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梁山好漢之間就沒矛盾嗎?如果有,都有哪些重大矛盾?

忙著談情說愛


《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是一群非正常人,如果按照正常人眼光來看,梁山好漢們派系林立,上山之前也都互有矛盾,甚至有些是不共戴天的仇恨。但是呢,在水滸的基調中,梁山好漢互相之間是沒有矛盾的,一百零八將互為一體,什麼血海深仇在忠義堂排座次的時候全都一筆勾銷,天大地大不過兄弟情義。可以舉幾個貌似有矛盾的例子做具體說明。

首先楊志跟晁蓋吳用一夥人的矛盾,當年押送生辰綱的是楊志,下蒙汗藥劫走生辰綱的是晁蓋吳用等人。楊志本來一心效力朝廷,犯了這麼大案子,再加上以前有案底,只能破罐子破摔,去二龍山落草。大好前程被晁蓋一夥毀了,楊志按理說應該很恨晁蓋他們。但是最後二龍山一夥納入梁山,楊志如何說話呢?

楊志也起身再拜道:“楊志舊日經過樑山泊,多蒙山寨重義相留,為是灑家愚迷,不曾肯住。今日幸得義士壯觀山寨,此是天下第一好事。”

看看這話說的,按照水滸書中這段描寫,楊志對於之前的事一點都不介懷,反而還悔恨沒有早點上梁山。有人說楊志在那個情況下只能說這種場面話,這話算不得真。書中沒有一點地方寫出了楊志的不滿意,那些只是讀者的自行推測,算不得真。如果楊志真的心存不滿,按照他悶葫蘆性格,應該只會沉默不語,絕不會再說出一番相見恨晚的話來。後來晁蓋在眾頭領慶祝喝酒的時候,還拿楊志的事情說笑,然後是“眾皆大笑”,按照《水滸傳》的主旨,大家對於過去的恩恩怨怨早就放下了,有的只是聚義兄弟情。


然後再來說一說秦明,秦明是五虎將之一,但卻是一個不討喜的角色。為何呢,原來秦明的家人全都因為宋江的陷害被當地知府殺死。秦明知道以後勃然大怒,但是很快就被宋江等人勸住了,然後說你不是沒家人了嘛,我這邊有個花榮的妹妹,現成的黃花大閨女,就這樣秦明在梁山就安分下來了。按照梁山好漢的邏輯,上山以前的家人雖然是家人,但是沒法跟上山以後的兄弟情相比。秦明死了老婆孩子不算什麼,山上有現成的女人可以重新組建家庭,而且人家還是兄弟的妹妹,親上加親,比之前的老婆孩子更勝一籌。所以後來秦明很高興的娶了新媳婦,組建新家庭,畢竟跟誰成親不是親呢。


與秦明類似的就是扈三娘。扈三娘也很慘,整個家族毀了,爹媽被殺,哥哥跑了,未婚夫也被殺死了,她一介女流,又能怎麼辦呢。這時候宋江跳出來了,你不是老爹死了嘛,那我爹就是你爹,收了扈三娘做義女。你大哥跑了,我宋江就是你大哥。你未婚夫被殺了,我給你找個老公,這個老公又矮又醜又好色,不過也有一個好處,就是知道疼女人,於是王英安排上了。扈三娘本來是個小姑娘,沒什麼主見,宋江一頓安排,她哪裡還有什麼仇恨,還要跟宋江叩拜謝恩呢。


還有其他被賺上山的好漢,比如朱仝、徐寧、安道全、盧俊義等,跟賺他們上山的好漢都有著毀家滅族的大仇,但是這裡麵人,除了朱仝開始表達了不滿和憤怒之外,其他人也都不覺得怎樣。即便是朱仝,他也只會遷怒執行者李逵,當知道背後是宋江吳用主使的時候,也只是抱怨一句手段太狠了就沒有別的了。

在普通人看來,最大的仇恨是什麼,莫過於家破人亡了,上梁山的兄弟有不少人都被宋江、吳用害得家破人亡了。這種在普通人眼裡的深仇大恨,在梁山的兄弟情義面前不值一提,上山以後還得說一聲謝謝呢。


