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藏北高原為內流水系,高山上的冰川融水匯成河流,一路沖刷溶淋,攜帶著各種礦物質最終流入封閉的內陸湖泊。內陸湖沒有出水口,以蒸發為主,當蒸發大於補給,各種鹽類礦物就會加速累積,湖泊由淡水湖變為鹹水湖。繼續發展,當濃度超過飽和狀態,鹽類就會結晶而出,湖泊進入暮年成為鹽湖。一些鹽湖在完全乾涸後仍會在地表之下保留大量滷水(羅布泊鹽湖就是從乾涸的湖底抽取而來)。

阿里中線是名副其實的“一錯再錯”,沿途湖泊多為鹹水湖,而扎布耶茶卡則是鹽水湖。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茶卡”在藏語中是“鹽湖”的意思,最著名的茶卡就是青海湖附近的茶卡鹽湖。鹽湖又分普通鹽湖和特種鹽湖。普通鹽湖主產岩鹽和芒硝,舊時藏北牧民會將鹽湖採來的岩鹽馱往農區換取糧食,形成高原上古老的“食鹽之路”。而特種鹽湖因富含各種稀有礦物,工業價值極高。扎布耶茶卡就是一個特種鹽湖,富含碳酸鋰,其鋰的品味位居世界第二。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當我們遠遠望見扎布耶時,只見一片白茫茫的大地。走至跟前,近處黃色的草場上一群藏野驢低頭覓草,身後黑白相間湖岸上離群的野驢正舔舐著鹽花,最中間平靜的湖面像一面青色的鏡子,對岸灰褐色的山巒被藍天上的白雲投下斑斑駁影,道道色彩似一幅美麗油畫。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路過礦區,方格壯的鹽池裡,湖水因處於不同晾曬階段,呈現出不一樣的色彩,像是製作那幅油畫的調色板。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沿途“一錯再錯”,我們對湖泊已經產生了視覺疲勞。在扎布耶途中韓邵帶著咔咔去了附近的塔若錯,我和國彪先行等待第二天再次匯合。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天黑前我們在一處空置牧點扎營,準備做飯時,才發現桶裡的水已所剩不多。牧民逐水草而居,荒野中只要看到一間房子或者帳篷,那麼附近肯定存在水源。於是一個人深入荒野,走向遠方一片綠色草地。走到跟前,一片溼地中央泉水潺潺流出,一群膽小的藏野驢被我嚇的四散走開,泉眼旁豎立著一根綠色經幡作為標誌。旁邊有一個水井房,之前路上也曾見過這樣的井房,但是這口井因長期無人使用混有許多雜質,旁邊的一個破桶也不知放了多久。打完水天色漸黒,我立馬趕回營地,很快在狂風中傳來老鐵焦急的呼喚聲。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次日與韓旭碰面後一起出發,從衛星地圖查看,扎布耶北湖往西一直到隆格爾山,有一條白色的印跡,這是古冰川留下的痕跡,從南北兩側遺留的古湖岸線可以看出這裡曾經位於湖底。一路隆格爾山看著近在眼前卻始終走不到跟前,“望山跑死馬”,我第一次感受到這句話的含義。臨近山腳時,夕陽已經西下,晚霞似火,附近的草地一片金黃,彷彿置身另一個星球。夜色中,我們打著燈光紮起帳篷。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隆格爾山,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脈,西側是昂拉仁錯和仁青休布錯,東側是扎布耶和塔若錯。網上沒有過多的介紹,但它卻是我在阿里中線印象最深的一個山口,路面是洪流衝擊的碎石,坡度很陡,全程基本都是推上去的。在半山有一處泉眼從碎石間流出,泉水清涼甘甜,衝去一時的疲憊。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翻過山,仁青休布錯赫然出現眼前。當時國彪和他的朋友已經約好了時間在岡仁波齊見面,一路他算著時間趕路,而韓旭還想去附近的昂拉仁錯,這樣就耽擱了時間。問題擺在面前,要麼分開要麼一起走,因韓旭始終沒有表態,我竟一時心生怨恨。人性本是自私,荒野更是將它放大,如今回想更覺慚愧。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翻過山氣候一下變得溼潤起來,道路緊靠仁青休布錯的北岸,對岸的隆格爾山山腰處始終被一團雲氣環繞,仿若仙境,但是我們卻心思重重,無心觀賞。晚上在湖邊半島紮營,次日我們和韓旭分道揚鑣。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阿里中線(扎布耶茶卡-仁青休布錯)

騎行、徒步

西藏、新疆、環球

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