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驕楊君失柳:你可能沒讀懂的一首詞

一、

1918年,26歲的毛澤東從湖南第一師範學校畢業,和現代年輕人一樣,必須要在繼續求學和工作之間做選擇。

此時,楊昌濟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全家搬到北京居住,他給毛澤東等學生寫了一封信:

“法國來中國招募工人,吳玉章、蔡元培建議青年到法國勤工儉學,你們不如也去吧?”

毛澤東、蔡和森覺得,出國留學是一條出路,應該抓住機會。

8月19日,25名湖南青年抵達北京。

在湖南的時候,楊昌濟就極其欣賞毛澤東。

聽聞愛徒來京,他便挽留毛澤東、蔡和森暫時住在家裡,並安排毛澤東做圖書管理員,月薪8塊錢。

住在老師家裡畢竟不方便,不久後,他們到三眼井租房,離楊昌濟家不遠,師生來往很頻繁。

那年,楊開慧18歲。

由於經常見到毛澤東,楊昌濟又不停說起愛徒的故事,出於好奇,她找來毛澤東的文章,想看看此人有什麼了不起。

楊開慧看著肆意汪洋的文章,愛了愛了。

毛澤東也心動了,經常約楊開慧出去玩。

那年頭沒有電影院和商場,情侶約會不是逛公園就是壓馬路。

北京的冬天很冷。

他們穿著厚厚的棉衣去北海,看到垂柳枝頭懸掛著晶瑩的冰柱,毛澤東不禁想起岑參的“千樹萬樹梨花開”,看到公園的枯草衰楊,他卻想起北方的早春。

此情此景,再低頭看看身邊的楊開慧,愛了愛了。

多年後他對斯諾說:“也就是在這裡,我遇上並愛上了楊開慧。”

北京數不清的樹木引起他的驚歎和讚美,身邊的楊開慧讓他感覺人間值得,到底是因人愛景,還是因景愛人,誰知道呢。

畢竟年紀相差8歲,楊昌濟夫婦是有疑慮的,但是楊開慧說:“我是為母而生之外,就是為他而生的。”

既然女兒堅持,愛徒如此優秀,那就祝你們幸福吧。

1920年底,毛澤東和楊開慧結婚了。

婚禮非常簡樸,宴席只有一桌子菜,賀客只有幾個朋友,新房......哪有什麼新房,就是毛澤東的臨時臥室。

儀式雖然簡單,但夫妻的感情特別好。婚後不久毛澤東出差,寂寞孤單冷的夜晚,他特別想念楊開慧,於是披衣而起填了一首《虞美人》: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

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

曉來百念都灰盡,剩有離人影。

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毛澤東一輩子睥睨四方,寫的詩詞也是指天畫地,你很難想象他會和柳永一樣寫婉約詞。

但他真的寫了。

一輩子就一首,寫給楊開慧的。

我失驕楊君失柳:你可能沒讀懂的一首詞

二、

後來,毛澤東沒有去法國留學。

他覺得,中國的事情要在中國解決,外國經驗在中國未必有用,與其出國取經,不如踏踏實實在中國做點事情。

他在湖南組織新民學會的活動、成立共產主義小組,要實現“改造中國與世界”的目的。

這個事業太大,毛澤東太忙了。

他不是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根本沒有太多時間陪楊開慧,這種事情放到現代也是大事,沒有哪個姑娘受得了,吵吵鬧鬧是不可避免的。

不過,吵歸吵鬧歸鬧,每次毛澤東出發的時候,楊開慧依然要出東門送別,路過一片明亮的清水塘,夫妻二人揮手惜別,等待下次重逢。

這一幕長久留在毛澤東的心裡。

1923年12月,毛澤東要去廣州開會,再次踏上旅程。站在清水塘邊看著妻子瘦弱的身影,他不禁感動萬分,在心中填了一首《賀新郎》:

揮手從茲去。更那堪悽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往。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與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悽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崑崙崩絕壁,又恰像颱風掃寰宇。重比翼,和雲翥。

不能在家陪你,是我的不對,你的苦我也理解。但是人間有病,我沒有辦法宅在家裡做小男人,肯定能理解我吧?

