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伯倫《先知》:這是我思考1000年的書,愛、美與生命是我的主題

在《明星大偵探》第五季第八案《X學校“殺人”事件》中,那些渴望擁有完美繼承人的富豪,利用克隆技術複製了一模一樣的“完美小孩”,而另一位則會進入永久的休眠。

他們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精心設計著孩子的成長,卻也讓孩子失去了他們原本的人生。

紀伯倫《先知》:這是我思考1000年的書,愛、美與生命是我的主題

《明星大偵探》第五季截圖

關於這種家庭教育關係,節目中出現的詩歌《論孩子》,給出了最好的解釋。

你們的孩子,並不是你們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自身渴求所得的兒女。

他們藉由你們而來,卻不源於你們;

他們伴隨你們左右,卻不屬於你們。

……

這首《論孩子》出自紀伯倫的散文詩選《先知》,由果麥文化出品,囊括了小聖經《先知》、智慧箴言《沙與沫》和16封書信 ,附有18副作者親筆插畫,展現紀伯倫式的浪漫主義和象徵主義色彩。

《先知》以第一人稱“我”作為主人公,直接抒發觀點,就像一位博學的“先知”在對世人進行諄諄教誨。這就使得紀伯倫本人的“先知”詩人形象,與《先知》中所呈現出來的作為敘述者“我”的“先知”形象融合在一起。

書中的“先知”言論,實際上也就是紀伯倫本人想要表達的“先知”哲學:在“神聖”失落的現代社會中,重新樹立“生命神聖”的信仰, 建構“愛、美與生命”的美好願望。

紀伯倫《先知》:這是我思考1000年的書,愛、美與生命是我的主題

紀伯倫《先知》

1、“先知”意識的形成:內心富足是基礎,他人肯定是動力

“先知”,原指具有“先知先覺”能力的人,在《聖經》中被認為是神的代言人,規定懲罰,進行教化,勸人補贖等。

在紀伯倫《先知》中,穆斯塔法就是一個“先知"形象,傳達神的智慧,教育眾人如何面對生死、婚姻、善惡等。

而紀伯倫的“先知”身份,早在童年時期就已經深藏於潛在意識之中了。

1883年,紀伯倫出生在黎巴嫩的一個偏僻山村——卜舍裡。他的家庭並不是那麼幸福,母親卡米拉是二婚嫁給了紀伯倫的父親伊薩克·哈利勒,兩人還經常吵架。

為了躲避父母無休止的爭吵,紀伯倫選擇在大自然中尋求慰藉,在這片小山村中尋找精神庇護。

卜舍里美麗的風光,如同那山頂白雪一樣始終閃爍著神聖的光輝。

我有我的黎巴嫩,我只滿足於它淨潔無瑕。

在紀伯倫的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黎巴嫩的美麗風光、動人故事等等。紀伯倫從黎巴嫩的獨特風情中汲取力量,體會神聖之美,由此,“先知”意識萌芽。

紀伯倫《先知》:這是我思考1000年的書,愛、美與生命是我的主題

1895年,母親卡米拉帶著孩子們離開了小山村,開啟了美國的生活篇章。但他們的生活依然很困難,剛開始靠沿街兜售商品,後來開了一家小乾貨店勉強維持生活。

而12歲的紀伯倫也在這裡遇上了他生命中極為重要的三個貴人,加強了他的“先知”意識

第一位貴人是波士頓先鋒派藝術的支持者雷德·霍蘭德·戴伊,他非常欣賞紀伯倫在文學和繪畫上的天賦,帶領紀伯倫進入波士頓的文化圈。來自外界名望之士的肯定,讓紀伯倫在貧困生活中又找回了自信,認為自己是東方文學的天才,堅定了“先知”意識。

第二位貴人是約瑟芬,與紀伯倫談過一段短暫的戀愛。約瑟芬經常稱紀伯倫為“我(可憐)的先知"、“我的天才”,營造了紀伯倫“東方先知”的浪漫因素。

第三位貴人是瑪麗,是紀伯倫攜手一生的好朋友。她不僅給予紀伯倫物質上的幫助,還堅信“他是命定的天才”,在精神上支持他、鼓勵他,為紀伯倫踐行“先知”意識起到巨大作用。

從最初紀伯倫內心“先知”意識的萌芽,到三位貴人對他的“先知”身份予以肯定,對“先知”意識進行鼓勵,讓紀伯倫感受到了內心世界的富足和外界的愛與美好,讓他在西方社會樹立了東方文學的自信,也推動了“先知”文學創作。

紀伯倫《先知》:這是我思考1000年的書,愛、美與生命是我的主題

2、“先知”意識的核心:愛、美與生命

20世紀初至今,一直存在著一場盛大而奇妙的文學現象“紀伯倫風暴”。甘地、披頭士、冰心等人都深受其影響,把他的作品視為人生經典、心靈解藥。

紀伯倫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出眾, “先知”形象也能夠讓大眾廣泛接受,除了在形式上與《聖經》同樣表現出神聖性之外,還因為“先知”形象蘊涵著獨特的哲學內涵:

愛、美與生命

紀伯倫在《大地之神》中,通過三位神對生命神聖性的質疑,解釋了“什麼是愛”,揭示了“愛”的神聖性;又在《論愛》一文中,說明了“如何去愛”。

除了自身,愛不給予;除了自給,愛不索取。

愛不佔有,也不被佔有;因為愛之於愛,便已足夠。

這段話也很好地說明了開頭所提到的父母對孩子的愛與教育問題,父母與孩子分別是都屬於自己的個體,雙方都是自由的,父母不應該以愛之名,去“佔有”孩子的思想與人生選擇,更多的應該是尊重與愛護。

紀伯倫《先知》:這是我思考1000年的書,愛、美與生命是我的主題

在《論美》一文中,紀伯倫從不同的人對美的言說中,透露出美才是人類應該遵循的最大原則,是這個世界永恆的存在。

當生命揭開面紗,露出聖潔的容光,美就是生命。

而你們既是生命,也是面紗。

美是永恆,凝視鏡中自己的容顏。

而你們既是永恆,也是鏡子。

在《論死亡》一文中,紀伯倫提出了東方人對於生死的看法。生與死是生命中不可調和的一對矛盾,它們形影不離,只是從不同層面來彰顯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生是生命的動態體現,而死則是生命另一種意義上的顯現。

如果你們真想洞悉死之靈魂,那就向生之肉體敞開你的心扉。

因為生與死本是一體,正如河海本是同源。

從本質上來看,紀伯倫所關注的“生與死”,表現為肉體的死亡與靈魂的永生。當肉體存在時,靈魂會受到物質的羈絆與束縛;當肉體死亡時,世俗的枷鎖從此消褪,而靈魂得以獲得自由,實現“永恆”的意義 。

通讀全書,出現最多的字眼就是“愛、美與生命”,這也是紀伯倫 “先知”意識的核心。就像紀伯倫在《論教育》中說的那樣,智慧是不能傳遞的,能夠傳遞的是忠誠和仁愛。以愛與美為支撐的生命才是有價值的,“愛、美與生命”是實現救贖的根本,也是最強大的心靈力量。

紀伯倫《先知》:這是我思考1000年的書,愛、美與生命是我的主題

3、“先知”情懷對現代社會的啟示

愛與美、靈與肉構成天才詩人紀伯倫長久的主題,被視為是這個世界永恆的力量和存在的根據。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它都是人類永遠也規避不了的問題,。

紀伯倫強調的“愛”的屬性,與泰戈爾的觀點一致,都認為“愛不是佔有,也不是被佔有,愛只能在愛中滿足”,強調愛的無私與奉獻

就像《圍城》裡的孫嘉柔,故作溫柔、費盡心思地接近方鴻漸,婚後卻把這份“愛”轉變為極強的控制慾,就連方鴻漸的工作去留、回家次數都要加以干涉。當愛只剩下佔有與被佔有的關係,這份婚姻也就走到了盡頭。

反觀《圍城》之外的作者錢鍾書與妻子楊絳,總是相互包容,相互扶持,為對方著想,迎來一段甜蜜的愛情與幸福的婚姻生活。

紀伯倫《先知》:這是我思考1000年的書,愛、美與生命是我的主題

《圍城》截圖

而紀伯倫眼中的“美”不是一種具象事物,人們提到的“仁愛和溫柔,非凡、可畏之事物”等,都只是“美”的表現形式,是人們的內心需求。

他所強調的是看待“美”的方式,這種“美”應該是來自靈魂深處超越自我的精神快感,超越耳濡目染的視聽感受,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而這種精神永恆。

正如我們常說的“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好品德,“助人”是“美”的一種表現形式,“為樂”則是“美”的精神體現,它不僅僅是得到幫助的人心裡感到快樂,還有施助者內心的充實感,以及這種精神感染他人所帶來的更多的“助人為樂”,這是加倍的“美”。

紀伯倫《先知》:這是我思考1000年的書,愛、美與生命是我的主題

在“美與生命”的關係中,紀伯倫還說:

當你抵達生命的中心,你會在萬物之中發現美。

當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奧秘,你就會期待死亡,因為它不過是生命的又一個奧秘。

生命關乎生與死、靈與肉的轉換關係,死去的是肉身,留存下來的是靈魂,而生命的這種光彩本身就是一種“美”。

正如臧克家在《有的人》中所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有的人肉體依然存活,但缺少靈魂,彷彿死去一般;有的人肉體死去,但精神永存。

紀伯倫強調的“生命永恆”,主要是指生命精神永恆,告訴我們的不是貪圖享樂,而是敬畏生命。

我們在《先知》中得知“先知”形象和“先知”意識的形成,領會“先知”意識的核心:愛、美與生命,讓靈魂得到安慰和洗禮,並從中感受到“先知”一樣的情懷。

紀伯倫《先知》:這是我思考1000年的書,愛、美與生命是我的主題

紀伯倫說:這是我思考了1000年的書。

他完成了他對這個世界的思索,表達了他對這個世界的愛。或許在下一個1000年,紀伯倫的“先知”意識依然熠熠生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