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早恋?谨防“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看《小欢喜》如何破招

发现早恋?谨防“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看《小欢喜》如何破招

早恋这个问题还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难题,老师和家长们更是想出各种办法“围追堵截”。我至今记得高中时,年级主任每天提着手电筒到学校的操场和篮球场抓“早恋”,听说抓到第一句话永远是“你在干什么”,接着就是通报给班主任请家长。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都是听来的,毕竟我是个乖乖女,哈哈)

我不太喜欢用早恋这个词儿,十四五岁情窦初开、少男少女暗生情愫太正常了。在古代十四五岁就已经谈婚论嫁了,怎么到了现代就成早恋了呢。

一用到这个词儿,就感觉是个贬义词似的,其实只不过是作为人类再正常不过的情感了。

发现早恋?谨防“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看《小欢喜》如何破招

学生时期的恋爱是最美好的

最近《小欢喜》热映,好久不看剧的我也跟着追了一把。

剧中不管是方一凡对女神的热情还是和英子的青梅竹马之情,都不禁让人感叹青春真美好。

看到方一凡面对女神时竭尽所能表现自己、殷勤不断的时候,是不是也似乎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看到方一凡见不了英子哭受不了英子受委屈,是不是想起自己也曾如此在乎一个人的感受。

而这些校园里最真挚的情感一旦进入社会,或多或少都发生了改变。

回首往事时也只剩一声叹息:年轻真好。

发现早恋?谨防“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看《小欢喜》如何破招

早恋不能逼,谨防“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说了这么多的美好,可是大部分家长都还是会担心孩子过早的恋爱。毕竟十几岁的孩子自控力比较差,很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或者影响学业。

但如果父母横加干涉、一味阻止,对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来说反而适得其反。

这就要从“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说起了。

发现早恋?谨防“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看《小欢喜》如何破招

1、什么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一对陷入爱河的少男少女由于两家是世仇,被父母极力阻挠,面对家庭的反对两人反而越爱越深,无比痛苦的两人最终选择用殉情的方式永远在一起。

这种父母干涉越多,恋人们之间爱的越坚定的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之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如果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面对一段不被父母认可、甚至被反对的恋情时,心里一方面是彷徨的痛苦的,另一方面父母的反对会像一个无形的推手将这种得不到的爱越推越深。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能力,尤其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已经不想再受到各种束缚,却还具备掌控一切的能力。这种时候,面对父母的横加干涉,反而引起孩子的叛逆心,觉得自己的主观意志受到了挑战。本能会让他选择捍卫,不论用什么方法都要死死捍卫住内心的坚持。

发现早恋?谨防“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看《小欢喜》如何破招

2、父母没有策略的横加干涉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看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还不能明白其中的后果吗?

虽然它只是个故事,虽然这是莎士比亚在宣扬爱情的伟大。可现实是,每一个步入婚姻的成年人都很清楚,在情感这件事上两情相悦大概是最简单的了,真正的恋爱、长时间的相处、琐碎的婚姻生活才是真正考验情感的时候。

可是这些道理也都是成年人经历了少年的懵懂与冲动、经历了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与想象、经历了无数的争吵和一地鸡毛之后才得到的真知。

发现早恋?谨防“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看《小欢喜》如何破招

《小欢喜》关于早恋的剧情特别有意思:

文洁和宋倩发现方一凡和英子在小区的电梯间抱在一起,顿时大乱。随后宋倩又发现俩孩子共用一根吸管喝同一杯奶茶,这下老母亲气的要炸了。两边父母赶紧在一起商量,情急之下他们决定偷看孩子手机来确定他们是不是在早恋。结果还真被方圆和文洁发现了俩孩子的微信聊天记录,上面写了880、770之类的网络用语,上网一查,不得了了!是抱抱你、亲亲你的意思,这下双方家长认定俩人在谈恋爱呢!实锤了!

