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尼姑為什麼也叫“出家人”?出家是什麼意思?

如果一個人想當和尚或尼姑,首先要離家出走,住在寺廟,遵守清規戒律,把頭剃個鋥亮,還有的要改名換姓。比如魯提轄本名是魯達,一怒之下,殺了"鎮關西",後來不得不亡命天涯,在一個寺廟裡出家,出家後,他師父給他起了一個法名,叫智深。

和尚尼姑為什麼也叫“出家人”?出家是什麼意思?


很多出家人取法名還可以在他面前加上“釋”字(釋指釋迦牟尼),表示已經拋棄家庭,“出家”成了佛教徒。

為什麼僧侶和尼姑必須要“出家”?佛教觀點認為,各種煩惱和麻煩正來自於世俗生活,而家庭正是連接人與世俗生活的紐帶。所以拋棄家庭,就可以消除負擔,擺脫煩惱,從而獲得精神上的純潔,這樣才能把身心奉獻給信仰。

因此,出家是佛教信仰最基礎的表現。

和尚尼姑為什麼也叫“出家人”?出家是什麼意思?


還有一個詞叫“門外漢”,但是這個詞語的用法可不是我們現在的用法。這個詞是來形容那些信佛教,但是沒有出家,過著普通人的生活的人。意思是在家修行的人。

比如例如,我們所熟知的詩人,比如王維、白居易、蘇東坡和黃庭堅等等,都是有名的“門外漢”。

和尚尼姑為什麼也叫“出家人”?出家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出家後後悔了,又想過普通人的生活,你也可以走出寺廟,變成“門外漢”。這被稱為還俗,意味著重新成為一個世俗的人。

當然,出家並不僅僅限於佛教。道教的道士也叫“出家人”。此外,天主教修道院的僧侶和修女也算“出家人”。雖然教義不同,但歸根結底,出家的目的是一樣的。這只不過是為了切斷所有的憂慮,好放空自己,去過不同世界的生活。

和尚尼姑為什麼也叫“出家人”?出家是什麼意思?


在古代,出家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出於宗教信仰,此外,還有像朱元璋那樣窮的吃不起飯的,或者遭受挫折看破紅塵的,或者像魯智深那樣逃避訴訟的。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和尚尼姑為什麼也叫“出家人”?出家是什麼意思?


總體來說,出家人不等於和尚,和尚也不等於全是出家人。但是大宇認為,只要人心都向善,這就是每個宗教的最終追求吧,雖然殊途,好在同歸。


喜歡探索,宇宙,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每日最少三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