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首期“道德講堂”開講啦

因為疫情,我們只能以這種方式與今年首期“道德講堂”主講見面

2020年首期“道德讲堂”开讲啦

大家好!2020年首期“道德講堂”開講啦!

這是今天的主講嘉賓

2020年首期“道德讲堂”开讲啦

他講解的題目是《關於疫情的倫理反思以及疫情過後的精神文明建設》

是不是很不習慣?

往常我們都是在省政協機關四樓常委會議廳裡聆聽嘉賓的精彩講解

但今年由於疫情,只能改到網上,且教授自己不會錄製視頻

目前學校還未開學,也找不到學生幫忙所以,這期“道德講堂”只能以文字的形式進行。

整整38頁的PPT6000多字,為方便大家觀看,小編使盡九牛二虎之力對PPT進行了重新編排~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春天到了,全國各地的確診病例,也開始慢慢清零。我們對疫情防控的倫理反思不斷深入,對疫情過後的精神文明建設的願景和規劃也逐漸展開。

以下將從這幾個方面進行講解:

□就醫文明建設:給白衣天使以尊榮

□公共文明建設:做有禮有愛的文明人

□網絡文明建設:拒絕謠言和暴力

□社會文明建設:弱有所扶的溫暖社會

□科研文明社會: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人類命運共體的理論與實踐: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生態文明建設: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01 就醫文明建設:給白衣天使以尊榮

2020年首期“道德讲堂”开讲啦

1951年魏巍寫了一篇影響了數代人的報告文學《最可愛的人》,疫情期間,習近平也稱讚醫務人員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確實如此,3月17日41支國家醫療隊返程時,送行海報上的那行“謝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就是對最可愛的人的註解。最可愛的人最應該得到社會的尊重和關懷。前幾天看到抖音上的一個視頻,裡面是一個有著健碩體魄的醫生和一行刺眼的文字:你問我為什麼一個醫生還要這麼健身鍛鍊,當然是為了在醫鬧時保護自己。

問題與反思:

疫情過後,當白衣天使們回到平常的崗位,人們還能把他們作為最可愛的人來尊重和關懷嗎?

我們有信心嗎?

第一,迴歸醫患關係的本質。醫患關係是一種什麼關係,支配關係、契約關係抑或是夥伴關係?其實,疫情中,當重症病人被推進急診室時,我看到的是滑向死亡深淵的病人,而醫生是唯一可以把他拖回這個世界的人,這就是醫患關係的本質,即治病救人的關係。那些所謂的技術上的支配、藥品上的交易、權力上的博弈,不過是落在這種關係上的塵埃,拂去塵埃,看到的是病人對醫生的依賴,在這種依賴關係中,醫生對病人的回應和幫助就是醫生的責任,病人的理解和感恩則是依賴者最起碼的德性。

我讀過一篇“我不敢看醫生的朋友圈……”,琪方只有16歲,她的媽媽和外公都是奮戰在一線的醫生,為了幫媽媽做點什麼,她給患者們寫了一封的鼓勵信:哥們,挺住,我把我的外公還有媽媽都借給你了!大年三十,彭渝馳援武漢,怕家裡人擔心,她謊稱自己在醫院值班。她老公知道後著急地跟她打電話大吵了一架。幾天後,彭渝看到了老公這樣一條微信:“你是我妻,也是戰友。使命在先,盼早日凱旋。”這些故事給我們展現的場景是這樣的,在生死之間,在聽診器的兩端,不再只是醫生和患者,在他們的身後都有一群人,而所有這些人,組成了以病人的生命健康為中心的治病救人的同盟軍。

第二,醫患關係其實包含了複雜多元的社會關係,醫患倫理其實是社會倫理。疫情期間,有地區出臺了為疫情防控做出貢獻的醫生子女加分政策,引起了爭議。我以為,只要程序公正,就沒什麼不公平的,因為這是醫患關係的社會倫理所要求的。

第三,疫情像面鏡子,顯現出醫患關係背後的社會生態。SARS疫情中,醫生同樣是最可愛的人,為啥疫情過後仍然傷醫事件不斷?從道德眼光來看,社會資源尤其是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公是關鍵,一線醫護人員因此成了“背鍋俠”。因此,以預防、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保健為主體的改革,勢在必行,並且必須成功,否則,最可愛的人不過是一句空話。

