的洞,手可以伸出去。我感覺好久沒有接觸到外面的空氣了,特別想回家。所以我每天把手從洞裡伸出去無數次,會有風吹過來,感覺特別舒服。

在家戴口罩、吃飯揹著吃,8萬新冠肺炎康復者如何面對愈後生活?

隔離點鐵絲網上的洞 受訪者供圖

很多人都會打卡記錄。因為你在方艙,你是不知道自己哪天能出院的,但出院後在隔離點,你明確知道自己14天后就可以回家。我有一個朋友特別搞笑,他從方艙出來之後去隔離點,帶了14瓶牛奶,正好一天一瓶,喝完最後一瓶就出去了。

3月17號,我從隔離點回家,當時媽媽已經出院在家了。我曾經幻想過很多次,見面一定要跟她擁抱,後來覺得還是要保持距離,所以也不可能擁抱。也沒有說話,就一直在笑,包括我爸回來那天也一直在笑,什麼都沒有說,大家就互相看著在那笑。

回家第一頓飯,我做了青菜、一個湯、烤雞翅,還切了橙子。當時覺得回到家能吃自己做的飯就很開心,也不會多想其他的。過了兩天,不知道為什麼又開始有點低落。

住院期間,我一直幻想的就是新冠肺炎一夜之間消失了,想過無數次。但隨著時間越來越長,無數個14天,我也覺得很麻木。你發現肺炎不可能一瞬間消失,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能結束。

我爸爸前兩天也回來了,他還是非常嚴格地在進行隔離,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面,基本上不出來。我們在家戴著口罩,吃飯用公筷,但我爸爸還是會跟我們離得很遠,還背對著我們吃,吃完之後馬上回房間。

沒有辦法回到最原始的那種生活狀態,還是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我有個朋友,她媽媽之前也出現了症狀,當時她帶著媽媽在醫院打針,我帶媽媽去做檢查。她叫了我的名字,我朝她走過去。她說你離我遠一點,我現在身上可能有病毒。

那是我第一次強烈感覺到,原來人跟人之間是沒辦法靠近的。

我們計劃,等一切都好了之後,我朋友把她爸爸媽媽帶著,我把我爸媽、弟弟帶著,大家一起拍個全家福。


- 內容僅代表筆者觀點,不代表搜狐立場 -

在家戴口罩、吃飯揹著吃,8萬新冠肺炎康復者如何面對愈後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