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巨獸:身高達3米,體重超540公斤的“步氏巨猿”

在1935年一位德國年輕學者孔尼華來到中國,他打算去亞洲東部地區找尋爪哇直立人和北京直立人的化石,但他在中國發現一個找化石的好方法:去藥鋪裡買“龍骨”,沒過多久,孔尼華就在香港的藥鋪裡買到了幾顆巨大的靈長類動物的牙齒,並將其命名為“步氏巨猿”,以紀念“北京人”的命名者:早已離世的加拿大學者

步達生Davidson Black(當時中國同行起的名字)。

孔尼華髮現這些牙齒比人類牙齒大得多,但和人齒有許多相似的特徵,此時孔尼華在周口店的德國同胞魏敦瑞提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觀點:巨猿其實是“巨大的人”,北京人和現代人類都是這些“巨人”的後代。魏敦瑞的依據是因為“北京人”的頭骨非常厚實,骨壁厚度是現代人頭骨的2到3倍。雖然後期推翻了這一觀點,但是“北京人”頭骨為什麼這麼厚至今都是未解之謎。

史前巨獸:身高達3米,體重超540公斤的“步氏巨猿”

巨猿牙齒和下頜骨

在1950年之後,中國廣西,湖北,四川以及越南境內發現了大量步氏巨猿化石,僅在廣西柳城縣的一個山洞中就發現了1076枚牙齒,其中最大的一件下頜骨有現代人下頜骨的3倍大!

1968年在印度北部又發現了另一種巨猿化石,體型比步氏巨猿要小得多,但生存年代更古老。令人遺憾的是,至今發現的巨猿化石只有1000多顆牙齒和6個下頜骨(兩種巨猿各三個)。

史前巨獸:身高達3米,體重超540公斤的“步氏巨猿”

西瓦古猿

步氏巨猿的祖先很可能是史前亞洲的西瓦古猿,與今天的紅猩猩是“堂兄弟”,屬於猿類,和人類關係不大。雖然只有牙齒和下頜骨化石,但古生物學是一門“從局部推測整體”的學科,古生物學家可以從牙齒特徵復原出頭骨,再復原出整個軀體骨架,最後附上皮肉,毛髮。

史前巨獸:身高達3米,體重超540公斤的“步氏巨猿”

拉塞爾-肖漢和巨猿模型

在1990年初,美國學者拉塞爾-肖漢和其團隊,就按照這種方法制作出了步氏巨猿模型。他們首先參考了今天各種猩猩的頭骨比例,從牙齒,下頜的尺寸推測出巨猿頭骨的大小,以大猩猩和史前的奧氏獅尾狒為標準,並參考了紅猩猩的稀疏長毛,還考慮到巨猿的大下巴可能過於發達,因而把巨猿的頭身比例定為1比6.5,我們人類是1比7。

史前巨獸:身高達3米,體重超540公斤的“步氏巨猿”

巨猿和猩猩,人類

最終,一個高達3米,體重超過540公斤的雄性“金剛”誕生了,要知道野生雄性大猩猩的身高不過1米8左右,最重也只有280公斤。

史前巨獸:身高達3米,體重超540公斤的“步氏巨猿”

婆羅洲猩猩

巨猿的生活方式,可能接近今天亞洲最大的猿類——婆羅洲猩猩,它們主要在地面活動,雄性體重有100公斤。

史前巨獸:身高達3米,體重超540公斤的“步氏巨猿”

海盜船長Gutt

在動畫電影《冰河世紀4》中的海盜船長Gutt就是以步氏巨猿為原型的,雖然樣子有點像大猩猩,但沒有大猩猩的犬齒,一嘴的大板牙。

今天的大猩猩是靈長類中的頭號素食者,而步氏巨猿的牙齒比大猩猩的牙齒更加粗大厚實,且磨損和齲齒更嚴重,這表明它們主要取食堅韌,高糖,高纖維的植物,這些巨猿生活在茂密的亞熱帶和熱帶森林中,由於身軀沉重,成年巨猿的行走方式類似大猩猩,用手指和後腳掌共同支撐巨大的身軀,只能偶爾直立起身子。

在進化中,巨猿呈現了明顯的大型化趨勢,距今630萬年前的巨猿只有步氏巨猿的一半大。而距今100萬年的巨猿也比距今30萬年的步氏巨猿小一些,正當巨猿體型越來越大時,卻離滅絕越來越近了。

那麼步氏巨猿又是如何滅絕的呢?

一般而言,大型動物的食量大,繁殖慢,不太能適應環境變化,在步氏巨猿的生存末期,正是北半球氣候劇烈動盪的階段,科學家發現巨猿牙齒化石呈現出了發育不良的跡象,這極有可能是飢餓或是疾病所致,而在距今100多萬年前進入東亞的直立人很可能成為巨猿的有力競爭者,加速了它們的滅絕。步氏巨猿在距今約10萬年前滅絕,它們和我們人類祖先共同生活了幾十萬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