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2-3K不知道選什麼蒸烤箱,看蒸烤箱看到眼花繚亂,不知道選哪一款?本期就跟大家聊一下非常熱門的三款3K以內的蒸烤箱,對著三款蒸烤箱做一個橫向分析,看完後就知道選哪一款了。

本期就來聊一下西屋G30、惠而浦如262T、松下200W,分別從外觀、內腔、發熱管、蒸發器、排氣口、水箱、烘烤效果、純蒸效果等全方位的分析這3臺蒸烤箱的功能。

基礎數據對比

先做一下簡單的數據對比,讓大家更直觀的看到這幾款產品的不同之處,方便比對。哪款性價比高,哪款更實用,哪款適合你,下面我們就詳細分析對比這些數據。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整體外觀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外觀完全看個人喜好,我們對比客觀設計。西屋、惠而浦都是黑色機身,風格更加百搭;松下則是白色,更加小清新風。把手方面松下和惠而浦都是採用一體式隱藏把手,把手隱藏在操作面板下面,看起來更加美觀;西屋的採用的是金屬獨立把手,把手與機身的顏色不一樣,而且很大,看起來有點突兀,把手過大,使用起來不太順手。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松下與惠而浦的操作面板都在頂部,都是採用斜傾式控制面板,看起來更加清晰,不用彎腰操作;而西屋的操作面板在正面的右下方,做得很低,站太近把手容易擋著操作面板,面板也有反光的情況,需要彎腰操作,很不方便。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小結:外觀、把手看個人喜歡,但是操作面板惠而浦和松下的確實更方便實用,西屋的無論是外觀還是使用體驗都很不好。

內腔對比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西屋和松下的容量都是30L的,惠而浦是26L的,從容量大小西屋和松下更有優勢。雖然官方有給出容量數據,但是經過實際的測量發現容量存在不少水分,從內腔數據說得到的實際容量,西屋標註容量30L,實際25.6L,少了4.4L;惠而浦標註容量26L,實際23.46L,少了2.54L;松下標註容量30L,實際容量28.59L,少了1.41L。以上數據都是實際測量,可能會有0.5cm左右的誤差。雖然西屋是說是有30L,但是26L都不到,算是水分最重的。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數據都是虛的,只是一個參考,真正能放下多少食物烹飪才是關鍵,下面就做一組容量對比。

西屋的烤盤明顯比惠而浦的要長,同樣的12段玉米進行容量測試,西屋與惠而浦的烤盤同樣可以放下12段的玉米,西屋的烤盤還有鬆動的空間,惠而浦的明顯排得很緊湊,30L與26L在容量上確實存在差別,但是差別並沒有想象中的大,西屋還有鬆動,但是已經無法再放更多的玉米了。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小結:在容量上松下有絕對的優勢,真實容量最大;西屋同樣30L,但是真實容量充滿水分。

發熱管

如果說容量僅僅相差4L差異不大,那麼這3款機器在發熱管上的差異就是最明顯的差別。

西屋、惠而浦都有上下兩組的發熱管,並且都可以實現上下管獨立控溫;而松下只有一組背部發熱管,沒有上下發熱管,就不存在獨立控溫了。在烘烤能力上,松下明顯不如西屋和惠而浦了,前面的文章我也說過,可以沒有背部熱風,但是烘烤不能沒有上下發熱管。松下30L的容量僅僅靠背部發熱管是不夠用的,升溫慢,而且熱風烘烤會導致食物表面的水分流失,食物會更加幹,雖然熱風可以食內腔的溫度更均勻,但是靠近熱封口的食物還是會更容易焦。松下101W只有15L,只有背部熱風還可以還說得過去,畢竟容量小,如果不是經常做烘烤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15L只有熱風,30L還是隻有熱風,這就說不過去了。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西屋和惠而浦同樣是上下發熱管,也是獨立控溫,但是二者還是存在差異的。西屋的下發熱管是隱藏式,惠而浦的下發熱管是外露式的。外露式發熱管無論是溫度的精準還是升溫速度都比隱藏式的有優勢,隱藏式發熱管隔著厚厚的內腔壁溫度傳遞效率會變低。

