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應用題太難了——來試試我的方法,一般來說“還可以”

經常聽到家長反應:應用題怎麼也教不會孩子,孩子痛苦,我也愁死了。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我也感同身受,因為大家所提出的問題,也曾經發生在我家孩子身上,不過現在的解決問題能力已提高了不少。


我家孩子的解決問題能力之所以提高,主要有賴於以下四種能力:

閱題能力。

我家孩子在上小學時,一遇到應用題,就不知道如何下手,通常是亂做一氣,牛頭不對馬嘴,主要原因歸結於讀不懂題,或者說,不會讀題。

解決閱題能力差,“拆”字訣,是一件重要法定。

【案例:選自人教四年級數學下冊《學習與鞏固》第35頁“提高與創新”】


媽媽,應用題太難了——來試試我的方法,一般來說“還可以”

就像上圖一樣,把題拆成詞或短句,邊讀邊理解,防止他只讀不想。

經常採取這種訓練,孩子注意力將逐漸從無意注意轉為有意注意,把握題中關鍵信息的能力增加,從而提高孩子的閱題能力。


畫題能力。

也許,你會問:題讀懂了,就會做了嗎?

當然不是,讀懂題,只是第一步,關鍵還要學會正確選擇四則運算中哪種方法。

我家孩子,上四年級了,還搞不清楚,怎麼正確選擇加減乘除,更多時候就是“蒙”。畫題,對我家的孩子就顯得猶為重要。

【案例:選自人教四年級數學下冊《學習與鞏固》第46頁第9題中第(1)小題】


媽媽,應用題太難了——來試試我的方法,一般來說“還可以”

媽媽,應用題太難了——來試試我的方法,一般來說“還可以”

5箱,畫5個方框表示,每箱40包,在每個方框中畫橢圓表示,從圖中看出5個40包,用乘法運算;
每個橢圓是225克,一共有200個,就是200個225,可以用乘法表示。

在教孩子畫題時,可以像案例中這樣實物式的畫題,也可以用畫線段圖、圓餅圖等抽象式的畫題,經常性的練習,可以快速掌握正確選擇四則運算的能力,提高孩子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近期我會發布針對應用題畫題專項視頻,歡迎關注留言】


思維能力。

孩子不會做應用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思維沒條理,就算做對了一道題,但要是要他講一遍,通常是東一句、西一句,沒條理,甚至就不會講,因為人的思維是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隱性的,所以我們要讓我們的思維顯現化,具體化。

案例:我前段時間發佈的視頻《孩子一做題就迷糊,怎麼辦?》


視頻鏈接:

經常採取這樣的訓練,孩子的思維廣度和嘗試更有層次,更具條理性,不僅提高了孩子的解題能力,同時還鍛鍊了孩子的說題能力。


歸類能力

我家孩子在做題時,會遇到這樣一種現象:

剛給他講了一道題,問他他說懂了,就又給他出了2道同一類型的題目,可依然出錯。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主要原因是孩子沒有養成歸類的習慣,沒有類,就不會有固定的流程模式,就會出現“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現象,這正是數學思考中“建模”數學思想的體現。

案例: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必考題】一個兩位小數的近似數是6.2,這個兩位小數最大是( ),最小是( )。
這道題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至少有10%+20%的同學會出錯。

如果我們掌握了這一道題的解題技巧,即最大數6.24,最小是6.15方法,我們把所有類似“一個近似數,求最大和最小”的題目歸為一類,利用這個技巧,就會快速正確的寫出結果。

所以,要幫孩子養成一邊學、一邊總結、一邊分類的好習慣,既可以提高我們的正確率、速度、歸類能力,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


在這裡,我還要給家長一些建議:

1、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時,不要老擔心孩子不會、做錯,如果你過多的干預了孩子的學習,孩子會養成依賴家長,不願動腦思考的壞習慣;

2、應用題對你家孩子來說是一個短板,是他的一個痛點,你可以制定一些小而簡單可行的鼓勵措施,如果孩子的應用題有提高,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突破,自信也會有很大的提升!

祝孩子的解決問題能力有所提高!

我是四年級的數學老師,如果有什麼問題,可隨時和我聯繫,歡迎關注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