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別讓“霸道”隔離了你與孩子的溝通,拒絕做“霸道總裁”

相信大家對“獨裁”二字並不陌生,但是,把這兩個用在你和孩子之間,你認為會發生什麼變化嗎?

反思:別讓“霸道”隔離了你與孩子的溝通,拒絕做“霸道總裁”


著名的鋼琴演奏家郎朗出了一本自己的傳記—《千里之行我的故事》。在書中,他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不免一陣心酸:“爸爸以為我貪玩,沒有準時學鋼琴,歇斯底里地吼叫:“我為了你放棄我的工作,放棄我的生活!你還不練琴,你真是沒理由再活下去了,只有死才能解決問題……”說完這些話,爸爸竟真的拿起一個藥瓶讓他全部吞下去!回想起過往種種,郎朗仍心有餘悸“每年的年三十,我也必須練完八小時琴再吃年夜飯,菜都涼了……小時候,父親對我太激進了,其實那是對小孩的一種摧殘。”郎朗面對來訪者當著父親的面如是說。但當爸爸看到郎朗書中所寫的這些時,卻似乎“想不起”那些事了。“我也是該嚴的時候嚴、該松的時候松,我也曾經騎著摩托車帶他去抓過蜻蜓啊!”“就兩次!”郎朗馬上說明。臉窘迫的爸爸立即承認:“當然,我也有把變形金剛踹了的時候!”

反思:別讓“霸道”隔離了你與孩子的溝通,拒絕做“霸道總裁”


總之,郎朗對爸爸的總結是:“獨裁!”

郎朗的專輯在美國暢銷,被稱為鋼琴神童,但他想到童年的記憶時卻說,我心裡曾經很悲傷,可以想到,在那些刻苦訓練鋼琴的日子裡,他的心裡有多大的無奈和委屈。

從郎朗的故事中,不能說明父親不愛他,只是這種教育方式不能從感情上被接受,反而變成了一種無形的束縛,在當代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家長們往往通過自己的經歷或者自己期望,去一味的要求孩子去“順從”,這樣的愛,卻也在無形中變了原有的味道,讓孩子越來越遠離父母的溝通,青春期孩子會養成叛逆。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戒掉這樣的獨裁,和孩子在同一個思想線上呢?

反思:別讓“霸道”隔離了你與孩子的溝通,拒絕做“霸道總裁”


首先,我們需要從心理上認識到,我們和孩子是在同一個心理層面,和孩子成為朋友,只有摒除高高在上的優越感,才能更好的傾聽孩子的內心,我們要先學會傾聽,才能做到感同身受。

其次,適當的放手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很多家長時長事無鉅細的替孩子著想,替孩子考慮問題,當孩子自己想要做某些事情的時,表現得極其不信任,殊不知,這會讓孩子十分苦惱,孩子的成長需要一段自我成長階段,父母需要做的是更多的鼓勵和支持,而不是打擊與不屑,這樣會讓孩子越發覺得父母不夠理解,更不會再對父母敞開心扉。

反思:別讓“霸道”隔離了你與孩子的溝通,拒絕做“霸道總裁”


最後,教育沒有針對性。很多父母喜歡盲目跟風,在孩子心裡永遠有一句最害怕的話,“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教育從來都是適宜為主,每個孩子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所以我們更應該匹配更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讓愛成為正能量的愛,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