02 公共文明建設:做有禮有愛的文明人

2020年首期“道德讲堂”开讲啦

鄭州毒王“郭某鵬”出名了,他從鄭州出發,到意大利兜了一圈,途徑北京,回到鄭州,還擠地鐵上了兩天班,最後確診傳染了新冠病毒。他所接觸的所有人都有可能會被感染,因此被隔離。據說,其密切接觸者遍佈11個城市。按道理,郭某去意大利看球,是他的私事,是他的行動自由,但現在這個私事,卻變成了最大的公共事件,因為他的活動涉及到了不特定的多數人的利益。現代社會分化為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兩個領域,人們一方面通過隱私權、自由權等各種權利來明確公私邊界,保護自己的私人生活,但另一方面,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邊界又是模糊和移動的,難以找到一個確定的邊界,特別是在公共危機事件中,原來私人生活的活動都具有了公共的屬性。“郭某鵬”的遊歷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疫情防控凸顯公共文明建設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公共文明建設的重點在於:

第一,行為者要有公共文明意識。公共文明意識主要包括兩點,一是行有所止。所謂行有所止,是指人能意識到行為是有邊界的,這個邊界就是社會規則。規則意識可以說是文明與野蠻的分水嶺。動物活動的邊界由其本能所確定,而人的活動則受到規則的約束,只有人才會自己給自己制定規則來約束自己。二是行有所恥。所謂行有所恥,是指一個文明人在沒有遵守規範的時候,會油然而生一種羞恥感。沒有羞恥感的只能是動物或者野蠻人。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汪勇只是武漢一名普通的快遞小哥,但現在卻成為了“志願者汪勇”,疫情爆發後,他主動組車隊接送金銀潭醫院的醫護人員,幫醫護聯繫到每天幾百上千份的公益供餐,為金銀潭醫院的醫護人員提供了有力的後勤保障。汪勇說,做這些事不為什麼,“就覺得我應該做一點什麼”。志願者汪勇是公共文明的模範,也許我們做不到像汪勇那樣,但我們起碼要做到:在疫情防控期間必須要戴口罩,必須要遵守社區的管控措施,等等。近日有澳籍返京女拒絕隔離,外出跑步還不戴口罩,社區工作人員勸阻時,竟大聲叫嚷:“救命啊!騷擾啊!”我們可以稱其為撒野,這個“野”就是野蠻的意思。

第二,要有公共文明行為。

一是在公共場所,要愛護公共設施;要維持公共衛生;要遵守公共秩序。

二是在公共交往中,要注意文明禮貌,要樂於助人,起碼不能損人利己。

三是在公共參與方面,不但自己要遵守規則,還要勇於監督、檢舉和矯正他人的違法行為,同時,積極參加志願服務活動。

第三,公共文明建設要有制度作為保障。公共文明行為一方面要靠自覺,另一方面也需要法制。這幾年各省市相繼出臺了《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其中設置了鼓勵和禁止的兩類規範,並通過對行為者的獎勵和懲罰的方式來促進公共文明行為。這種懲罰與促進並重的立場與基調,無疑是正確的立法姿態。

03 網絡文明建設:拒絕謠言和暴力

2020年首期“道德讲堂”开讲啦

宅在家裡,就是掛在網上。網絡生活成為現代人的基本生活形態。但網絡謠言和網絡暴力就像另一種病毒在網絡世界中擴散,攪得人心神不寧,甚至造成精神傷害。一部Discovery探索頻道8年前拍攝的紀錄片被翻了出來,這個視頻中,鍾南山兒子鍾惟德接受採訪時,繫了一根愛馬仕皮帶,由此對鍾南山父子的惡意指責便洶湧而來。73歲的李蘭娟,為疫情防控拼命工作,每天睡3小時,卻有謠言稱她推銷兒子旗下公司的藥,攻擊辱罵隨之而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匿名的鍵盤俠往往藉助網絡謠言,以道德為面具,以攻擊性的言論為武器,四處尋獲道德獵物,以逞一時之快,其結果不但傷害了當事人,更汙染了網絡環境。

問題:怎樣才能阻止網絡謠言和暴力的肆虐呢?

觀點:網絡謠言與網絡暴力往往隨影而行,又因此產生了一種衍生的暴力,即任性刪帖,暴力的疊加又進一步惡化了網絡生態。

在虛擬世界裡,與現實生活空間相比:

一是網絡謠言和暴力的參與者是匿名的不特定的網民們,誰是造謠者,誰是施暴者,難以確定。

二是網絡信息傳播具有即時性、擴散性、流變性等特點,網絡謠言和暴力事件一旦發生,就變得難以控制。

三是網絡謠言和暴力的傷害程度有多大、擴散的範圍有多廣、持續的時間有多久,難以預料。

問題:網絡社交中的道德是什麼道德?個人主義或集體主義?

