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生神機妙算,一把小小的“羽扇”跟隨一生究竟有何懸機!

諸葛亮的羽扇究竟是何人所贈,扇子上書寫的兩字又是何用意,小小的羽扇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

諸葛亮一生神機妙算,一把小小的“羽扇”跟隨一生究竟有何懸機!

大家普遍都知道三國演義,三國演義這本書中給大家塑造了很多充滿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同時也給後世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也讓我們重新燃起了對三國這段傳奇歷史的濃厚興趣,而在品讀這段傳奇歷史時,特別是當讀到戰敗赤壁的曹操,敗走麥城的關羽,以及病逝五丈原的諸葛亮時,我們都會忍不住感嘆道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諸葛亮一生神機妙算,一把小小的“羽扇”跟隨一生究竟有何懸機!

在整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他的能言他的智謀他的執著他的忠心,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所敬佩。

在諸葛亮神鬼莫及的才華面前,即使是周瑜臨終前也發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在諸葛亮的老對手司馬懿那裡更是充分稱讚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直到諸葛亮死後,司馬懿才能開始對蜀國有效的戰略推進。諸葛亮死後也被後世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良典型,雖然距現在已隔千年,但至今被後世敬仰崇拜。

可是,在我們眼中諸葛亮的身上卻存在著很多的讓人琢磨不透的地方,比如為什麼在那個戰亂紛飛的年代為什麼會存在諸葛亮這樣神鬼莫測的人物呢?諸葛亮既然神機妙算知古今通天文,那麼當初為何不站在曹魏陣營順應天時,從而幫助曹操一統天下以此建立不世功勳呢。

實際上,真實的歷史上諸葛亮並沒有《三國演義》中所表現的那樣厲害和充滿神奇色彩,三國演義也只是誇大渲染了諸葛亮的神通廣大。

諸葛亮一生神機妙算,一把小小的“羽扇”跟隨一生究竟有何懸機!

但是,書中的一些細節和事情卻是比較符合歷史的,比如諸葛亮經常攜帶在身邊的那把的“羽扇”。似乎從諸葛亮第一次出現直到到最後病逝於五丈原,這把羽扇從來沒有離開身,但是這把普通的羽扇為什麼會跟隨了諸葛亮這麼久?扇子上書寫的兩個字又包含了什麼意思?其中又暗含了什麼秘密?

有記載說道,這把羽扇傳說是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所送,因為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老先生非常喜愛飼養白鵝。所以他在諸葛亮和自己的女兒黃月英結婚後,就把自己手裡面的 “鵝毛扇”贈給了諸葛亮,以此來告誡諸葛亮:“鵝性最為機警,一旦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它便能夠知道動靜,以後在軍旅走動,必須攜帶在身邊為防不測”。

也有記載說道這把“羽扇”是諸葛亮的授業恩師水鏡先生贈送給他的,早前諸葛亮在水鏡先生那裡拜師學藝的過程中,水鏡先生經常會提出一些比較隱晦的問題諸葛亮難以作答。之後,水鏡先生便將身邊的“羽扇”送給了諸葛亮,此後每當諸葛亮有什麼難解的問題無法解決時,動幾下羽毛扇,馬上就會“氣爽,思維開闊”。

對於這兩種說法很多人覺得理由過於牽強而覺得不能接受。反而更多的人贊同的是“黃月英贈送諸葛亮”一說。記載說道諸葛亮第一次去黃月英家上門提親的時候,黃月英和諸葛亮交談的時候,便將這把上面寫有“明”、“亮”兩個字的羽扇送給了諸葛亮。當時,諸葛亮對黃月英送他扇子的行為很是不解,便問黃月英是否是禮輕情意重的意思?、但是黃月英告訴他:“你在和父親大人暢談天下大事的時候,每當說道自己胸懷大志之時就會器宇軒昂信心滿滿,但是說到孫權曹操之輩之時,就會不自覺的鎖緊眉頭,因此我送你這把羽扇遮面之用,,不要輕易讓他人看到你的內心世界,也 只有這樣才能做出大事”。

諸葛亮一生神機妙算,一把小小的“羽扇”跟隨一生究竟有何懸機!

所以諸葛亮之所以將這把“羽扇”時時刻刻的帶在自己身邊,就是要時刻做到自己老婆叮囑,其“愛妻之意”不言自明,一把羽毛扇和上面的“明、亮”二字無意中道出了諸葛亮作為一個居家好男人的秘密。無數後人在得知道這樣一個真相之後,都不得不佩服諸葛亮品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