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雪都”阿勒泰開啟今冬“第一滑”

“中國雪都”阿勒泰開啟今冬“第一滑”

新疆冬季旅遊系列活動全面啟動,讓新疆的冬天“熱起來”“火起來”

“中國雪都”阿勒泰開啟今冬“第一滑”


首滑儀式上,運動員們護送火炬從山巔傳遞到山下。都市消費晨報記者趙紫璇攝

都市消費晨報訊(記者曲媛媛)10月28日,2018新疆冬季旅遊啟動暨中國雪都首滑儀式在阿勒泰市阿爾泰山野雪公園舉行,這也意味著全疆各地冬季旅遊系列活動全面啟動。

當天,曾榮獲自由滑雪空中技巧首個世界冠軍的我國著名滑雪運動員郭丹丹率領國家滑雪隊新疆組滑雪運動員滑雪將火炬從山巔傳遞到山下;當地農牧民組成的滑雪隊隊員們腳踏毛皮滑板,手持長棍在雪山上演示傳承上萬年的古老滑雪技藝……首滑儀式現場的一系列精彩活動,吸引了眾多滑雪愛好者參與其中。

阿勒泰市市長張治軍說,阿勒泰市冰雪資源得天獨厚,是開展冰雪運動的理想場所。今後,阿勒泰將繼續圍繞“中國雪都”、“人類滑雪起源地”、“冰雪聖城”等冰雪旅遊品牌,持續放大冰雪資源優勢,加快完善阿爾泰山野雪公園基礎設施建設,不斷豐富冰雪大世界、人類滑雪起源地紀念日慶典等冬季冰雪旅遊系列活動,加快構建冰雪旅遊產業體系,努力把阿勒泰市打造成世界滑雪聖地,建成冰雪運動、休閒度假示範區,將阿勒泰市打造成全國乃至國際重要的冬季旅遊目的地。

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黨組書記侯漢敏表示,將通過舉辦主題活動讓新疆冬季旅遊市場升溫,讓新疆的冬天“熱起來”、“火起來”,全面唱響新疆旅遊的“四季歌”。同時,新疆要緊緊抓住中國冬季體育運動發展的重要機遇,加快開發冰雪運動、冰雕觀賞、溫泉療養等多元化的特色冰雪旅遊產品,努力把新疆珍貴的冬季旅遊資源展示給國內外遊客,讓大家有更豐富多彩、更舒適愉悅的冬季旅遊體驗。

據悉,今年,新疆全面實施旅遊興疆戰略,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全力推動冬季旅遊發展,實施“2+1+N”發展格局。“2”即:以阿勒泰、烏昌地區兩個城市群為龍頭,發展北疆片區冰雪旅遊帶,將阿勒泰打造為新疆高端冰雪旅遊度假勝地,將烏昌地區打造為大眾冰雪旅遊休閒度假核心區。“1”即:將南疆及東疆片區發展成為民俗、自駕休閒旅遊區。“N”即:聯合全區各行業打造多種旅遊新業態,培育新興旅遊產品。

阿勒泰地處北緯45度“黃金雪域”線上,具有雪量大、雪期長、雪質優的優勢,於今年9月被國家氣候中心授予“中國雪都”國家氣候標誌。距阿勒泰市區25公里的阿爾泰山野雪公園歷年來在9月下旬就開始下雪,存雪期長達8個月。

作為新疆最早開展冰雪旅遊和冰雪運動的地區,阿勒泰境內可考的滑雪歷史可追溯至1.2萬年前。2017年至2018年雪季,阿勒泰地區冬季旅遊接待遊客226.6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消費17.97億元。

秋有胡楊 冬有雪 五彩新疆任君遊

白色:“童話邊城”布爾津將變身“童趣雪城

都市消費晨報訊(記者易雄文)10月25日,“童話邊城”布爾津縣發佈推出了“遊走河谷,與時光漫步”、“十全十美”等多條賞冬線路,全力打造“雪城童趣”品牌。

布爾津縣旅遊局副局長朱寶豔介紹說:“今年冬季,我們將大力開展冬季旅遊,以霧凇節和文化藝術節為主線,在額爾齊斯河河谷、布爾津河河谷打造冰雪娛樂區,開展馬拉雪橇體驗、雪地騎行穿越以及雪地自駕、冰雪攝影、越野長跑等活動和賽事。同時,依託兩河河谷、七兄弟柳樹以及胡楊林、河心島、七里灘等景區,開發‘十全十美’10條河谷賞冬線路,以此架構布爾津縣‘春遊白樺、夏探石林、秋賞紅葉、冬觀霧凇’的四季旅遊。”

今年冬季,布爾津縣五彩灘景區將全面開放,同時以也拉曼和衝乎爾兩個民宿點形成“童話邊城·最美雪村”景觀。

據瞭解,今年截至10月15日,布爾津縣接待的旅遊人數達53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76%,旅遊收入為53億,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2%。

金色:庫爾勒普惠農場辦胡楊天鵝攝影大賽

都市消費晨報訊(記者張冬梅)10月27日,庫爾勒市普惠農場舉行了“2018中國絲綢之路·庫爾勒香梨節”之秋賞胡楊及冬賞天鵝攝影大賽啟動儀式。

攝影愛好者殷俊對胡楊情有獨鍾,連續拍了15年的胡楊美景了,他一邊按快門,一邊稱讚說:“太美了,每年拍出來的效果都不一樣。普惠農場的胡楊沒有其它地方的胡楊那麼高大挺拔,但是它枝葉繁茂、婀娜多姿,像少女般溫柔多情。”

此次的秋賞胡楊及冬賞天鵝攝影大賽是為全面展示庫爾勒的胡楊文化,做大做強庫爾勒旅遊產業,實現庫爾勒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據介紹,今後,庫爾勒市將進一步發展旅遊產業,做好全域旅遊,特別是在“中國絲綢之路·庫爾勒香梨節”之普惠胡楊節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和豐富胡楊節的內容和項目,如舉行穿越胡楊半程馬拉松、機動車沙漠越野賽、自行車山地越野賽、千人徒步賽等賽事,創建庫爾勒普惠胡楊節品牌。

紅色:麥蓋提灰棗文化旅遊節正式開幕

都市消費晨報訊(首席記者於江豔)10月27日,麥蓋提縣“灰棗文化旅遊節”正式開幕,來自疆內外的紅棗採購商、加工營銷商、知名電商等400餘人與當地群眾一同分享節日的喜慶。

記者看到,現場擺放著各種用紅棗粘貼製作的主題字畫,包括中國節、大紅燈籠、年年有餘、十二生肖等。

開幕式上,各鄉鎮還帶來了以紅棗為主的土特產進行展示、銷售。“這個紅棗比雞蛋還大,這是咋種出來的?”一位來自河北的遊客看到大個紅棗驚訝不已。

而一家紅棗實驗種植場展出的紅棗多達40餘種,“這還沒展示完呢,我們試驗場種植的紅棗有180餘種。”工作人員說,其中最小的僅有櫻桃那麼大,是新疆最古老的土棗,顏色微黃,味略酸。

據悉,麥蓋提縣種植有56萬畝紅棗,其中灰棗51.64萬畝,駿棗4.36萬畝。預測2018年紅棗總產量可達23.57萬噸,產值達22.08億元,麥蓋提縣紅棗人均收入5900元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