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肯不僅是偉大的大前鋒,更是NBA中的高材生

同那些大老粗不同,鄧肯擁有心理學碩士學位,是不折不扣的高材生。為了完成學業他錯過了兩屆選秀,直到97年才以狀元身份加入NBA,因為完成大學學業是他母親的臨終遺願。

雖然加入NBA稍晚,但大學舞臺給了他更多鍛鍊的機會,讓他把球技打磨的更精湛。在大學聯賽中他成為首屈一指的巨星,同NBA的球星交手也不落下風。有了紮實的功底,使他進入NBA的第一個賽季就拿到場均21.1分11.9籃板2.7助攻2.5蓋帽的驕人數據,成了馬刺隊的中流砥柱。

鄧肯不僅是偉大的大前鋒,更是NBA中的高材生

意氣風發的選秀狀元

打出好數據,成為球隊核心,籤一份大合同,做廣告代言,是球員既定的道路,總冠軍固然重要,賺錢同樣重要。或許是因為鄧肯沒有出身於貧民窟,沒有苦難的童年,且受過高等教育,他對金錢沒有過分的渴望,差不多就行,對名聲大小也不在意,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比賽上。縱觀他的整個職業生涯,所爆出的新聞全都跟賽場有關,沒有任何的花邊八卦,沒有絲毫商業炒作,哪個娛樂記者要是蹲守鄧肯估計都得餓死。

波波維奇讓鄧肯當球隊的老大,鄧肯說他只想做個球員,做個戰術執行者,對老大沒興趣。波波維奇告訴他,如果想讓球隊取得勝利,他必須得這麼做。老謀深算的波波維奇很瞭解鄧肯,數據、金錢都打動不了鄧肯,只有勝利才能吸引他。果然,鄧肯中招了。為了勝利,他願意嘗試。

鄧肯不僅是偉大的大前鋒,更是NBA中的高材生

一日為師徒,今生為師徒

鄧肯是幸運的,因為他選擇了馬刺。馬刺是幸運的,因為他們選擇了鄧肯。球隊建立核心,要麼自己培養新秀,要麼花錢引進成品。引進成品的價錢可不菲,何況人家還未必肯來,來了也未必能達到預期作用,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例子可屢見不鮮,還是培養新秀這種經濟實惠的手段更接地氣。

鄧肯不僅是偉大的大前鋒,更是NBA中的高材生

一不留神,陪你走過二十年

鄧肯加盟之際,原核心大衛·羅賓遜已處於生涯末期,重建不可避免。波波維奇身為球隊總經理越俎代庖幹起了教練,2001年招來法國小夥託尼·帕克,2002年收入馬努·吉諾比利,重建藍圖基本成型。當初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組合一聚就是二十年。

有很多球隊都是在戰績如火如荼、蒸蒸日上時急轉直下、墜入冰窟,還會伴隨著各種球員同管理層、同教練或是同隊友不睦的傳聞。而馬刺從來都在這些輿論漩渦之外,他們的球隊始終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而鄧肯功不可沒。

學過心理學的鄧肯情商極高,他沒有因自己是巨星,是球隊老大而變得私慾膨脹、不可一世,沒有因教練的責罵、隊友的失誤而頂撞教練、刁難隊友,他沒有任何架子,永遠平易近人。

他會耐心的聽完教練的咆哮,會替教練為隊友講解戰術,會積極的鼓勵隊友不要氣餒,時不時的跟大家開個小玩笑,不僅為隊友樹立了無論什麼身價都要完全服從教練的榜樣,還成為了隊友心目中值得信賴、能夠依靠的真正大哥。有時他還會在賽場上為對手加油鼓勁、傳授技巧,不僅在實力上,而且在心理上完全的征服對方。

馬刺的球隊管理也做的無可挑剔,他們一視同仁,不會因你是球星而給予特殊待遇,即便是不知名的小球員也會得到應有的尊重。馬刺的進攻雷霆萬鈞,馬刺的防守固若金湯,是因為他們表裡如一,行為上服從命令、頑強拼搏,精神上互敬互愛、團結一致,正是這種家一般的氛圍維繫了GDP組合十五年,讓馬刺在聯盟笑傲了二十年。

鄧肯不僅是偉大的大前鋒,更是NBA中的高材生

兄弟常在,激情不改

相比而言,大個子球員很難打出觀賞性籃球。小個球員之所以打的好看,無非是變速、變向快,彈跳高,飛來飛去讓人賞心悅目。或者具有精準的遠投能力,百發百中讓人心曠神怡。如艾弗森的突出重圍,科比的空中變化,卡特的一飛沖天,庫裡的奪命三分。不過小個子球員的巔峰期相對短暫,頻繁的加速、起跳讓他們重病纏身,隨著年紀的增長逐漸被邊緣化。

鄧肯的打法簡單有效,實用性強,雖然缺少些觀賞性,但他的職業生涯並沒有太嚴重的傷病,既得益於他穩健的打法,也要感謝教練波波維奇合理的戰術安排,馬刺的輪休制度可是讓很多球星羨慕的。即便到了生涯末期,鄧肯依然保持著良好的競技狀態,得分經常上雙,防守依然可靠。

如果你喜歡他,可能沒有理由。如果你討厭他,你很難找到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