至於說關於招安一事,儘管魯智深、武松等人開始不大情願,但是也被宋江三言兩語打發了。招安以後,這兩位也都出力不少,住不過他倆對朝廷徹底死心,魯智深聽潮坐化,武松直接出家,但是對梁山兄弟,他倆是絕對沒啥意見的。

不過,要說梁山上所有人都是一條心,全都向著宋江,那倒也未必。梁山上有些人後來確實跟宋江離心離德了,不過也僅限於此,彼此之間絕沒有什麼仇恨。比如公孫勝,他在宋江上山後不久就藉口回家看老孃一去不復返,雖然後來又被請回來,但是在打方臘的時候他就徹底離開了。還有李俊也是有自己打算的人,而他堅持到了攻打方臘的尾聲,也算是仁至義盡了,最後他遠赴海外,自立為王。

總而言之,《水滸傳》中是一個作者獨立構造的一個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小說,不能用歷史和普通人的標準去衡量它,許多在凡人眼中的深仇大恨在梁山好漢眼中都不是事兒。


一覽眾河小



記不清哪個哲人說過:凡是有人類居住的地方,都會有矛盾。這話也完全符合水泊梁山上的一種熱血兄弟。

梁山好漢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這個矛盾就天然的一直存在著。

首先,詔安,反詔安就是一對巨大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個矛盾原本因為宋公明大義救人、仗義疏財而沒有顯著的暴露跡象。等到黑三郎迫不得已上了梁山泊,開始發號施令的指揮千軍萬馬和朝廷分庭抗禮,這個矛盾便突發式集中暴露出來,成為了一百單八將中最最嚴重的突出矛盾。

也左右了水泊梁山起義軍的最後走向與歸宿。

表面看,這是兄弟鬩牆的內部矛盾。實則是兩個階級、兩條路線的巨大分歧。一個代表了統治階級的最高旨意,一個代表了農民兄弟切身利益,這個矛盾永遠不可能實現和平共處,總是在血雨腥風的反抗與屠殺中顯露它的猙獰面目。

這個矛盾一直貫穿在這部書的全過程,直到水泊梁山一眾兄弟馬革裹屍,分崩離析。

還有就是投降派和反動派自己的矛盾。也可看作是詔安與反詔安這一矛盾體的延伸───不同的階級立場也讓原本義薄雲天、殺富濟貧的兄弟分成了站臺明顯的兩派,一派擁護詔安,一派反抗詔安。

這中間最最明顯的受害者就是林沖。

林沖原本是東京汴梁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使得一手好器械,具有萬夫莫敵之勇。因為如花美眷而惡了高太尉,走投無路才被逼上梁山,落草為寇,成了一名打家劫舍的山大王。

林沖自從上了梁山,一直就是骨幹力量和中堅分子,並對托塔天王晁蓋的成功上位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擁戴有功,加上自身的本領和能為,被晁天王視為山寨股肱之臣,深得重用與厚待。

可這個待遇卻在宋江上位後急轉直下,宋公明還搬來了祖上聲名顯赫的關公後人大刀關勝壓制林沖一頭。雖然關勝的武藝未見得比林沖高,為人未見得比林沖好,功勞更沒林沖大,但他卻是黑三郎對朝廷眉目傳情、趨顏諂媚的有效工具,也實質成為了呼保義賣身投靠的傳聲筒和馬前卒。
圖片來自網絡


龍吟148119260


水滸傳梁山好漢108人,在忠義堂前跪拜結交一團和氣,那麼這108好漢之間的關係是否真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般呢?很顯然,並不是這樣好漢之間相互矛盾重重,今天我來給大家列舉三對最有代表性的矛盾,分別是宋江與林沖的矛盾,宋江與盧俊義的矛盾,以及扈三娘與李逵的矛盾。

一、宋江與林沖

林沖可以說是唯一一個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好漢,他被高俅等人設計陷害誤入白虎節堂之後被流放,妻子不堪受辱自殺而亡,流放期間陸謙多次想要害死林沖,最終風雪山神廟之後不得已而逼上梁山,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林沖生生的被高俅逼到要死的份上。

