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去奶奶家,父母去接孩子時認不出,網友:想去提親

爺爺奶奶和父作為不同時代的人,在價值觀、審美觀以及育兒觀的經驗明顯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所以在下一代的教育問題上經常發生爭執,有時候會發生一些哭笑不得的事情。

女兒去奶奶家,父母去接孩子時認不出,網友:想去提親

女兒去奶奶家,父母去接孩子時認不出,網友:想去提親

莫女士是一位時髦的辣媽,不僅對自己的衣著打扮有要求,且對剛上幼兒園的四歲女兒悠悠也有不一樣的衣著要求,每天都給女兒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恰逢寒假這時二人想到把孩子送去奶奶家待幾天。

莫女士去之前在網上看了很多“奶奶帶大”的泥娃娃,本來很洋氣的孩子送去陪奶奶,瞬間被拉低了幾個檔次。莫女士生的是一個可愛的女兒,她不想因為在奶奶家待了幾天女兒就變醜,於是去之前把女兒接下來幾天的穿搭搭配的好好的,哪幾件衣服一起穿哪一天穿都備註的清清楚楚,生怕奶奶不會搭配。

女兒去奶奶家,父母去接孩子時認不出,網友:想去提親

把孩子送去奶奶家幾天之後,莫女士和丈夫準備去把孩子接回來。但當她回到奶奶家,看到家門前迎接自己父母的悠悠驚呆了,這衣著打扮差點認不出是自家的寶娃:“這是哪家‘福娃’”?莫女士激動不已,連忙拍下萌寶的照片放到網上,原本只是想分享一下女兒的可愛瞬間,沒想到照片居然火了,網友紛紛表示這不是從年畫裡走出來的年畫娃娃嘛?想要給自家兒子提個親。

女兒去奶奶家,父母去接孩子時認不出,網友:想去提親

其實現在的老一輩人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跟不上時代,處在不同時代的人,及個人自身都有著不一樣的審美、生活觀念,家裡有老人給我們帶孩子,對孩子的性格、影響有不一樣的區別。

其實孩子和老人在一起,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①減少孩子對電子產品的迷戀,保持童真。作為年輕的家長我們熟悉各類電子產品,而多數老人對此似乎並不感冒。所以跟爺爺奶奶在一起孩子不會一直玩電子產品,多數老人選擇消遣時間的方式可能是去公園散步、寫寫字、看看書或跳廣場舞等,還會給他們找一些有年代感的玩具,雖然不夠高科技,但也充滿樂趣。

女兒去奶奶家,父母去接孩子時認不出,網友:想去提親

②減輕父母身上的擔子。現在年輕人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房貸車貸,孩子的教育壓力,工作壓力,這些四面八方的壓力往往使他們喘不上氣。如果將孩子交給老人撫養,那麼父母肩上的擔子就會輕很多。

女兒去奶奶家,父母去接孩子時認不出,網友:想去提親

③培養孩子良好品德。一般老年人還會秉承一些傳統做法,講究“規矩”二字,如“是否吃飽?是否挑食?用餐禮儀?是否天冷添衣?”等日常生活細節上,孩子在老人的細緻照看下,孩子也會模仿老人的一些行為。而且老年人心地善良,會收養流浪狗流浪貓,孩子看在眼裡能記在心裡逐漸被影響。老人還格外的勤儉持家,這些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

女兒去奶奶家,父母去接孩子時認不出,網友:想去提親

凡事各有利弊,關於老人帶孩子的話題還是得具體問題問題分析,如果將孩子丟給老人看管,或嫌棄老人幫助帶娃都是有些欠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