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才的標準:智、勇、德、勤,你佔幾個?

曾國藩 ,一介書生。手不能舞劍 ,腳不能策馬上陣 ,也不是什麼軍事家 ,卻指揮千軍萬馬 ,硬是從如日中天、勢如虎狼的太平軍手中 ,挽救了大廈將傾的清朝。他憑什麼呢?

倆字 : 將將。

將才的標準:智、勇、德、勤,你佔幾個?

現在有人把曾國藩吹得神乎其神 ,說他善於面相識人 ,三千步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才能品德高低與未來行事成敗。這說法是扯蛋。曾國藩也發生過拜將識人看走眼的重大事故。

咸豐十年九月,曾國藩派李元度駐防徽州,就打了敗仗。

李元度這個人長於出謀劃策,本是坐辦公室的人。曾國藩想提拔他,讓他駐防徽州。曾國藩告訴他,你一定要改掉文人習氣,一定堅壁自守。李元度防守徽州的時候,太平軍李侍賢部天天罵他,說他是縮頭烏龜。後來李元度違抗曾國藩堅壁自守的命令,出城一戰,幾千人馬,幾乎全都被吃掉。曾國藩這次識人不明,李元度出謀劃策是其所長,臨守戰場是其所短。

這個事兒說明了曾國藩不是天才,是在屢敗屢戰、不斷反省中覺悟與成長起來的。

但曾老師後來在將將上確有一套。

自知領兵打仗非自己的長項,他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推行人才戰略,“集眾人之長,補一已之短”,“合眾人之私,成一已之功”,“只在用人二字上,此外竟無可著力處。”

據不完全統計,曾氏幕府二十多年間召集的幕僚達400多人,這些人後來官至三品者達47人,位至督撫者33人。

左宗棠、李鴻章、彭玉麟、郭嵩燾、沈葆楨、劉蓉、李元度、羅澤南等晚清的棟樑之材,無不受曾舉薦。

“國之重臣,悉出曾門矣!”

曾老師將將,有以下幾個特點。

先求將,而後選兵。

曾老師指出 :“古之治兵,先求將而後選兵。今之言兵者,先招兵而並不擇將。譬之振衣者,不提其領而摯其綱,是棼之也,將自斃矣。”

他說,如果沒有找到好的將領 ,帶兵就會如同整理裘毛大衣 ,不提起衣領 ,皮毛就會越整越亂。

曾老師又說 :兵易募而將難求。營官不得人,一營皆成廢物;哨官不得人,一哨皆成廢物;什長不得人,十人皆成廢物。

他一針見血地指出,用將如果濫取充數,有兵如無兵也。 

我見過不少人創業,後來都失敗了,就是因為創始人把很多精力用在“選兵”上,在“求將”上著力不夠。

而雷軍再創業時,就汲取以前的教訓,把“求將”,求好將,視為優先工作,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迅速地找齊了各管一塊的八大金剛。使小米公司少走了彎路,並獲得快速成長。

將才的標準 : 智、勇、德、勤。

曾老師的擇將標準是 :

(1)帶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 (注:不急功近利);第四要耐受辛苦。

(2)求將之道,在有良心,有血性,有勇氣,有智略。

(3)求勇敢之將易,而求廉正之將難。蓋勇敢倡先,是將帥之本分;而廉隅正直,則糧餉不欺,賞罰不濫,乃可固結士心,歷久常勝。 

(4)有智無勇,能說而不能行;有勇無智,則兵弱而敗,兵強亦敗。不明方略,不知佈置,不能審勢,不能審機,即千萬人終必敗也。

曾老師認為 ,最好的將才是智、勇、德、勤俱全。

如不能俱全 ,則德勇勤的人優先起用。

並說 “ 軟熟者(注:性格軟弱者)不可用,諂諛者不可用,胸無實際、大言欺人者不可用”。

用人的智慧 ,就是在找不到理想人才的情況下把人用好。

常常遇到一些老闆 ,向我抱怨:東方贏老師,優秀管理人才真是找不到。公司內部沒有合格的,外部又招不到互相對眼的。

我跟他們說 ,在現實中 ,我們應把碰不到優秀人才的情況 ,視為常態。如果碰到一位智勇德勤績俱全的人才 ,那些運氣。

我有一個教訓,我年輕時創業,眼界高,招來的基層員工素質都不低,但在提拔幹部時我往往以自己作標準去衡量,看到的人沒有一個達標的。令我困惑的是這些員工在我這兒鍛鍊一二年之後,再到其他公司時大多受到重用,做總監的做總裁的不少。

後來我想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用曾老師的話講就是:

“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動謂無人可用。”

又說“要以衡材不拘一格,論事不求苛細。無因寸朽而棄連抱,無施數罟以失巨鱗。”就是講,人才有小毛病不要緊 ,關鍵是要有長處。

“人才以培養而出,器識以磨礪而成”。

這是曾國藩的培養人才觀。他認為“天下無現成之人才,亦無生知之卓識”,不可動輒說“天下無才”或“無人可用”。

曾國藩從長期實踐中歸納出培養人才的方法,主要有“教誨”、“甄別”、“保舉”、“超擢”四種。教誨之法即教訓、教導; 甄別之法即對能力、品質考核鑑定 ;保舉之法即向上級薦舉有才或有功的人,使得到提拔任用 ; 超擢之法即超級提升。

以教誨為例,凡手下將領來拜見,曾國藩總抽時間接見,並諄諄訓誨、告誡他們對上要精忠報國,對下要力戒騷擾百姓;平時,他也經常以書信、飯前閒談的方式教導下屬。

曾國藩深諳人的心理,認為對人才不能求全責備,而要多鼓勵扶助。他說:“衡人亦不可眼界過高。人才靠獎勵而出。大凡中等之才,獎率鼓勵,便可望成大器 ;若一味貶斥不用,則慢慢地就會墜為朽庸。”

概括下曾老師的用人方略 ,就是八個字:廣攬、慎用、勤教、嚴繩。

(1)廣攬,通過各種途徑,挖掘各方面的人才。

(2)慎用,合適的人要用在合適的崗位上。

(3)勤教,就是經常培訓、教育。

(4)嚴繩,就是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來管理、督促部屬。這樣一來,即使下屬能力有缺點、工作有毛病,也能及時發現與糾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