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武则天是女权时代来临? 女帝的野心可不小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观泰戈尔园丁与飞鸟的温情对白,品尝的是生命的芳醇;即便是浊浪排空的海域中,也有着老人与海那不屈的斗争;并非所有人都有着王阳明的洒脱,知行合一是一种境界。

当以青春入画,于是乎人生的风景翩然而至。成功的绝响、失败的辛酸,生命的真谛,人生多有烦恼缠身,或许在一个静谧的夜晚,窗外是漫天的星光,灯下的朋友捧着一本书,默默的品味,一天学习的疲劳和生活琐事的带来的烦恼慢慢的消散。

会随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或喜或悲,亦会黯然忧伤的品味生命、生活、自然的态度,那是一个新的世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她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唐代武则天是女权时代来临? 女帝的野心可不小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翻开一本好书,品味生命的真谛。

当行千里路,当读万卷书。

上一次,我们说过《金瓶梅》中几位女性角色的坎坷。引用毛主席的话来说,《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不尊重女性。那我们今天便来聊聊一位非比寻常的女人。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

书,便是我们去了解她的最好的工具。

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位好友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老师。蒙曼老师一本书,《蒙曼说唐:武则天》便是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

蒙曼老师对隋唐历史文化的造诣不可谓不深,除了她一系列关于隋唐历史的出版书,曾于2007年在百家讲坛上主讲过三十二集系列的讲座:《武则天》。

一本书,无论其内容如何,写书人的水平如何,当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必定蕴含了作者对它付出的心血,一位写书人对人生的感悟。

唐代武则天是女权时代来临? 女帝的野心可不小


《蒙曼说唐:武则天》

《蒙曼说唐:武则天》这一本书便是一位写书人,在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设身处地的去了解过武则天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之人们对历史的看法,呕心沥血之作。

全书共33集,描绘了一代女帝从出生随后坐拥天下最后立下无字丰碑的经历。

这么多年来,这位女皇的话题就没消停过,无论是《武则天秘史》,还是《武媚娘传奇》,或旧事重提,或故事新编,争为红颜作传,不让青史成灰。

相信,吸引人的,除了武则天的传奇人生之外,或许还有人想问问武则天的女权主义的看法吧,毕竟时代变了呗。

现如今,只要涉及女性议题,总能在各大网站占据一个显赫的位置。

唐代武则天是女权时代来临? 女帝的野心可不小

武则天画像


武则天真的是女权主义者吗?

蒙曼老师在书中也对此作出评论,女权主义是个很现代的概念,当时那个年代,武则天追求更多的是政治权力,换句话说,她在乎的不是她是男是女,而是她手中的权力。但是,如若换作今天,我相信她一定是位女权主义者。没错,身为女性的武则天即便贵为皇帝,也从未给其他女性安排一官半职,让她们名正言顺地出头露面。即便是她最欣赏的上官婉儿,也只能封为才人,以高宗妃嫔的身份担当机要秘书;或者是她最疼爱的太平公主,也必须是“内与谋,外畏检”,才能女皇的羽翼下生存。

武则天没有清晰地反对过男权,甚至几乎所有的女权主义者,都曾经拥护过男权,因为当时的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教育长大,根深蒂固的思想哪怕是武则天也无法完全免俗。

唐代武则天是女权时代来临? 女帝的野心可不小

范冰冰饰演武媚娘剧照


书的字数虽然不多,但足以贯穿女帝的主线人生。

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走入大内深宫的时候,太宗赐号武媚。当武则天突然有一天可以选择的时候,她坚决抛弃了武媚这个名字。媚成就不了她的事业,媚也不是她的人生。曌(zhao)——是她新的名字:日月凌空,阴阳同体!

她的成就确实未曾带来制度性的变更,但是,她的成就已经足够重要,重要到让此后一千年、两千年乃至无穷尽的年代里,人们可以引她为证据来证明,男女平等的道理。

命运往往就是那么令人琢磨不透,武则天用她的谋略顺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名气的女皇。

武则天生性聪慧,通文史,善谋略。在治国方面,善于纳谏,赏罚分明,大力选拔各种不同类型人才为“大周”效力,在历史的也算是以知人善任著称,《资治通鉴》评价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在经济方面,鼓励农业生产,主张“劝农桑、薄赋役”;在军事方面,采取积极防御的措施,抵制外族骚扰,保卫边防。

唐代武则天是女权时代来临? 女帝的野心可不小

剧照


可以说,在武则天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大唐王朝进一步走向繁荣和富强。“贞观之治”时期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切实的巩固,并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武则天的骂名也不少,在武则天的统治稳定之后,武则天启用酷吏。为巩固统治,武则天使用严酷手段。为掌握国家统治大权,她毒死了已立为太子的亲生儿子。但随着国家一天天的稳定,酷吏也随之取消。

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也就是“男宠”,甚至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批判,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

悠悠千载无字碑

大家可否知道无字碑?话说武则天死后立了一座没有任何字迹的石碑,目的何在?对于这一点,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看法。

历史学家范文澜的观点是:武则天认为自己功高德大,前继贞观之治,后启开元盛世,政绩斐然,彪炳千秋,功德远非文字所能表达,故立无字碑。

岑仲勉、吕思勉等史学家认为武则天自知罪孽重大、荒淫无道,与其贻笑后世,不如只字不镌。

郭沫若也曾在诗句“权衡女帝智能全”评价:武则天认为功过是非应当由后人去评价。

也有说是唐中宗李显曾被废而复立,因而对生母武则天心怀嫉妒,立无字碑是为了让她难堪。

唐代武则天是女权时代来临? 女帝的野心可不小

悠悠千载无字碑


武则天死后恰逢政局动荡,人们无暇关注此事,而事后关于她的说法又争议很多,莫辨真伪,因此碑上刻字的事情也就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成为史学界的未解之谜。

蒙曼老师笔下对武则天的一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也对女帝的经历写下来自己的观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拜读一下,绝对是受益匪浅。

总而言之,且不说武媚娘的一生何等的风光,我们这些后人仅需学习前人的优良精神品质。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法)



欢迎大家各抒己见,留言评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