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懂這10個字,就夠了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懂這10個字,就夠了


你成天喊著要讀書、要學習,讀書學習固然很重要,如何做更重要!

而讀書並不是簡單的讀書,或者把書打開翻翻,否者讀完以後,什麼也記不住。如果在讀書時懂得做筆記,把書中對自己有的用的知識點、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記錄下來,然後活用,這樣讀書就有了價值。

今天讀了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讀完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所講的讀書方法有以下內容:
1.如何選書:怎樣選擇自己真正想讀的書。
2.如何購書:怎樣買到對自己真正有益的書
3.如何讀書:怎樣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4.如何活用:怎樣運用從書中獲得的知識。

如何選書?

你是否為自己想讀什麼書而苦惱,剛要打開一本書,隨便翻翻覺得沒有意思就讀不下去了。

或者你在逛書店時,被那些包裝地精緻的書,搞得眼花繚亂,從而會買一些無用之書回來,錢也花了,時間也浪費了,結果還是不滿意。

其實,這都是不會選書的結果,凡事都怕有心人,平時看到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就可以先加入購書清單裡;想要了解某一主題的書,可以去百度搜索,再看看別人寫的書評,將自己感興趣的書加入購書清單。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懂這10個字,就夠了


這樣做可以減少與內容乏味、自己不感興趣的書接受,提高你選書的“命中率”,這樣以來,讀書的目標就有了,讀書的方向明確了,就不怕你讀書沒有收穫。

如何購書?

製作購書清單的第一個理由:有目的去讀書

列出讀書清單——在書店確認——購買。遵循這樣的步驟買書籍,自然就清楚了自己讀書的目的。

製作購書清單的第二理由:幫自己找到真正想讀的書,不會隨便讀

如何讀書?

會選書,把它買回來,那就讀書了,但讀書能否從書中汲取精華,關鍵就是做讀書筆記。

那麼讀書筆記怎樣做呢?書中作者給了三點:
1. 寫讀書筆記的日期
2. 書名

3. 作者名

除了上述三個要素,還可以有以下兩個要素:
1. 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
2. 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評論)

想讓讀書有確實的收穫,讀書筆記是不可少的,書中作者寫了滿滿幾十個筆記本,做了詳細的目錄,以備重讀和查詢。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懂這10個字,就夠了


讀書筆記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理解書中重要的句子,可以幫你加深對關鍵字詞的理解,更重的是有利於你的輸出。

如果把讀書過程比喻成做菜,那麼“購書清單”就是購買食材,“寫讀書筆記”就是洗菜切菜。好的讀書筆記就好比認真洗好切好的蔬菜和鮮肉一樣,可以隨時拿出來根據需要進行輸出。

如何活用?

如果把讀書過程比喻成做菜,那麼“購書清單”就是購買食材,“寫讀書筆記”就是洗菜切菜,接下來要說明的“通過讀書筆記進行思想輸出”就是開火炒菜了。

生活中,很多人只購買食材(買書),洗菜切菜(讀書),卻不會開火炒菜(活用書)。

怎樣檢測自己讀了一本書是否有收穫?

作者奧野宣之介紹了一種方法,就是寫書評,圍繞一個主題,引用原文+閱讀書籍的感受和評論相結合的方法。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懂這10個字,就夠了


這種方式是報紙和雜誌中評論和紀實文學經常採用的格式。讀書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深刻吸收書的內容,磨練出更好的原創思考。

見,做好筆記是寫好文章的基礎。寫讀書筆記不僅可以鍛鍊對文章結構的組織能力,還可以提高思想輸出的質量,同時提高寫作技巧。

如果只是大量的輸入,沒有輸出,就很難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那就好像一個人擁有很多錢,但從來不去消費一樣,那錢又有何用呢?

寫在最後

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讀書還需要做筆記,也從來沒有想過原來書還可以這樣讀,更沒有想過會有這樣一本超級實用的書,忽然感覺自己讀書甚少,感覺自己之前都是死讀書。

時代的腳步變化太快,唯有讀書才能與時代同頻,才不會被這個時代拋棄。如果你身處迷茫,那就讀書吧,但要記得做讀書筆記。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懂這10個字,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