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神論科學家:宗教不能在大學容身,從劍橋辭職抗議建教堂

在大學建教堂?不同意!

大家都知道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因為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而獲得了諾貝爾獎。而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對當代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無神論科學家:宗教不能在大學容身,從劍橋辭職抗議建教堂

沃森與克里克

發現DNA結構的人,怎麼可能相信上帝創造了人呢?

弗朗西斯·克里克就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甚至非常反對宗教的傳播。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在大約12歲時因為喜歡科學研究勝過宗教信仰,所以他不想再進入教堂。

1961年他從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辭職,來抗議在學院內建設教堂的計劃。

他認為,在一所強調科學、數學和工程學的現代大學中,宗教不該有容身之處。

無神論科學家:宗教不能在大學容身,從劍橋辭職抗議建教堂

克里克

溫斯頓・丘吉爾(那個學院就是以他命名的)親自寫信安撫他,說教堂經費是私人捐贈的,也沒人會強迫學生和教師去教堂參加禮拜。

弗朗西斯卻回信說:“既然如此,那也可以設立一項基金,該基金的用處就是建造一處與大學相關的‘大保健場所’(大家懂的),沒有誰會強迫人們利用裡面的服務,並且無論男人的宗教信仰是什麼,這個場所都要接待他們。”

在回信中,他還附上了10基尼的定金。

可想而知,克里克和丘吉爾再也沒有進一步的通信交往了。

無神論科學家:宗教不能在大學容身,從劍橋辭職抗議建教堂

丘吉爾

雖然丘吉爾也很偉大,雖然歷史上很多教堂都是非常寶貴的建築,但不得不說,大學就是大學,科學就是科學,在科學的領域宗教沒有容身之處。

幹得漂亮,克里克!

後來克里克確實離開了劍橋,加入了美國索爾克研究所工作。

無神論科學家:宗教不能在大學容身,從劍橋辭職抗議建教堂

米蘭大教堂

科學和宗教經常是勢不兩立的,很多科學家是無神論者,並且非常堅定地反對宗教。

比如之前寫了一篇關於理查德道金斯反對宗教的一個比喻:宗教(神、上帝)像是一個有毒的模因,不斷告訴人們“傳播我!”,而相信神的人不以理論證據為支持,反而覺得神秘、不可知、不可證的東西是可信的。

(這篇文章評論區引發了很大爭論,但我還是要寫科學家反對宗教的故事。相比神,我更熱愛和相信科學家。)

無神論科學家:宗教不能在大學容身,從劍橋辭職抗議建教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