觀點:應該是關係為本的道德,可以叫連帶主義,其基本原則是“以對方為重”,由開放的、多中心的、平等的主體間的網絡關係所決定的,即 “用戶思維”。

要治理網絡謠言和暴力,不但要多下功夫,關鍵是要換思路,要用互聯網的思維,來治互聯網的“病”。

第一,傳播者要有他者思維。網民是掛在網上的存在,先有網,才有“民”。每一個網民都是網絡上的一個紐節,也都是一個傳播中心,他們搜索、收集和傳播各種各樣的信息,並通過各種各樣的關係鏈,向廣闊的網絡世界傳播。可見,要消除網絡謠言和暴力,網民作為傳播者的道德自律極其重要。每個網民,也就是每個傳播者,在你敲下鍵盤時,就要設身處地地理解掛在網上的對方,尊重對方的差異性,並友善地回應對方的需要。

第二,平臺管理。平臺對網絡謠言和暴力的整治責任重大,刪帖就是一種管理責任,但任性刪帖卻演化為另一種暴力。

刪帖的主體有以下三種:

個人刪帖是個人的自由,無可厚非;

網警刪帖是職責,只要依法依規,合乎程序,也無可非議;

平臺刪帖是關鍵,平臺通過“刪帖、封號”,可以及時的切斷網絡謠言的信息來源,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網絡暴力,但在網絡管理的實踐中,卻常常因“刪帖”權力的任性和對事件的定性不清,不但助長了流言和謠言的滋生,還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道德焦慮和不滿情緒。

平臺刪帖首先要確定底線思維,要謹慎運用刪帖的權力。

何為底線?

2013年 “網絡名人社會責任論壇”上,與會者達成七點共識:

一是法律法規底線;

二是社會主義制度底線;

三是國家利益底線;

四是公民合法權益底線;

五是社會公共秩序底線;

六是道德風尚底線;

七是信息真實性底線。

另一方面,有必要在平臺上成立倫理委員會。對於難以判斷其正當性的言論,予以澄清,並將啟動、違法性判斷、告知、發帖人答辯、實施刪帖等相關程序予以細化。總之,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要治理網絡謠言和暴力,也不能使網絡世界成為噤若寒蟬之地。

第三,受眾倫理。網絡上每個人都是傳播者,每個人也都是受眾,網絡謠言和暴力的流行,和受眾的從眾心理也有密切關係。受眾不應該只是信息接受容器和情緒的發洩者,而應該是理性的負責任的行動者。他理應做到:一是不要斷章取義,要儘量在說話人的語境中準確和完整地理解所傳達的信息。二是別心懷惡意,妄自猜測,要善意地進行信息的選擇和判斷。三是別言不由衷,也許你不能保證你所說的是真的,但要保證你是真誠地說的。

04 社會文明建設:弱有所扶的溫暖社會

2020年首期“道德讲堂”开讲啦

疫情面前,更加讓人體會到,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不只是在於你的科技有多發達,經濟有多發展,樓有多高、車有多快,更在於這個社會對待弱者的態度。如果說,動物世界的規則是優勝劣汰,勝者為王,那麼,人類社會之所以區別於動物世界,恰恰在於合作互助,善待弱者。弱者總是那些在特定的社會關係中處於劣勢的人,在現代風險社會里,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這樣的人。

一個好的社會應該是弱有所扶的社會

第一,天災人禍中遭殃的人能過上體面的生活。天災人禍不是弱者的錯,他不應該為此吃上一輩子的苦,更不應該讓後代受累。國家政府有責任兜住社會民生的底線,確保所有公民尤其是弱者都享有基本的生活標準、經濟福利和安全保障。

第二,市場競爭的失敗者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市場經濟的基本邏輯是競爭,競爭的本質是爭利,競爭的法則是優勝劣汰,競爭的結果是社會分化。市場社會里,輸贏各擔,盈虧自負,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但弱者在這裡依然能夠得到傾斜保護,譬如勞動者權益保護法,而失敗者也不應該一敗塗地,這個社會應該讓其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第三,每個弱者都能得到友善的對待。

“一群人如果對彼此的命運漠不關心,在共同生活中不能相互關心,彼此幫助,那麼,就不會有共同體的存在。”因為,任何一個社會共同體,都需要有情感的紐帶,把社會成員連接在一起,這根紐帶就是友愛。這種友愛既表現為鄰里的守望相助,也表現為制度化、組織化和專業化的慈善活動。

05 科研文明建設: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2020年首期“道德讲堂”开讲啦

問題:科學研究的初心是什麼?專家的職責是什麼?論文發表又是為了什麼?

觀點:如何進行疫情防控的現實問題,也是拷問我國科研管理體系和研究倫理所存在的深層問題。質疑引發對科研體制的道德反思。那麼,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可以說是對這些問題的有力回答。

有人把我國當前科研管理和評價體系概括為“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一箇中心是“論文”,兩個基本點“項目”和“職稱”。論文是“硬通貨”,有了論文就可以申請更多項目,就可以更快地職稱晉級。由此,各種論文抄襲,一稿多發,不端行為頻發。可見,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就要破除這樣一種以競爭為基本運行邏輯的績效模式,就要破除一種科研工具主義的觀念,就要破除使科研異化為掙工分的評估制度。

有破當然要有“立”,破後立什麼?

