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世界,孔孟之道淪喪,難出聖賢

何為聖賢,那些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對人類社會發展做出極大貢獻的人,

繁華世界,孔孟之道淪喪,難出聖賢


儒家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學派,孔孟之道是古代人遵循的行為準則,“仁,義,禮,智,信”,“有教無類”

現代社會,科技高度發達,生活燈紅酒綠,然而卻人倫喪失,這樣的生活真的好嗎?

繁華世界,孔孟之道淪喪,難出聖賢


或許,有人就說那是封建思想,早就應該拋棄,不好的封建思想確實該拋棄,難道所有的儒家思想都是糟糠嗎?

不,“仁,義,禮,智,信”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我們絕對不能拋棄。社會的快速發展,不斷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整個世界也變的絢麗多彩。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最本質的願望,你是否在繁華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

有多少人把錢當中人生的追求,“有錢”確實代表著富足的生活,那你真的快樂嗎?錢是你內心深處最本質的追求嗎?不,那是整個社會的追求,卻不是你的,你只是在隨波逐流中迷失了自我。

在古代,夜晚沒有燈光,大家日落而息,日出而做,漫漫長夜,沒有繁華的各種誘惑,平心靜氣,對人生,對生活,充滿了思考。

繁華世界,孔孟之道淪喪,難出聖賢


然而,在當今社會中,有誰還能做到這些,玩手機,逛夜店,蹦迪,繁華的背後卻是一顆充滿慾望而又煩躁的心。

“靜”可以增加智慧,靜下心來,去感受你心中最本質的需求,讓你的人生不在迷茫,但是你真的可以靜下心來嗎?

繁華世界,孔孟之道淪喪,難出聖賢


繁華的世界,給了你無盡的慾望,稍做頃刻,就內心浮動,總想著做一些刺激神經的事情,打發無聊的時光。

社會發展也是一把雙刃劍,它給我們帶來了富足的生活,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豐富人們那無聊的時光。同時,也讓我們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慾望,根本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去感受心的本質慾望,為什麼“心”那麼重要。

“心”是人的靈魂,身體是“心”的載體,任何人類活動,都是由“心”為指導,任何人類慾望但是由心而發。

繁華世界,孔孟之道淪喪,難出聖賢


“心”是人之根本,任何事情都是由心而發,都是為了滿足“心”的慾望。

世人對金錢的追求並沒有錯,但是豐富的物質生活卻無法滿足空虛的內心,尋求內心深處那本質的慾望,可以讓你的人生不在迷茫,迷茫是最浪費生命的行為。

繁華的世界,躁動的內心,已經沒有人可以靜下心來,感悟人生,思考人生,如果沒有這種大徹大悟的經歷,是無法成為一代聖賢。

雖然,在整個中國歷史上出現的聖賢,也屈指可數,幾百年,也難以出現一位聖賢,但是,在當今社會環境中,已經很難出現一代聖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