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我的孩子不夠優秀的原因,原來如此!

扎心了:我的孩子不夠優秀的原因,原來如此!

文 | 盛岐

好多家長有這樣的困擾,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可我們家的孩子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展現出任何的閃光點,是不是他就要這樣平庸的過一輩子了?不要懷疑,其實,只要你學會理解孩子,合理鼓勵孩子,你會發現,你的孩子足夠優秀。

扎心了:我的孩子不夠優秀的原因,原來如此!

扎心了:我的孩子不夠優秀的原因,原來如此!

就像世界的多彩一樣,孩子也不是單色的,幫助孩子發現屬於自己的顏色才是最重要的。

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的瓦拉赫效應,來自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奧托·瓦拉赫,他的成功過程極富傳奇色彩。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學期下來,教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難以造就文學之材。"此後,父母又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潤色,成績全班倒數第一。

扎心了:我的孩子不夠優秀的原因,原來如此!

圖 | 瓦拉赫於1910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的素質,建議他學化學,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點燃了,終於獲得了成功。

瓦拉赫的成功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學生的智能發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找到了發揮自己智慧的最佳點,使智能得到充分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

扎心了:我的孩子不夠優秀的原因,原來如此!

作為一名年輕的家長,你可能還對孩子的種種行為手足無措。你可能還在勒令你的孩子,不要玩泥土,不要撿你認為髒的東西,不要爬高,不讓他搞破壞,不讓他亂跑等等,但幼年時期頻繁的被限制或否定,對孩子的心理發育非常不利,而且還會無情地扼殺孩子對生活的熱愛、對世界的探求。

扎心了:我的孩子不夠優秀的原因,原來如此!

圖 | 孩子的世界裡沒有髒的概念

在孩子的世界裡,沒有髒的概念,沒有危險的概念,家長要做的,不是聲嘶力竭,不是明令禁止,更多的是理解,幫他們準備一個安全的環境供他們玩耍,靜下心來看他們成長,把孩子當成朋友,放下父母的姿態,不對孩子的行為說不。

生活中的小事都如此,一些人生的岔路口,我們更應該靜下來聽聽孩子的心聲,每個人的路都是需要自己走的,讓孩子勇敢追求自己的夢,而不是盲目給孩子劃界限,拒絕他們的夢。清晰記得《當幸福來敲門》中,父親對兒子說的一句話:"別讓大家跟你說,你成不了大器,即使是我也不行,好嗎?"

扎心了:我的孩子不夠優秀的原因,原來如此!

好多家長總說,我的孩子不知道怎麼選擇,他還不懂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我要幫他把好方向。

扎心了:我的孩子不夠優秀的原因,原來如此!

圖 | 父親帶著孩子爬山

我覺得這樣的家長思路上可能出現了偏差,我們舉個例子:如果你沒有帶孩子爬過山,他自己又沒有結交這樣的朋友,他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登山的愛好,因為沒有經歷過,他就不會知道人生還有這種選擇。

所以不是孩子不會選擇,而是你帶他經歷的太少,如果你願意花時間陪他看世界,給他將各種各樣的故事,跟他分享別人不一樣的人生,充實孩子腦袋中的數據庫,你還會愁他不會選擇自己想要的未來嗎?有了自己的夢想,有了方向,你還用那麼操心去督促他的學習嗎?我覺得即使會,也不會像原來一樣花費那麼多的精力與時間。

就像《羅馬典故》裡說的那樣:"條條大路通羅馬",孩子人生的路不止一條,我們家長不能因為自己的好惡,就逼著孩子選擇某一條路。我們應該從傳統教育的思想禁錮中解脫出來,讓'教育他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思想逐漸轉變成'幫助他成為他想的那個人'。

我們要做的是豐富孩子未來的可能性,努力為他做加法,而不是盲目為孩子做減法,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現,你的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大放異彩,你會明白,其實,你的孩子足夠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