第一,搞科研寫論文應致力於解決當今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基本的、重大的、迫切的問題,而不只是從概念到概念,閉門造車,自娛自樂。

第二,搞科研寫論文的過程是自我超越和自我滿足的過程,其創造性所帶來的內在利益是主要的驅動力,如果只是盯著科研成果所帶來的財富、榮譽和職稱等外在的東西,就不可能做到“板凳寧坐十年冷 文章不寫半句空”。

第三,搞科研寫論文應該遵守誠信、客觀、負責、守法是基本道德要求,杜絕科研不端行為。

06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與實踐: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2020年首期“道德讲堂”开讲啦

武漢疫情,日本的援助讓人感動,但讓人感動的還有他們的捐助詞。譬如,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3月13日,一架載有援助歐洲抗疫物資的中國貨機降落在比利時的列日機場,通關後運往意大利,物資外包裝上寫著《圖蘭朵》一段詠歎調的歌詞和曲譜:“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

池田大作這樣感性地描述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光景:我希望人們不是藉助於經濟的光亮,而是藉助於來自別的角度的光亮來看這個世界。比如說,藉助於音樂的光亮——由它所照亮的世界將會呈現出一副什麼樣的情景呢?藉助於文學的光亮,世界將呈現出什麼樣的面貌呢?再進一步藉助於藝術、宗教、傳統、生活方式以及心態等各種不同的光亮時,可以想像,我們人類70多億人口所棲息的綠色的地球,將會展現出千變萬化的景象。

從生命的角度看,人類社會其實就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全球不同國家、地區、組織及其個體,只有基於共存共生的意識,聯合起來,採取集體行動,才能更好地應對目前面臨的嚴重疫情。

從經濟的眼光看,人類社會已經成為一個現實的利益共同體。世界市場的形成、信息化的交往方式以及隨著科技發展導致的風險社會的產生,促成了全球利益共同體的形成,因此,利益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形態。近日,美國股市有四次熔斷,全球股市也一片哀鳴,就說明了這一點。

人類命運共同體還應該是精神共同體。為什麼我們更喜歡“山河異域,日月同輝”,因為那是日本人說咱們的話,能扣動我們的心絃,我們為什麼要跟意大利人說普契尼的話,因為這樣才能說到別人的心坎裡去。

由於“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而引發的對“武漢加油”的吐槽,似乎說“加油”就沒文化,其實自家人說話直白點通俗點沒什麼,文縐縐的反而矯情。但在國際交往中,用對方的優美語詞表達,則顯出對別家文化的尊重和欣賞,也是對文化多樣性的承認和尊重,只有相互尊重和彼此欣賞的交往和對話,才會有精神上的溝通,心靈上的共鳴。這樣,人和人的聯繫,國家和國家的聯繫,才不侷限在現實利益的層面,而有了精神的超越,才能通過精神紐帶把全世界的人結合在一起,這才是真正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07 生態文明建設: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2020年首期“道德讲堂”开讲啦

新冠病毒源頭也許是穿山甲或蝙蝠等野生動物,但疫情流行的源頭卻在人自身,是人的無節制的經濟活動帶來的環境惡化,環境惡化的結果是疫情流行。可見,“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不只是宅久了對大自然的嚮往,更是人類應該持有的對待大自然的態度。

第一,要詩意地棲居,就要改變對待自然的工具主義態度。林語堂在《中國人》中說,他不敢相信本國的外科醫生,生怕胸腔一打開,持刀者會因思考人肝與豬肝味道有什麼不同而開小差。其實不只中國人,在自然的工具主義態度上,西方人更甚。或者說,它是近代以來人們普遍持有的立場,也是導致生態危機的價值觀根源。所以,要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就要把人和大地看作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共榮。正如張載《西銘》所言: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第二,要詩意地棲居,就要改變社會發展的目的和方式。“發展”不只是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而是對美好生活的追尋,可持續發展是人類活動特別是經濟活動要遵循的基本原則。由此,“獨狼”式的發展是不可取的,因為只有互惠共贏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發展;“寅吃卯糧”的發展是不可取的,因為只有代際共享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發展;“竭澤而漁”的發展是不可取的,因為只有人和自然共生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發展。

第三,要詩意地棲居,就要養成綠色的生活方式。什麼是綠色的生活方式,一句話,就是“手段儉樸,目標豐富”。說的是人的生活價值並不取決於所佔有的外在事物的多少,而是取決於對多元的具有內在價值的美好事物的追求。說白話,不是越富有就越幸福,因為真正美好的東西,如生態、愛情、健康、友誼、親情、審美、信仰等等,恰恰是用錢買不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