小結:西屋與惠而浦都是有上下發熱管,烘烤能力是有保障的;松下只有背部發熱管,30L的容量明顯不夠用。

蒸發器

三款蒸烤箱在蒸汽產生方式上都是單孔直噴式蒸汽,蒸汽發生器採用都是不鏽鋼的全封閉蒸發盤,蒸汽產生速度快,不容易形成水垢,當然造價也高。三個品牌的蒸汽產生方式都是一直的就沒有過多的比較了,這裡順便說一下蒸發盤的材質。

市面上直噴式蒸汽的蒸發盤分為兩種材質,①不鏽鋼,②鋁質。不鏽鋼的蒸發盤上面已經說過了,優點蒸汽產生速度快,結構穩定,不容易產生水垢;缺點成本高。鋁質蒸發盤優點造價便宜,缺點結構不穩定,高溫狀態容易出現氧化物,形成水垢,水垢會順著蒸汽管道到達內腔,汙染內腔食物。

小結:直噴式蒸汽是主流的蒸汽產生方式,不鏽鋼蒸發器是市面上公認的安全、穩定的蒸發器材料,很多品牌全系列標配不鏽鋼的蒸發器。

蒸汽排氣口

在使用蒸功能的時候腔內持續噴出蒸汽,多餘的蒸汽會經過管道排出去,所以每臺蒸烤箱都會有蒸汽排氣口。衡量機器能否嵌入式安裝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排氣口的位置,嵌入式機器的排氣口是在機身正面,而且排出來的蒸汽是經過降溫處理,而且都是緩緩排出,不會因為高溫而燙傷使用者。但是臺式機器排氣口一般設計在背部,蒸汽是不會經過降溫處理的。

回到這3款機上,3款都是臺式機器,惠而浦和松下都是採用後置排氣,而西屋是的排氣口在蒸烤箱正面的左下方,3款蒸烤箱的排氣都是沒有經過降溫處理的。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沒有經過降溫處理的蒸汽是容易傷到櫥櫃,所以蒸汽口與櫥櫃高度要保持20cm以上的距離。傷櫥櫃還是小事,最大的問題是接觸高溫的蒸汽容易灼傷,所以大部分臺式機器都把蒸汽口放在背面。而西屋的蒸汽口在正面的左下角,雖然已經有警告標語,但是不注意容易灼傷使用者,在測試的時候已經被蒸汽灼到幾次了,溫度很高,如果家裡有熊孩子烤緊看蒸烤箱裡面的食物的時候,有可能會被灼傷,這些地方有特別留意。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沒有降溫處理的前置排氣容易灼傷

小結:西屋的前置式排蒸汽容易灼傷使用者,有小孩的家庭要特別注意,惠而浦和松下均採用後置排氣,注意與櫥櫃的距離即可。

其他細節

蒸烤箱的重點都分析了一遍,剩下就是一些細節的對比。

水箱

西屋採用的是1450ml的窄長型水箱,抽水方式為下壓式,下壓式水箱造價低,但是容易漏水,每次安裝撞到出水口都會漏水;而且下壓式水箱是總會有一部分的水無法把抽乾。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惠而浦採用的是1100ml的窄長型水箱,抽水方式為上抽式,上抽式水箱造價高,不容易漏水,能基本抽乾水箱的水。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松下採用的是1000ml的扁寬型水箱,抽水方式為上抽式,抽水方式與惠而浦是一樣的,就是水箱形狀不同。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門鉸鏈

三款蒸烤箱的門鉸鏈都是阻尼式門鉸鏈,可以實現任意角度的懸停,也有關門防夾的功能。

清潔

三款蒸烤箱在清潔方面都各不相同,松下由於沒有上下發熱管,所以清潔起來是最方便的,直接清潔就好了。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西屋底部是隱藏式發熱管,清潔起來也是也是很輕鬆;但是上發熱管是固定的,無法拆卸或者移動,清潔頂部就比較費勁了。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惠而浦上下均為外露式發熱管,發熱管是可以移動的,清潔起來也不難,但是底部對比隱藏發熱管還是沒有那麼方便;上發熱管可以移動,比西屋的要更好的清潔頂部。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小結:細節雖然不是直接決定蒸烤箱的好壞,但是也是參考的標準之一。三款西屋水箱最大,但是使用下壓式進水;惠而浦、松下都採用上抽式進水。門鉸鏈三款蒸烤箱都是阻尼式。清潔松下最方便,西屋次之,最後是惠而浦。


