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近日正逢孟府流蘇花季。

每年的4月份,孟府賜書樓院子裡的流蘇樹就會盛開,白色的流蘇花像一朵朵輕盈的白雲鋪滿院子上方,堪為壯觀。

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人常說“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在孟子故鄉,流蘇樹開花才是人們奔走相告之事,誰不希望能沾上一些亞聖的靈氣呢。

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儘管受疫情影響,今年這個時候來孟府尋訪亞聖故里,賞流蘇花開的人們依然絡繹不絕。

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本週末,在孟府賜書樓院內和大堂前,孟子第73代後裔,六藝拳創始人孟慶峰先生正在帶領鄒城市政德中心的老師們進行“六藝拳”展演。

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該項目利用孟府流蘇花季,向廣大遊客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推廣,普及“儒家六藝”。

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據瞭解,該展演團隊由鄒城政德中心工作人員組成,平時每天早晨8:30準時在孟廟欞星門前練習,作為孟廟啟扉的歡迎儀式。

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六藝拳”通過模擬“禮樂射御書數”的動作,汲取傳統“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拳理創編而成,創編初衷是為了豐富幹部群眾政德教育課程體系,讓傳統文化落地生根,更好地服務百姓生活。

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從2016年創編至今,經過四年多的推廣完善,孟府“六藝拳”已經成濟寧地區傳統文化“雙創”落地的一張名片,深受廣大民眾喜愛,並先後被學習強國等平臺收錄。

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鄒城市杏花村小學等市域中小學師生,左岸等小區業主,擇鄰山莊等企業員工紛紛習練。濟南的一些小學也登門求教,並聘請孟慶峰為校外輔導員,設立“六藝拳”教學基地,定為校本課程。習練者表示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也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學習。

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千年孟府,禮門義路

在活動現場,通過和孟子第73代後裔,六藝拳創始人,市政德中心講師孟慶峰先生交流,我們瞭解到六藝拳全稱為“孟府六藝養生拳”,是孟先生2016年創編的,目前已納入鄒城市幹部政德教育課程體系。六藝拳把傳統六藝創造性轉化,讓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煥發時代生命力,在強身健體的同時,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興趣。

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為什麼稱為“孟府六藝養生拳”?孟慶峰先生先介紹說,六藝是周代形成的貴族教育體系。《周禮》記載,“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 周朝官學要求學生掌握六種基本技藝:禮、樂、射、御、書、數。

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禮,就如同現代教育的德育;樂,是美育;射和御,是體育;書、數,是智育。所以“六藝”與現代學校“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學理論是相通的。

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孟子後裔領銜孟府六藝拳展演,讓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