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祖国为我打气,我在剑桥、巴黎、佛罗伦萨继续抗疫

在熬过漫长的“冬天”后,深圳的春天来了。香蜜公园的花红柳绿被几场春雨浇醒,莲花山又飘起五颜六色的风筝。戴口罩、测体温、扫二维码……在这些防疫措施的护航下,复工复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疫情以来停摆的生活逐渐回归正常。

当镜头转向海外,这场战疫似乎还陷于胶着状态。截至4月12日,多个国家相继封城,美国死亡人数超两万,英国王子、首相相继“中招”,海外累计确诊人数达1717209人,数字还正在不停攀升。4月8日,武汉解封,意味着防疫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战果。而身处疫情漩涡中的海外华人和留学生,仍在与病毒交锋:他们中有的是在火线抢救生命的“战士”,有的是用笔记录战疫的“战地记者”,有的是用音乐鼓舞士气的“号手”,有的是积极筹备防疫物资的“弹药手”……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战斗。

你在祖国为我打气,我在剑桥、巴黎、佛罗伦萨继续抗疫

疫情影响下的卢浮宫广场空无一人。

在英国“打全场”的华人医生

“同一种灾难剧情用不同的语言看了两遍”。这是在剑桥大学医院就职的医生朱良玮这段时间最真切的体会。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回国,正月初三返英,朱良玮刚好在国内经历了疫情最为险恶的阶段,没想到回英国后,疫情又在欧洲扩散开了。“网上都说中国打上半场,外国打下半场,我是真正的打全场啊”,朱良玮笑着调侃道。

英国的国民医疗体系一直存在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疫情暴发后更是雪上加霜。作为一名心血管外科的手术医生,朱良玮也和很多医生一样,除了平均每周要做10台手术,还兼做门诊医生的工作,根据政府的要求,处于长时间“on call”状态。“不想说自己多辛苦,只是尽力做到自己能做的。”朱良玮说,其实英国每年都会经历一个流感多发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都会承担一定的压力,但医生的工作量最多也不会超过12个小时,护士的工作时间至少增加了30%,是真的辛苦。

朱良玮在门诊工作时共接触到四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在我这里接触到的新冠肺炎病人,都是有着基础病的患者,他们在一开始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来看病的时候也不是奔着新冠肺炎来的。”朱良玮解释道,有基础病的人抵抗力或身体其他器官功能低下,更容易感染病毒或细菌,其实不论是谁,如果这时候好好呆在家里,都会给医生、护士减轻很多压力。在完成白天医院的日常工作后,朱良玮还要负责自己所在同乡会的事情,或为祖国和海外华人群体捐赠物资,或给会员分发或邮寄抗疫物资,或帮生病会员或家属联系中医诊治和西医取药,几乎每天都忙到一两点才能睡。

3月23日起,英国首相宣布英国全国戒严,酒吧、餐馆全部关闭,英国人也过起了“禁足”生活。朱良玮看着街上那些曾经夜夜笙歌的酒吧,如今大门紧闭,感慨道,这在以前是根本不能想象的,因为酒吧是英国人的一切。不过,在这种情况下,酒文化却以另一种方式在继续,“你看看超市货架上的酒被扫荡一空,酒吧去不成,也得在家喝。”

你在祖国为我打气,我在剑桥、巴黎、佛罗伦萨继续抗疫

疫情期间,英国出租车对所有医护人员免费。

回忆这段时间的英国抗疫,朱良玮感触颇深,英国人对医生的尊重给他了很多启示。比如,Costa为全国所有医务人员免费提供咖啡,许多足球俱乐部会为医护人员提供免费足球门票,出租车也是免费的。更令人感动的是,在这段时间,朱良玮所在医院会经常收到剑桥的中餐厅免费提供的中餐,一周好几次。不光能吃到炸鱼、薯条、披萨,还能吃到自己熟悉又爱吃的鱼香茄子、干炒牛河、炒饭,家乡的味道让朱良玮心里觉得暖烘烘的。

你在祖国为我打气,我在剑桥、巴黎、佛罗伦萨继续抗疫

剑桥大学医院医护人员收到中餐厅免费赠送的餐品。

每周四傍晚,英国各城市的市民都会打开窗户自发的为NHS(即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工作人员鼓掌,朱良玮在家里也听得真切。“每周四都能听到掌声,听得我都有点心潮澎湃,这是一件挺让人骄傲的事情。”3月25日,他在自己的朋友圈晒出自己的工作证,并配上这句话:“虽然累但是很值得。”在朱良玮心里,疫情不分国界,既然身在海外,就应该全力以赴。