发现早恋?谨防“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看《小欢喜》如何破招

发现早恋?谨防“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看《小欢喜》如何破招

发现早恋?谨防“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看《小欢喜》如何破招

四个大人准备当面对峙,趁着孩子第二天还没上学的功夫开始“严刑逼供”。一凡说是英子最近心情不好,所以在用学校新教的“拥抱疗法”帮助英子,俩人都只是把对方当哥们儿。尽管如此大人们还是不信,气急败坏的方一凡只能说,你们非说我们谈恋爱是吧!那我就谈给你们看!英子也跟着附和着一呲溜就跳到了方一凡身上。

发现早恋?谨防“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看《小欢喜》如何破招

虽然剧情还没结束,但这个场景已经特别真实的描绘了大部分家长面对孩子早恋的反应。他们按照成年人的逻辑来推断孩子们,结果在没弄清楚具体情况的时候就给两个孩子戴上“早恋”的帽子,这让正出于青春期的他们愈加反感。

发现“早恋”苗头,怎么做才对?

1、听听孩子怎么说,并且相信他们

在《小欢喜》中,面对两个孩子关于“早恋”的解释,双方父母的态度截然不同。

一直对儿子比较包容、关爱的方家父母基于对儿子的了解选择相信儿子;而一直要求严格、望女成凤的宋倩却不太相信自己的女儿,虽然女儿一直乖巧懂事还是数一数二的学霸,却依然担心女儿会误入歧途、影响高考,要求英子不要再和方一凡往来。

发现早恋?谨防“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看《小欢喜》如何破招

其实剧中方家的教育理念我一直比较认可,是一个相对民主、轻松的氛围,孩子可以和父母聊天、拥抱。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方一凡虽然比较皮但却是一个懂事、热心的暖男。

如果父母在发现这小苗头的时候,能克制住心中那些作为家长的专制,听听孩子的说法,也相信他们,给予他们很多的爱,孩子们能生活的很轻松,平稳度过青春期。

自己养的孩子,难道还不清楚他们的习性和为人吗?如果一个平时一直乖巧的孩子,只是因为一点点的苗头就被父母无情的扣上“早恋”的帽子,孩子该有多委屈?

发现早恋?谨防“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看《小欢喜》如何破招

2、让孩子明白父母可以理解他们的情感

在家长知道孩子的早恋行为后,最忌讳的就是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棍棒。

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也年轻过,特别能理解校园时期这些懵懂的感情,并且要表示支持,这说明孩子们拥有爱的能力,这说明他/她是一个特别温暖有爱的孩子。

当孩子知道父母不是责怪时,可以多了解一些两人相处的细节:

对方是不是同班同学?成绩怎么样?平时都聊些什么?怎么相处的?发展到什么阶段?

了解到孩子之间相处的细节后,有利于下一步的引导。

发现早恋?谨防“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看《小欢喜》如何破招

及时进行正面引导

了解了孩子们相处的细节,接下来就应该针对此事给孩子进行正面引导。

1、如果孩子没有谈恋爱,只是特别好的朋友或者互相爱慕但并没有恋爱,其实都没什么,只是正常的情感诉求。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们,他们应该互相督促努力学习,一起努力考上好大学,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时候的他们会更加优秀,更加值得对方的欣赏和喜欢。

2、如果孩子真的恋爱了,父母也不要急于阻止,而是告诉孩子:父母能够理解他们的行为,也知道他们长大了,但是一个人成熟和长大的真正标志是:学会克制。能够克制住眼前的欲望,能够克制现在的情感,因为他们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完成----能有一份出色的学业。

发现早恋?谨防“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看《小欢喜》如何破招

3、养育女孩儿的家庭,父母应该适时的提醒女儿不管是否恋爱都应该保护好自己,不能让自己的身体或心灵受到创伤,爱自己的女孩儿才会有更多人来爱。父母也应该尽量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让她在一个充满爱和安全感的家庭中成长。缺爱是大多数失足少女的共同特征。

4、养育男孩儿的家庭,看看《小欢喜》中方家是怎么处理的吧。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家是男孩就觉得反正是男孩不吃亏,相反他们通过这件事希望能培养儿子的责任感,告诉儿子如果有一天恋爱,一定要尊重和保护对方。

方一凡又是怎么回复的呢?

你看,你平时对我妈又保护又爱护,又给她做饭这个那个的,言传身教我都看在眼里。

发现早恋?谨防“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看《小欢喜》如何破招

可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点不错,其实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无不受着父母的影响。

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

所以,发现问题时别急着吼孩子,先反思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