宋江在晁蓋去世之後,經過一番折騰,入主樑山老大成為梁山泊大哥之後,他一心想要招安,這與林沖矛盾就逐步產生了,高俅率人攻打梁山反被活捉,這時候仇人就在林沖眼前,萬千怒火於一身此時就要迸發了,然而為了招安大業,宋江卻放走了高俅,這時的林沖看著報仇無望,只能心灰意冷兩人,之間隔閡也就越來越大了。


二、宋江與盧俊義

盧員外在大名府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家大業大,原本生活一片安好欣欣向榮。但是隨著宋江和吳用的介入,突然之間就虎落平陽,河北三絕的萬貫家產頃刻之間便易主,並且美貌嬌妻出軌也是越來越高調,多次被他們拖至生死邊緣,人間最大的苦難莫過於此。

走投無路的盧俊義只能強顏歡笑地加入梁山賊寇,這可是不共戴天之仇呀,然而為了生存,只能這樣昧著良心與宋江,吳用等人稱兄道弟,只是面和心不和罷了,他們彼此之間也都心知肚明。

徵遼期間,盧員外曾經吐露心聲,意思就是在大名府待著好好的,非得被他們逼上梁山。一群沒有遠見之人使用小人手段。


三、扈三娘與李逵

李逵在梁山中一出場,基本上便是打打殺殺,他此人沒有多大頭腦,在戰場上基本不加思索,便殺紅了眼。

與扈三娘之間的矛盾也是這樣產生的,在攻破扈家莊的時候,李逵再一次此殺紅了眼,不管不顧把扈家莊能殺的人都殺盡了,剩下的只有逃走的扈成以及被林沖捉走的扈三娘,全家人都被李逵殺儘可以說是不共戴天之仇了。

然而,一方面李逵與宋江關係甚好,另一方面,扈三娘是被捉之人只能寄人籬下,並且不能跟隨自己意願的嫁給了猥瑣的矮腳虎王英。僱三娘與李逵的矛盾也是極深的。

由於梁山好漢大多不是跟隨自己的本心而上梁山的,他們都有自己特殊的背景,所以在梁山上不可能一團和氣地生活下去,以上就是典型的三個代表例子,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微光人文


身為妖星下凡的眾人,施公已經儘可能的不體現眾人之間的矛盾,但我們讀者可是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的正常人,怎能對眾人間存在的矛盾不介意。可以說108頭領雖然互為稱兄道弟,但暗地裡的矛盾卻明顯的很,邏輯文史姨就說四個比較大的矛盾吧。

一、青州慘案

當秦明應慕容知府之邀征討清風山時不幸被擒,眾人勸秦明落草,官架子不小的秦明看不上這些草寇也在情理之中。當秦明下山後,清風山三賊應宋江之意先行一步派人馬扮作秦明的青州軍在城內外劫掠,既然也陷害,那麼就得竭盡殘暴,無數男女老少都成了無辜的犧牲品。

慕容知府不知是計,卻認得秦明軍隊的裝扮,一怒之下將秦明全家滿門抄斬一個不留。當秦明回到青州時發現大門緊閉,怎麼叫門都不開,不一會城上的慕容彥達丟下了秦明家人的屍首,讓秦明瞬間崩潰。秦明再次回到清風山,宋江等人說明了情況,秦明大怒,卻被眾人說動,花榮還把自己的親妹妹嫁給了秦明以作慰藉(《繪卷水滸傳》中是黃信的妹妹),秦明也是釋懷了。

那麼,如果你是秦明,你能釋懷麼?

二、扈家莊慘案

梁山與祝家莊開戰,身為盟友的扈家莊前來助戰,結果扈三娘不幸被擒連夜被送上了梁山。在梁山上扈三娘倒是沒受什麼委屈,還認了宋太公為乾爹,等到三大祝家莊之後,殺順手的李逵嚇跑了前來投誠的扈成,還把扈三娘一家老人殺了個乾乾淨淨。

扈三娘得知自己被滅門後,甚至都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憂傷,接著宋江親自做媒,給王英與扈三娘牽紅線,從此二人在山上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那麼,如果你是扈三娘,你是什麼心情?