生在這樣的時代,是所有人的不幸,你我也不例外......既然如此,我們不如攜手闖出一片天,加油。

你懂我,我懂你,卻又能相互扶持一起向前走,這大概就是知己吧。

當然,這不是原版詞。

自從1923年寫完之後,毛澤東一直在修改,直到1973年才形成最終版。可以說他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心境,但又何嘗不是念了楊開慧一輩子。

毛澤東開會去了,楊開慧在家當了一次紅娘。

楊昌濟早年間去日本留學的時候,認識了同學柳午亭,多年來兩家的關係都特別好,這種關係甚至延續到下一代。

柳午亭的兒子叫柳直荀,楊昌濟的女兒是楊開慧,他們算是世交發小。

那時柳直荀已經27歲了,沒談戀愛沒結婚,恰好,楊開慧的同學李淑一也單身,於是楊開慧就介紹柳直荀和李淑一認識。

1924年,他們結婚了。

毛澤東、楊開慧、柳直荀、李淑一都沒有想到,相聚的時間不多了。

我失驕楊君失柳:你可能沒讀懂的一首詞

三、

1927年,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然後率部上井岡山,開創一片革命根據地。

楊開慧帶著3個孩子回到板倉老家。

她知道毛澤東在革命,但不知道做什麼在哪裡,更不能和丈夫通信,每天除了工作和帶孩子,就是寫日記。

只是,這些事毛澤東也不知道。

1930年,主持工作的李立三要求紅軍擴充兵力,會師武漢飲馬長江,迅速完成中國革命。

做為龐大計劃的一部分,彭德懷的任務是攻佔嶽州,再看情況決定下一步行動。

佔領嶽州之後,彭德懷發現長沙空虛,於是揮師南下攻克長沙,這是紅軍唯一一次佔領大城市。

紅軍畢竟兵力薄弱,能攻進來,未必能守得住,佔領長沙10天,彭德懷主動撤離大城市。

但是,李立三不允許。

沒辦法,再打。

朱毛軍團和彭德懷軍團組成紅一方面軍,於8月24日再次進攻長沙。

上次能夠攻克長沙是因為兵力空虛,現在湖南省主席何健有了準備,紅軍兵力薄弱彈藥稀少,怎麼可能打得過?

打到最後,朱德、毛澤東和彭德懷都親臨前線了,雖然殺敵數量很多,但自身損失更大。

既然打不贏,那就走吧。

紅一方面軍撤離長沙戰鬥,回到根據地,再圖下一步發展。

湖南省主席何健恨啊,抓不到朱毛彭,便懸賞1000銀元緝拿楊開慧,由於群眾掩護,楊開慧數次躲過國民黨的追捕。

可她是母親,放不下板倉老家的孩子,10月24日感覺風聲不太緊,便偷偷回到板倉,想看孩子一眼。

就這一次疏忽大意,楊開慧被抓了。

何健對她說,只要宣佈和毛澤東斷絕關係,就能保住性命。

這就是所謂的劃清界限,只要楊開慧的聲明公開發布,何健立刻就能掀起輿論戰爭:“快看啊,毛澤東的老婆都和他斷絕關係了,這是什麼意思,你們懂吧?”

楊開慧當然懂,她只說了一句話:“死不足惜,但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20天后,楊開慧遇害。

那時,毛澤東正在指揮第一次反圍剿戰爭,在繳獲的報紙上,他才知道楊開慧被捕並且遇害的消息。

他以為楊開慧3年前就死了,於是迎娶賀子珍。

沒想到楊開慧一直好好的,這次遇害,還是因為她是毛澤東的妻子。

結婚10年,楊開慧從來沒有過上一天好日子,到頭來還因為丈夫而遇害,毛澤東愧疚難當,感覺“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楊開慧犧牲,柳直荀也不好過。

南昌起義失敗之後,柳直荀被派往上海、天津、湖北工作,後來到賀龍部隊做政治部主任,因為反對“左傾”,1932年被夏曦殺害。

自從結婚,柳直荀和李淑一隻生活了3年,柳直荀奔赴革命工作後,李淑一在家教書育子。

丈夫的所有消息,她都不知道。

1933年夏天,李淑一夢到丈夫衣衫襤褸血跡斑斑,難受的大哭一場,半夜起來填了一首《菩薩蠻》:

蘭閨索莫翻身早,夜來觸動離愁了。

底事太難堪,驚儂曉夢殘。

徵人何處覓,六載無消息。

醒憶別伊時,滿衫清淚滋。

直到解放後,她才知道丈夫已經遇害多年。

當年關係要好的4個人,如今只剩下毛澤東和李淑一了。

我失驕楊君失柳:你可能沒讀懂的一首詞

四、

1957年1月,《詩刊》第一次發表毛澤東的18首詩詞。

李淑一看到後,把1933年填的《菩薩蠻》寄給毛澤東,順便想看看毛澤東給楊開慧填的婉約詞《虞美人》。

已經很多年沒人和他提起楊開慧了。

老朋友們死的死散的散,後來的戰友基本沒見過楊開慧,毛澤東和楊開慧之間,好像從來沒有交集一樣。

再說,其他人知道又怎樣,不能說也不方便。

都說人老念舊,65歲的毛澤東,開始懷念激情澎湃的年輕歲月,李淑一的信恰恰是引子,把毛澤東藏在心裡的情緒引出來了。

他又想起楊開慧,想起曾經的離愁別緒,想起年輕夫妻的分離和相聚,想起40年前在北海看到的垂柳冰柱......如今北海的冰柱還在,人卻陰陽兩隔。

就連他們的長子毛岸英,也犧牲7年了。

這時候的毛澤東很孤獨。

猶豫數月,他才給李淑一回信,請李淑一替他去板倉看看楊開慧的墓,並且附上一首《蝶戀花》: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楊是楊開慧。

柳是柳直荀。

我覺得,這是一首可以比肩“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悼亡詞,都是妻子去世多年,孤獨未亡人寫出來的。

只不過蘇軾細膩,毛澤東更加大氣。

當初,毛澤東去北京為赴法同學募捐時,章士釗幫忙籌集了2萬銀元,這是筆鉅款,毛澤東記了一輩子。

新中國成立後,章士釗給毛澤東寫信,具體內容誰都不知道,但是毛澤東讓工作人員買兩隻雞送過去。

章士釗提著雞,秒懂。

因為曹操沒有成名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唯獨橋玄覺得,將來安定天下的就是此人。橋玄還和曹操約定,將來經過我的墓地,一定要用雞和酒來祭奠我,要不然老夫詛咒你肚子疼。

毛澤東用了曹操的典故,感謝章士釗賞識。

這種默契,他們保持了一輩子。

但就是這麼默契的交情,章士釗都沒看懂《蝶戀花》,他不知道為什麼要把楊開慧稱為驕楊,而不是嬌楊?

毛澤東的答案也簡單:“女子為革命而喪其元,焉得不驕?”

我失驕楊君失柳:你可能沒讀懂的一首詞

五、

楊開慧遇害前,把寫下的手稿和書信用油紙包好,藏在板倉楊家的磚縫裡,幾十年來從沒有人看到。

直到1983年翻修老宅的時候,楊開慧的書信才被工作人員發現。

裡面有些句子是這樣的:

我要吻你一百遍,你的眼睛、你的嘴、你的臉頰、你的額、你的頭......你是我的人,你是屬於我的。

我要是能忘記你就好了,可是你美麗的影子......隱隱約約看見你站在那裡,悽清的望著我。誰把我的信帶給你,把你的信帶給我,誰就是我的恩人。

你的身體實在不能做事,太肯操心。我要努一把力,只要每月能夠賺到60元,我就可以叫回你,我不要你做事了,那樣隨你的能力、你的聰明,或許還會給你一個不朽的成功呢。

話雖如此,可她在遇害前還是說:“死不足惜,但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這就叫想和你在一起,但我還是挺你。

毛澤東和身邊人說過:“開慧是好人,岸英是好伢子,革命勝利來之不易,我家就犧牲了6個。”

對於犧牲,他是有心理準備的,如果需要,他願意把自己的名字也寫上去。

這大概就是,算人間知己吾與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