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5年經濟增速7%以上!非洲“鑽石之國”和中國等13個經濟體上榜

根據世界銀行經濟增長與發展委員會發布的報告顯示,大體持續超過25年或更長時間高速增長(年均經濟增速7%以上)的經濟體達13個,即博茨瓦納、巴西、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印度尼西亞、韓國、馬來西亞、馬耳他、阿曼、新加坡、泰國和日本。


超25年經濟增速7%以上!非洲“鑽石之國”和中國等13個經濟體上榜

超25年經濟增速7%以上!非洲“鑽石之國”和中國等13個經濟體上榜

深圳,創新之城

先說中國大陸:除1989年和1990年外,1979—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一直保持在7%以上,年均增速達9.7%。中國高速和大規模的城鎮化實現了勞動力等要素從低效的鄉村向高效的城鎮轉移,帶來了經濟活動的集聚利益,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火車頭。

中國香港:100多年前香港開埠,是個實實在在的小漁村,總人口是5287人。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浪潮中,香港創造了經濟奇蹟,進入發達經濟體行列,即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目前達到4萬多美元;今天的香港已經已經是人口726萬的國際化大都市,是自由港經濟、市場經濟模式取得巨大成功,並且進入了全球經濟成功的範例之一。


超25年經濟增速7%以上!非洲“鑽石之國”和中國等13個經濟體上榜

超25年經濟增速7%以上!非洲“鑽石之國”和中國等13個經濟體上榜

香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中國臺灣:1949年開始到1990年代,臺灣發展突飛猛進,而且成功地跨過了“中等收入陷阱”,臺灣的電子產業曾經成為世界的名片,臺灣當時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博茨瓦納:茨瓦納是南部非洲最富裕的內陸國家(人均GDP達9000美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礦。人均GDP達9000美元的博茨瓦納顛覆了人們對非洲國家“貧窮”的印象。經濟穩定、較高教育和衛生保健水平的博茨瓦納,是“腐敗最少和透明度最高”的國家,被譽為“非洲瑞士”,已是非洲少數幾個邁入“小康”水平的國家。

巴西:巴西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服務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近六成,金融業較發達,經濟結構接近發達國家水平。1967-1974年,經濟年均增長率高達10.1%,被譽為“巴西奇蹟”,巴躋身新興工業國行列。2010年經濟增長7.5%。但是,2015至2016經歷了持續兩年的嚴重經濟危機,2017年有所恢復,巴西央行將2018年巴西GDP增長從原先的2.2%修正為2.6%。

印度尼西亞: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印尼的營商便利指數在2018年全球排到72名,較2017年上升19位。印尼是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第三高的國家,印尼消費者具備一定消費能力且消費意願強烈。

日本:二戰後日本經濟迅速崛起,成為經濟大國。20世紀50~70年代,日本經濟實現了年均增長9.6%高速增長,創造了經濟發展奇蹟。1968年日本GDP超過西德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還曾經一度要趕超美國的態勢。2017年日本GDP為48702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三。


超25年經濟增速7%以上!非洲“鑽石之國”和中國等13個經濟體上榜

超25年經濟增速7%以上!非洲“鑽石之國”和中國等13個經濟體上榜

日本戰後經濟迅速恢復

韓國:1987年韓國人均GDP3500美元,1997年12000美元,2016年27000美元!1960年-1987年27年間,韓國年均增長約12%。1987-1993年6年間,韓國年均增長15%。1960-2016年56年間,韓國年均增長9.6%。

馬來西亞:亞洲四小虎之一。從1965年開始到2015年,雖然馬來西亞經濟變化較大,但多數年份的經濟增長率超過了7%。1997東南亞金融危機中,馬來西亞林吉特對美元匯率下跌幅度將近50%,馬來西亞迅速做出反應,穩定金融貨幣市場。馬來西亞鐵礦、錫礦位居世界前列,棕櫚油,橡膠產業全球第一。馬來的是世界第二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馬來西亞的目標是在2020年成為世界高收入發達國家,亞洲物流的門戶。


超25年經濟增速7%以上!非洲“鑽石之國”和中國等13個經濟體上榜

超25年經濟增速7%以上!非洲“鑽石之國”和中國等13個經濟體上榜

馬拉西亞吉隆坡

馬耳他:位於南歐的共和制的一個微型國家,是一個位於地中海中心的島國。上世紀90年代,馬耳他已經建成10個工業區和1個高新科技產業園區,經濟開始騰飛。主要產品有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精密儀器等。馬耳他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以服務業和金融業為主,旅遊業是馬耳他主要的外匯來源。

阿曼:產油大國阿曼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始終保持著相對穩定的發展軌跡,延續了20多年高速增長的態勢。在2011-2014年間,油氣出口收入年均佔到政府總收入的84%。為此,阿曼在近年繼續著力擴大油氣產能,目前年產原油量接近4億桶。

新加坡:新加坡面積才716平方公里,而據官方統計,2014年人口才547萬,其中公民及永久居民只有387萬人。不過,就是這麼一個彈丸之地,蕞爾小國,卻成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典範。20世紀80年代初期,新加坡GDP增長平均保持在6%,到了1986–1998年,新加坡經濟進入奇蹟發展階段,GDP平均增長高達8.5%。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

新加坡人均GDP 57700美元,位列世界第8!

泰國:曾經被譽為新的亞洲經濟四小龍,從1961年到2016年,多數年間GDPZ增長達到了7%。1988年年達到了13.29%,1989年12.19%,1990年11.17%!泰國4.0將是泰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經濟轉型,必將加速國家經濟的增長速度,泰國制定的目標是將泰國由中等收入國家升格為高收入國家!


超25年經濟增速7%以上!非洲“鑽石之國”和中國等13個經濟體上榜

超25年經濟增速7%以上!非洲“鑽石之國”和中國等13個經濟體上榜

泰國旅遊經濟旺盛

縱觀這些國家,有些是城鎮化和人口取勝,有些是有自然資源的稟賦如阿曼和馬來西亞,有些是通過自己的高科技和金融產業後來居上……這些都為我們提供了充分的發展案例,值得借鑑與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