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熱播,挖掘記憶深刻的那份感動——道具篇

電視劇怎麼樣才能打動觀眾的心裡的那根弦,扣人心絃的劇情,演員的精湛演技,炫目的特效,總有一個讓觀眾關注的焦點。

對於六七十年代的人們來說,那些熟悉的場景最能勾起記憶深處的那份感動,追憶往昔。《大江大河》開篇的歷史背景就是七十年代末,經過文革的洗禮,剛剛恢復高考的那一年,劇中很多的場景都透著那個年代的歷史烙印,小編不去討論大是大非的問題,讓我們來看看電視劇中的一些小物件,來說說一部經典的電視劇需要做到哪些。

《大江大河》熱播,挖掘記憶深刻的那份感動——道具篇

在第二集中,李主任找宋運萍,讓她主動放棄上大學,把名額讓給弟弟,畫面中,李主任身後牆上掛著一個網袋,對於那個年代的人來說再熟悉不過,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有這種網袋,用處很大。

《大江大河》熱播,挖掘記憶深刻的那份感動——道具篇

在宋運萍寫申請書的時候,桌上的烤瓷杯,也是使用很廣泛的東西,特別是杯子的底部被磕掉了一塊。記得小時候上學的時候,每個星期都用這種烤瓷杯裝滿一杯子的乾菜炒肉,就是一個星期的菜餚。最擔心的就是磕壞了,因為烤瓷壞了後,裡面的鐵在乾菜的作用下,很容易就會爛掉,要被大人責罵。即使是破了的杯子,也不會扔掉的,而會用鋁片修補一下,又能夠用好幾年。

《大江大河》熱播,挖掘記憶深刻的那份感動——道具篇

七八十年代的鋼筆基本上都是這種樣式的,也不貴,還好用。

《大江大河》熱播,挖掘記憶深刻的那份感動——道具篇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用了。如今的鋼筆,做工都很精美,價錢也不便宜,但是使用的確越來越少。

《大江大河》熱播,挖掘記憶深刻的那份感動——道具篇

小編列舉出來的只是其中一個很平常的劇照,在這段劇情中,出現的東西有很多,但是每一份道具都能感受到劇組的用心,不會出現常識性的錯誤。

認真的態度決定了成敗的關鍵,很多不起眼的地方,如果你忽略了,就會讓觀影感受差上一分,當這樣的感受積累的多了,對於一部影視劇總體的評價自然而然的就降低了。

重視細節,是現在很多影視劇都欠缺的,做事不嚴謹,聽不進意見,往往也就的垃圾作品的通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