用报纸和博客记录巴黎的疫情

这已经是黄冠杰在巴黎的第二十年,作为《欧洲时报》总社的采访中心主任,黄冠杰常年在外奔波采访。如今,这位从业多年的记者居然也在家“宅”了三周。这三周,他其实过得并不轻松,不仅要陪孩子学习,抽空做家务,还要完成疫情期间的远程采访、写“隔离日记”,更新腾讯博客,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午夜。“朋友打电话来,倾诉居家的日子有多难熬,在我看来那就是矫情!”黄冠杰说。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世界扩散,黄冠杰所在的《欧洲时报》肩负起了向欧洲和祖国两地读者报道最新疫情的责任。据黄冠杰介绍,《欧洲时报》会在法国、英国等地向当地的华侨华人发行中文版报纸,同时制作中、英、法、德四种语言的网站,供当地外国居民阅读。“为了让国内的读者也能了解国外最真实的状况,我们还利用微信公众号之类的新媒体平台,以满足拥有不同阅读习惯的受众需求。”黄冠杰向记者展示了“欧洲大参”“英伦圈”等公众号,上面既有对欧洲地区当地新闻的编译,也有为法国、英国当地华人提供的医疗信息、社群服务、每日欧美疫情趋势图等。

你在祖国为我打气,我在剑桥、巴黎、佛罗伦萨继续抗疫

隔离在巴黎家中的黄冠杰。

“现在国内某些营销号对外国抗疫状况进行妖魔化,我们这些驻外记者就更应该担起责任,用我们的亲身经历,去呈现不被歪曲的事实。”黄冠杰回忆道,3月初的时候微信群里广泛流传一则新闻,说是一个留学生在巴黎地铁7号线戴口罩因违反《蒙面法》而被警察罚款150欧元,黄冠杰和当地同事立刻展开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法国公共场合戴口罩并不违法,在法的留学生中也并没有被罚款的,如果有,也是冒充警察的不法分子。在这件事被报道澄清后,中国驻法使馆也在其官网上发布通知,提醒在法中国公民警惕不法分子冒充警察等行为。除了用报道辟谣,黄冠杰表示,他们还要将华人抗疫的感人故事记录下来:包括给波尔多医院送餐的湖南小伙、为巴黎急救中心捐赠防护用品的武大校友会、山东同乡…….

然而,由于法国的防疫设备紧缺,民众的防护意识不强,在外采访的时候避免不了乘坐地铁和出入公共场所,这让记者们着实捏了一把汗。因此,黄冠杰与同事们会尽量采用电话采访的方式,如果迫不得已需要去现场的,黄冠杰让手下的记者们少去,能自己去的就自己去。“确实有点担心,但在这种‘全球同此凉热’的大事件面前,记者不来记录,谁来记录?”

除了担任《欧洲时报》的记者,黄冠杰还有另一个身份——“巴黎剑客”,这是他的腾讯“企鹅号”博客笔名。在博客里,他以主观视角记录了蛰居巴黎的所思所想。看到法国卫生部官员每天汇报死亡人数,他很感性地写下一句:“疫情就像一台生命的收割机,在这个寂静的世界里轰鸣。”在他看来,普通人的生活,写作者要体会两次,外面究竟是风是雨,要比别人听得更真切才行。

飘扬在佛罗伦萨上空的中国旋律

“这里是佛罗伦萨中央市场,这条街道曾摆满皮具摊位,而现在却空空如也,两边的商铺也都关了门……”这个季节的佛罗伦萨不冷不热,正是旅游的好时节。圣母百花大教堂前,本该是纷飞的鸽子、互相拍照的游人,而在中国留学生马啸的vlog中,这里却空无一人,救护车的笛声成为新的城市噪音,疫情下的佛罗伦萨俨然一座空城。

你在祖国为我打气,我在剑桥、巴黎、佛罗伦萨继续抗疫

封城后佛罗伦萨空空如也的街道。

然而,生性浪漫的意大利人最懂得在艰难的日子里为自己开解。在罗马市长的呼吁下,意大利各个城市的民众开始自发组织“阳台音乐会”,让小小的阳台成为露天舞台,用这种方式串联起孤独的个体。马啸在网络上看到许多意大利的音乐家、歌剧演员轮番在“露天舞台”表演《一步之遥》《你眼中的蓝》等经典曲目,就读于佛罗伦萨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的他也动了心思,想加入其中,用小提琴演奏的中国旋律鼓励“宅”在家中的意大利邻居。

3月21日,傍晚的老城区,一栋栋黄白相间的矮楼在夕阳下昏昏欲睡,马啸用一曲《我和我的祖国》划破了这份寂静。琴弦在初春露天的环境中有点冰冷,没有观众席也没有舞台,琴声在空旷的城市荡漾。“其实那天非常紧张,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演奏的又是祖国的歌曲,可能根本无法为本地人带来共鸣,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人回应。”

你在祖国为我打气,我在剑桥、巴黎、佛罗伦萨继续抗疫

在阳台上拉小提琴的马啸。

音乐是无国界的。当马啸回看自己录制的视频,他发现,在自己演奏过程中,有好几户人家推开窗子,探出头来聆听他的音乐,还有人举起手机想要把他的演奏录下来。一曲作罢,掌声从四面八方飘来,马啸作为一个演奏者,也收获了属于他的“Bravo”。此外,当马啸将这段视频上传至网络,也收获了众多国内网友的暖心评论:“听到热泪盈眶”“从异国他乡传来熟悉的旋律真动人”……马啸觉得,这既是一种治愈他人的方式,也是一种自我疗愈的良药。