三、滄州慘案

當雷橫打死白秀英後,朱仝念及昔日情分放走了雷橫,自己去頂罪,被流放滄州。滄州知府見朱仝一表非俗,自己的兒子小衙內又特喜歡這個大鬍子叔叔,於是就讓朱仝陪寶貝兒子,朱仝在滄州壓根就沒受什麼委屈,甚至能在滄州東山再起。

但是宋江和雷橫卻覺得朱仝日子過的並不好,非要請他上山,朱仝自然不肯。沒想到李逵把小衙內牽至林深處一斧子將其劈死,朱仝要殺李逵被眾人組織,後來晁蓋、宋江、吳用、柴進等人的各種道德綁架式的勸說,朱仝才罷休。

那麼,如果你是朱仝,你能原諒李逵麼?

四、曹正

呵呵,梁山上使刀之人都離曹正很遠…



邏輯文史游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被拍成電視劇已經有二個版本了。小說原著我倒是沒看過,就拍成影視劇的梁山好漢來說,他們在上梁山之前矛盾更大 ,提刀就拼命那種,都上了梁山之後啊,有些還是有矛盾的,但礙於兄弟情面,表面上是看不出來的。

我看了不少書友寫的一些,首先有人說杜遷宋萬跟林沖有矛盾,這我就不理解了。為什麼呢,林沖上梁山是柴大官人介紹的,當時梁山老大是白衣秀士王倫,其實就是一個落魄書生,手無縛雞之力肚子裡也沒幾滴墨水的人。而且怕比自己本事大的兄弟,為什麼啊,怕自己罩不住啊,所以啊三番五次要趕林沖走,可林沖已經沒有安身之所了,以至於晁蓋上了梁山之後也如同當初林沖一樣,經過吳用的挑撥,林沖殺了王倫,讓晁蓋當染山之主,宋遷杜萬也不敢不從。那個年代江湖中人義字為先,老大王倫給殺了,他二人為何不找林沖報仇,有的人說,林沖本事多大啊,再來幾十個宋遷杜萬結局也是死啊。當然了這是其一,不過這個原因是最小的,為什麼呢,當初林沖上梁山之時,他二人還替林沖說過不少好話,後面讓林沖殺人拿人頭上山,林沖難以下手,且與自己無仇無怨,故爾空手而回,宋遷杜萬也替林沖求了情。但礙於王倫的權威,二人又只能點到為止,畢竟自己只是老二老三嘛。

所以此二人與林沖根本就沒有仇恨的矛盾。限於篇幅,就此擱筆。



10分剪影


人本身是矛盾的產物,具有兩面性。除非能達到無我的境界如歷史上張良范蠡吃透了人心自然,知道人的本性是什麼。水滸裡還沒有那樣的人物還在自我和慾望即無明裡,也就魯智深一人算是超脫了。同一時代,能見自性的有幾人?都是迷來惑往,不墜慾望即在自我,鮮有達者。


如石明貞


宋萬杜遷對林沖的殺兄之恨

徐寧對錶弟湯隆的賣兄之恨

楊志對吳用的奪生辰綱之恨

張清與被打的一十五員梁山戰將的被辱之恨(當然其中一些化敵為友了)

李應對宋江的毀家之恨

朱仝與李逵的殺小衙內之仇

鬱保四、王定六與董平的殺頭之恨

盧俊義對宋江、吳用的滅門之恨

秦明對宋江的滅門之恨

扈三娘與李逵的滅門之恨


風嬙遙度天際


《水滸傳》粱山好漢是逼上粱山,在那朝代以高俅為代表的奸臣當道,鍋國殃民,殘害忠良。丨O8單好漢每個人都是受害者,無可奈何才去尋找一方淨土。按照他們忠義德孝去行之。從而出現了好多重大的矛盾。楊志對吳用的奪生辰綱之仇。朱仝與李逵殺小衙內。盧俊義對宋江,吳用的滅門之恨。扈三娘與李逵的滅門之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