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楚雄打響脫貧攻堅問題整改清零“殲滅戰”

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關鍵之年,雲南楚雄市全面推進脫貧攻堅問題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改專項行動,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市級領導帶頭,部門鄉村聯動,以滴水穿石之功,持續發力,對巡視巡察、考核督查、審計檢查、調研督戰發現的問題分類施策、精準幫扶,確保6月底前所有短板補齊和問題全面“清零”,以高質量脫貧成果迎接國家和省、州脫貧攻堅大普查。

以提升戰鬥力為抓手深化黨建扶貧。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推動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常態化、長效化,深化農村“領頭雁”培養工程,培養壯大村級後備力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面提升貧困地區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戰鬥堡壘作用。加大脫貧致富帶頭人的培養,鼓勵各類人才紮根貧困地區,引導鄉村本土人才回鄉創業,帶動群眾發展致富。市、鄉黨組織聯動,進一步加強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教育管理,對選派不符合條件的人員擔任駐村工作隊員、組織關係轉入不及時、日常工作“兩頭跑”等問題開展一輪集中排查、限期整改,推動第一書記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充分發揮作用。組織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五個一批”要求,堅持在脫貧攻堅一線考察干部、識別幹部。

以掛牌督戰為抓手強化責任落實。按照《楚雄市脫貧攻堅作戰方案》和《進一步加強脫貧攻堅掛牌作戰的通知》要求,市級成立16個督戰小分隊,領導帶頭沉下身子、邁開步子深入責任鄉鎮督戰,聚焦“三落實”、“三精準”、三保障、問題整改、年度任務、軍令狀6個內容,分啟動、殲滅和鞏固提升3個階段任務,市、鄉聯動對23戶、92人未脫貧人口和4個易地搬遷點農戶掛牌督戰,及時參與研究解決督戰中發現的問題。嚴格落實“黨政一把手負總責、五級書記抓扶貧”工作機制,嚴明紀律作風,認真落實“四不摘”要求,強化脫貧攻堅支撐保障,進一步壓緊壓實各級脫貧攻堅責任。

以解決問題為抓手推進政策落地。開展春季學期“控輟保學”工作,結合脫貧攻堅問題大排查大清理,嚴格落實“一校一方案”和“一人一方案”,做好學生和家長的工作,堅決杜絕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全面排查對象市內先診療、後付費和逐級轉診轉院情況,貧困家庭新增人口醫療保險繳納、邊緣戶繳納醫療保險、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重病慢病特殊疾病保障政策落實情況,堅決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全面開展住房安全有保障大排查,應改未改的、改造後質量不達標的在5月底前完成任務,建新拆舊工作在規定時限內完成;全面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大排查,確保拆舊應拆盡拆、及時復墾複綠。全面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大排查,對水質不達標、季節性缺水的剋期解決,促進農村飲水安全有效鞏固。

以審計整改為抓手強化項目資金監管。全省統一開展的2016至2019年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及脫貧攻堅政策落實情況審計,共反饋了35個方面的問題,涉及15個鄉鎮11家部門。市級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市鄉聯動,行業部門牽頭,鄉鎮負主責,協同推進,建立審計整改臺賬,對標對錶,及時發現並研究解決問題,舉一反三建立長效機制,做到真改實改。截至3月底,已整改完成53%,剩餘問題將於6月10日前全面清零。對巡視、考核、督查檢查發現的扶貧項目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嚴格對賬對責抓好整改。市委明確,對整改不力、虛假整改的,將從重追責問責,對發現使用扶貧資金違紀違法行為依法嚴肅查處,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以健全機制為抓手強化群眾教育引導。健全完善村規民約,加強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形成良好的農村新風尚。建立公益事業群眾參與機制,加強“十小工程”建設,應用好村“愛心超市”平臺,凝聚脫貧攻堅力量。堅持“富腦袋”與“富口袋”並重,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緊密結合,通過志、智雙扶,全面激發內生動力。深入開展“自強、誠信、感恩、公德、小康”群眾教育,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持續注入動力。

以排查清理為抓手確保兌現脫貧承諾。市委政府決定用3個月時間全面開展脫貧攻堅問題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改專項行動,嚴格把握工作時限,4月集中開展脫貧攻堅問題大排查大清理,問題排查到村、到組、到戶、到人,做到全覆蓋,列出問題清單,做到短板問題清、整改措施明,對整改難度不大、整改時限不長的問題堅持邊查邊改;5月對整改涉及面廣、難度較大的問題集中開展脫貧攻堅問題大整改,明確責任、倒排工期,倒逼進度,確保清零;6月1日起市級成立督查工作組,集中開展大排查大清理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大督查,對排查問題整改落實工作開展實地督查,同步推進責任追究,確保問題整改清零,兌現莊嚴承諾。(通訊員 段伽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