这段时间,意大利经历了最艰难的一个月。“光是我了解到的,这里就有三名医生因为疫情的压力太大而自杀。”意大利人生性热情似火,却选择自杀这种极端方式,让马啸感到十分震惊。“很多人都说意大利为什么不直接向中国‘抄作业’,但我觉得两个国家的国情是不一样的。”马啸看到,这个国家为减少人们出行,已勒令公共场所、商铺关门,市民出行则必须携带一份“自我声明”,除政府允许的“必须理由”以外不得出门。“意大利是除中国以外抗疫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相信意大利一定能打赢这场仗。”马啸说。

坚持更新“抗疫生活”Vlog的马啸已经不知不觉拥有25万粉丝,基于这样的粉丝基础,马啸和意大利的华人博主们一起联合制作了视频“‘意’起抗疫,祖国放心”。在视频中,43位年轻的意大利华人分别叙述了自己在海外的状态:“我们现在这里一切都好,不用担心”“我每天都坚持居家隔离,物资充足”“我现在每天都在家认真工作,认真打游戏,认真想我的每一个朋友”……这些年轻人想通过这种方式向祖国传达乐观的态度,同时也让远在大洋彼岸的亲人们放心。

每天早上,马啸都会打开窗子,像往常一样期待着“阳台音乐会”,等待浪漫的旋律唤醒沉睡的城市,也等待佛罗伦萨做回之前那个阳光明媚的“百花之城”。马啸坦言,自己曾经很讨厌嘈杂的佛罗伦萨,但现在才知道,那才是她最美的样子。

一个深圳“原住民”的英国战疫故事

在深圳,很少有人用“原住民”介绍自己,但邱帆总是强调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深圳“原住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深圳。“我在深圳上幼儿园、上小学,一直到中学……深圳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

三十年前,邱帆从深圳来到英国,与同样来自深圳的老乡一起读书、经商。2016年,他们正式成立“英国深圳商会”,邱帆成为商会会长。庚子年春,国内疫情时刻牵动着每位海外华侨华人的心,整个春节期间,身在英国的邱帆以及其他商会成员都在奔忙,为采购防疫物资费尽心思。在邱帆的呼吁下,英国华侨企业及爱国人士纷纷加入,商会则通过各种渠道为疫情防控募集了大量物资。截至目前,商会已订购了价值34万元人民币的物资,陆续发往有需要的机构和医院。“采购的时候,口罩贵一些,但我们必须保证口罩的质量。”三月初,邱帆所在的英国深圳商会和兄弟商会还为深圳捐赠了3000个医用口罩和800套防护服。

你在祖国为我打气,我在剑桥、巴黎、佛罗伦萨继续抗疫

深圳红十字会接收英国深圳商会及兄弟商会捐赠的物资。

当疫情在英国扩散,东西方在“口罩”问题上仍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这让邱帆有些揪心。“我这个年纪,经历过SARS,知道口罩肯定是必须的。”邱帆向英国的两家医疗机构提供了口罩和物资,但英国仍有许多人不愿意戴口罩。偶尔看到那些需要口罩的人,邱帆也会忍不住施以援手:“今天我还看到我邻居,出去的时候没有戴口罩,仅仅用衣服遮挡自己的脸。可他本身就属于高危人群,有基础病,我就赶紧拿了二十个口罩给他。”

你在祖国为我打气,我在剑桥、巴黎、佛罗伦萨继续抗疫

武汉狮城名居社区收到英国深圳商会的捐赠的口罩。

“祖国有事,我们一定义不容辞地援助。如果是我们这边有事,也会尽量不给祖国添麻烦,会积极进行自救。”邱帆发现,在英国,许多留学生们无法回国,让国内的家长们十分担心。英国深圳商会将五十多个来自深圳、广州等地的留学生集合起来,建立了微信群,为这些孩子提供医疗信息,做好心理疏导。同时,商会中五名来自深圳的中医师还组成了“抗疫互助医疗小组”,在当地医护人员和物资短缺的情况下,用中药为二十多位确诊和疑似患者提供治疗,同时为华人提供医疗方面的咨询和问诊。最近,医疗小组用中药将一名确诊的英国老人从死亡边缘拉回,老人在病情好转后,特意写信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这里是我那里是你,世界没有距离,那里有你这里有我,血脉连在一起。”这是商会副会长江礼为战疫创作的歌曲《有你有我》中的一句歌词,唱出了邱帆的心声,也唱出了所有海外华人的心声。疫情暴发以来,许多海外华人生活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夹缝中,不仅要应对疫情,还要应对误解和非议。但疫情没有国界,战疫不分你我。就像歌词里唱的,“世界没有距离”“血脉连在一起”,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同胞都一样牵挂着祖国、牵挂着彼此,心和心一起跳动,就没有不可逾越的冬天。

记者:魏鼎 刘红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