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調查》23年:探尋事實真相之路從來就不好走

01

5月17日是央視《新聞調查》23週歲生日。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電視媒體的發展呈現出三大趨勢,對此專家用三個走向進行了概括:走向娛樂、走向財經和走向調查。而“走向調查”的標誌則是以1996年5月17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的創辦為標誌的。

如果說1993年5月《東方時空》的問世是中央電視臺新聞改革的第一步,1994年4月1日推出的《焦點訪談》是第二次大膽嘗試,那麼《新聞調查》的創辦則徹底彰顯了央視深化調查類新聞欄目改革的決心,標誌著中央電視臺向國際大臺邁進。

1996年5月17日,《新聞調查》正式開播,開播時節目打出的口號是“正在發生的歷史,新聞背後的新聞”,節目借鑑美國《60分鐘》,採用紀錄式的雙機拍攝方式,使用專任出鏡記者,節目既是拍攝採訪對象,也是拍攝記者的活動,這在當時的中國電視界具有開創性。

經過多元探索和實踐,《新聞調查》秉承著“探尋事實真相”的創作理念,把調查性報道作為欄目終極追求目標和核心競爭力。很長一段時間裡,《新聞調查》懷抱著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情懷,以冷靜客觀、平等平衡的新聞職業精神報道一個又一個的新聞事實,喚醒著社會良知,對社會公共領域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回顧《新聞調查》過往的報道,我們大多耳熟能詳。如《大官村裡選村官》,通過報道選舉新任村主任這件小事,反映出中國農村民主化進程;《天價住院費》則揭開我國醫療界的傷疤,直接推動國內醫療改革大調整;《與神話較量的人》報道了藍田神話案,對處於弱勢卻代表著正義的人以輿論支持……

此外,《新聞調查》還曝光過一系列腐敗和濫用權力的現象,如《貪官胡長清》《行賄大公家》《黑哨內幕》《國企最大的破查案》等,充分發揮媒體的監督權力,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敗的蔓延。

在《新聞調查》節目成長的同時,一批成熟、優秀的出鏡記者也逐漸為廣大觀眾所熟知。

如王志,被《新聞調查》製片人稱為“中國調查節目中當之無愧的第一品牌”,他既能在一個半小時內提出88個問題,又能把握好節奏感,不會咄咄逼人;報道《北京“非典”阻擊戰》的柴靜既幹練冷峻,又不失理解和同情心,她在硬新聞下的柔情形象讓觀眾難忘;王利芬在《透視運城滲灌工程》中與鄉長、村民鬥智鬥勇,通過咬緊不放的追問把事實真相一層層地剝離出來。

《新聞調查》23年:探尋事實真相之路從來就不好走

02

《新聞調查》辦了23年,當初做新聞的人也逐漸老去。

導演高群書的微博,今天發佈了一條疑出自鳳凰新媒體高級副總裁劉春的紀念,劉曾於1996起在《新聞調查》擔任多年執行製片人。

“《新聞調查》23歲了,23年前我走進這個家,真正開啟我的媒體生涯,並擁抱了中國電視的黃金時代。現在,新聞調查似乎邊緣了,我也落伍了,看不懂這個所謂自媒體所謂短視頻為王的時代。我常常想:我們年輕時所學的東西所追求的作品所擁有的媒體理想,都錯了嗎?”

看到上述內容,同在央視工作多年的陳曉卿也在微博留言:

“想到南小院兒的這個欄目,立即跳出來一長串名字,張步冰、夏駿、王堅平、劉春、吳徵、張潔、楊春、王志安、胡勁草、柴靜、範銘、老郝、王曉清……這是一群有新聞專業主義理想的傢伙,他們現在在哪裡呢?”

23年,8395天,1045期節目,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新聞調查》給社會交出一份滿意的成績單。但23年後的今天,《新聞調查》留給這些成名已久或處於半隱退狀態的媒體人的,似乎只有懷念和追問。

「彩雲易散琉璃脆」,媒體人朱學東在社交媒體上如是說。

現在看來,對於《新聞調查》而言,早期歲月的確充滿更多挑戰和可能性。曾有一篇解析文章,將1996年至2005年前後的《新聞調查》欄目發展情況分為三個階段,我們來感受一下當時的欄目理念:

第一階段:重大新聞事件背景調查全面深入,國計民生改革熱點話題難點疑點解惑;大時代背景下的新聞故事一波三折。

第二階段:探尋事實真相;有真相被隱藏的地方就應該有新聞調查;一期一個真相。

第三階段:加大輿論監督力度,增加剛性報道,做真正的調查節目。

到如今,這檔欄目的目標,依然是以記者調查採訪的形式探尋事實真相,其所匹配的製作資源,從主持人、編導、攝影到後期製作,仍是當今中國極具質疑精神和專業能力的從業者。

但其是否還在做真正的調查節目?抑或說做真正調查節目的頻率有多高?這在很多人心中都是個問號。

劉春說自己落伍了,但他的觀察卻是對的。所謂自媒體、短視頻為王的時代,新聞調查邊緣化了。更詳細的說法是,隨著媒體報道環境、從業人員數量、信息傳播方式、用戶閱讀習慣等多因素的變化,作為電視欄目的《新聞調查》和作為報道形式的新聞調查都處在一個邊緣化的過程中。

“探尋事實真相”的道路從來就不好走。當初,《新聞調查》欄目組對“真相”做了解釋和界定:“真相就是正在抑制或被遮蔽的事實。有的真相被權利遮蔽,有的被利益遮蔽,有的被道德觀念和偏見遮蔽,有的被集體意識遮蔽,有的被狹窄的生活圈子和知識技術遮蔽。”

調查者與遮蔽物,構成了一對此消彼長的天然關係。回顧《新聞調查》走過的這23年,它的命運,幾乎也是國內調查新聞事業的一個縮影。有高光時刻,有艱難轉折,有名記大家,有低谷寂寞,努力延續著往日榮光,卻也留下唏噓無數。

央視國際:《欄目解析》

易立暉:《中央電視臺影響力探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