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作到婚姻,都要先定目標,再看條件

在去年年底面試中,我問插坐學院的創始人“我們要做這件事,缺這個、缺那個要怎麼做?”面試官告訴我,“工作要先看到目標,然後再去看條件,從需求去倒推業務,否則這事情就幹不成了。”

於是,面試官就再給重複了做這件事的價值以及目的。儘管後來,我沒有加入這家公司,但是對方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領導看到目標,員工看到條件

公司是一個集體,一般來說,由CEO確定最高目標,然後中層領導將這個目標分解,最後員工執行。我們會發現,這個在這個決策執行鏈中,領導看到的是目標,而員工看到卻是條件。

有了目標之後,無論如何,都要想盡辦法去實現。先有目標,然後再有行動,從行動中創造條件。

作為員工,當然也要看重條件,但如果不能準確領會領導的目標,這個條件就會成為束縛他行為的方式。最終導致員工雖忙,卻一事無成。

《西遊記》裡唐僧取經,就是一個典型的目標導向的團隊。唐僧肉眼凡胎,騎馬都需要人扶,比不得神通廣大的悟空,也比不得牽馬尋路的八戒,甚至比不得挑擔子的沙僧。但取經團隊少任何一人都可以,神通廣大的神仙妖怪多了去,唯獨不能少唐僧。

沒有唐僧,就不會有西天取經這件事。唐僧想得的是去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學到大乘佛法,普渡眾生。悟空要是沒有緊箍咒,根本就走不到西天,因為一開始他是理解不了唐僧西天取經的意義。對於悟空來說,西天取經只是作為唐僧救他出五行山的條件而已。

我想,後期的悟空是理解了西天取經意義的,對於來說,普渡眾生的方式就是降妖除魔,這才不負鬥戰勝佛之名。

男生看到目標,女生看到條件

這兩天,我跟女朋友拌嘴了,因為結婚的事情。我希望她能給我一個承諾,比方說,兩年之後,存到多少錢就結婚,我需要這樣一個明確的目標。對於我來說,目標就是行動的開始。

女朋友她更多想到的是條件,比如房子和車子,沒有這個就沒有安全感。這個無可厚非,因為這符合人類的進化。

在遠古時候,男人負責打獵,通常舉著火把、拿著石矛追趕獵物幾天幾夜。男人關心是否能抓到獵物,因此需要一個明確的目標,沒有目標他的打獵就沒有意義。

而女人在家採集漿果,負責照顧孩子,縫製衣物、準備食物。如果火堆熄滅了,就會孩子就會冷;如果沒有獸皮,丈夫打獵就會凍著;如果護欄沒有裝好,就會野獸侵擾。可以說,無時無刻女人都在想著各種條件。

所謂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男人和女人在地球相遇了,火星人需要學習金星人的條件,金星人也需要學習火星人的目標。

正如同事情一個完整的決策鏈,先有目標,然後有行動,在行動中覺察條件。關於婚姻,即便我們現在只談了一年多,離結婚還有兩年距離。但是,就婚姻的態度,應該達成共識。結婚可以晚,但共識一定要早。

如果,雙方家庭(其實,現代人更重要的還是自己)真的談不攏,那也應該早做打算,免得浪費雙方的時間。自古以來,因為各自原生家庭不和,導致的勞燕分飛哪裡又少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