烘烤效果

PS:由於松下是要退還的,所以沒有安排到本次的使用對比中。

溫度調節

西屋G30的溫域是100-230℃,每10℃一調;惠而浦262T的溫域是100-230攝氏度,每5℃一調;松下200W溫域是100-250攝氏度,每5℃一調。

烘烤模式

烘烤模式上3款蒸烤箱都不完全相同,我把有發熱管參與的模式的歸類在烘烤模式下,方便比對。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升溫速度

烘烤效果如何,先看一下升溫速度,兩臺蒸烤箱同時選擇上下烤模式,上下管溫度均為230℃,時間設定5分鐘。5分鐘後西屋G30裡的溫度計顯示內腔溫度為100℃,惠而浦如262T內溫度計顯示為140℃,足足比西屋高了40℃。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這個可能歸功於外露式的底部發熱管,熱量傳遞更直接更快;而西屋的隱藏式下管溫度傳遞效率就比較低了。

發酵-烘烤效果

用在麥德龍買的未發酵可頌進行發酵和烘烤的測試。

相對比發酵情況,西屋發酵功能隱藏在功能菜單中,並沒有單獨的發酵按鍵。發酵的時候沒有看到有蒸汽噴出,只有溫度發酵。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惠而浦有單獨發酵程序選擇,發酵的時候有蒸汽噴出,提供溫度和溼度的發酵。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西屋G30發酵的麵糰只有發熱管溫度,明顯更幹;惠而浦262T發酵的麵糰有蒸汽,溼度也更足。

兩臺蒸烤箱分別把發酵好的麵糰上下烤,200℃,10分鐘,對比出爐效果。

西屋表面酥脆焦黃,上色效果不錯,底部發白無沒有上色。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惠而浦表面同樣酥脆焦黃,上色效果不錯,底部金黃,上色效果也很好。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小結:松下無法對比烘烤效果真是遺憾,西屋和惠而浦發酵程序截然不同,烘烤上最大的不用在於隱藏式下發熱管和外露式下發熱管。


純蒸效果

蒸汽模式

西屋G30的純蒸汽功能有“蒸汽”,惠而浦262T純蒸汽功能有“純蒸、快速蒸”,松下200W純蒸汽功能有“慢蒸、元氣蒸、低溫蒸”。松下的蒸汽功能非常豐富,可以應用更多的場景。

蒸餃子效果

西屋G30和惠而浦262T蒸餃子的效果相差不大,蒸汽還是充足的,裡面的想都充分的蒸熟了。

西屋蒸餃子效果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惠而浦蒸餃子效果

蒸烤箱深度測評,西屋、惠而浦、松下選那一款,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小結:松下蒸烤箱更專注於“蒸”功能,蒸功能明顯更加豐富。從烹飪效果來看,惠而浦蒸烤箱的蒸汽量比西屋的要多,蒸出來的效果也更好。

總結

1. 惠而浦和松下的斜傾式面板更好看,用起來更方便,西屋的控制面板位置太低,垂直的面板靠左不方便。

2. 實際容量松下最大,西屋次之,最小是惠而浦。西屋的真實容量存在很多水分,比標註的容量少了很多。

3. 西屋和惠而浦同樣有上下發熱管,松下只有背部發熱管。西屋的隱藏式下發熱管傳熱效果和速度都比惠而浦的外露式下發熱管慢。

4. 三款蒸烤箱均為直噴式蒸汽,蒸汽盤都是不鏽鋼密封蒸發盤。

5. 沒有經過降溫處理的臺式蒸烤箱採用後置排氣更加安全,避免燙傷。三款蒸烤箱均沒有經過降溫處理,松下和惠而浦都是後置排氣,西屋則採用前置排氣容易燙傷。

6. 西屋的水箱容量最大,但是採用下壓式進水,容易漏水;惠而浦、松下的水箱容量差不多,都是採用上抽式進水,水的利用更徹底。

7. 松下的無上下發熱管清潔最容易;西屋的隱藏式下管清潔也方便,但是上管無法移動,清潔不便;惠而浦的上下發熱管都可以移動,清潔也相對方便。

8. 烘烤效果惠而浦比西屋的好,主要體現在下發熱管的烘烤能力惠而浦比西屋強。

9. 松下的蒸功能最強大,純蒸效果惠而浦和西屋效果接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