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延期,你的焦慮升級了嗎?

一、教育要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視野

某教育工作者:現在學生的壓力很大,如何給今年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進行減壓工作?

孫新蘭博士:這確實是個家長和教育機構都很關注的問題。教育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面對教育的事件,我們不要看那個點,你的視野、格局、著力點,是百年樹人,我們的教育貫穿孩子的未來,貫穿我們的文化,貫穿我們一個民族。

某教育工作者:當然是這麼說的,但是當前的現狀,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是怎麼給學生減壓。

孫新蘭博士:我們不是普通家長,我們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孩子。

先是視野的問題。記得在90年代,我們一群心理學博士研究生,主動去上海的重點中學,想免費給高考的學生做一些減壓活動,被學校拒絕,校長說要給孩子加壓,說孩子們要衝刺,要拼搏。

現在,所有人都意識到需要給孩子減壓。時代已不同了,二十年來,孩子的承受力到了極限,來到很脆弱的邊緣,出問題的孩子太多了。為什麼教育一直在做減壓、減負的工作?其實意味著孩子在教育上,因為價值觀和社會的趨力,孩子們已經不堪重負了。

當年參加高考的學生問題很單純,而現在的問題已經不單純了,因為時代已經不同了。我們教育工作者要看到,雖然表象是一樣的,而背後的累積不同。這時候,我們尋求問題解決的方式就不同。面臨高考的孩子壓力非常大,當然不是高考這個單一的應激事件上讓壓力增大。就如同一個人的身體平時就已經亞健康,各種壓力成了常態,而高考只不過讓這個壓力變得更大而已。

高考延期,你的焦慮升級了嗎?


二、

孩子因為生命孤立而格外焦慮

為什麼孩子格外焦慮?因為生命格外孤立。因為所有的價值都是以表面的價值來衡量。比如,成績好不好?學習習慣好不好?當每一個生命都被表面化,意味著孤立化。所以,面對這麼大高考壓力的時候,他表現得非常脆弱。

面對強而又強的壓力狀態,一種是更去逼他,這是最笨的,效果最差;而另一種當我們想做點什麼把壓力往下降的時候,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我們想做什麼的時候,經常只是攪動而已。越在高考前,做得越多,對孩子影響越大。

所以要從百年樹人的角度,創造一個心和心相連的氛圍和場域,讓生命不孤立的場域,用愛來連接的場域,這個場域創造的是心真正的寧靜、活力和幸福感,這是你的立足點。

高考延期,你的焦慮升級了嗎?


三、僅僅需要創造一個場域而已

如果在高考前,我們要求學生心理放鬆,你要解決這個問題的同時就創造了一個附加題。相當於孩子除了課程以外,又多了一門考試。高考是個大敵,考前心理也是個大敵,提出命題本身就創造剛硬,所以雖然做了很多,但是效益很有限。

“無之以為用”【注1】,回到這個地基,回到這個場域,你創造一個場,你不是真的針對這些孩子在做工作。比如,你讓天空湛藍,土地肥沃,空氣清新,小鳥自然願意棲息枝頭來歌唱;而不是把小鳥關在籠子裡,給它喂飼料,放音樂,讓它快樂放鬆。

孩子本身都是非常上進的,都有自我實現的本能,他也希望自己更好。當我們提供一個非常溫柔貼心的場域,孩子就自然會好。所以要創造“靜”,在“靜”中“動”,才有空間產生,孩子自我實現的動能,在“靜”的場域內自由發生。當我們有這樣一個場域的時候,他的心就踏實了,他的力量就有根基了。面對高考的如意不如意,孩子自然有力量,教育的百年樹人就在繼續。

不是我們大人或者教育人士要求孩子放鬆,這樣的話孩子很難放鬆,而是我們創造一個放鬆的氛圍,孩子自然就找到途徑,找到相應的作為。

不同城市、不同地區的孩子情況不同,在“無之以為用”中,在寧靜中,信任中,在連接中,會有作為,這個作為是靈活、輕柔的、快樂的,不是如臨大敵,這些孩子就自然把能力、精力、動能就放在考試上,在這個人生命題事件中,他的能量就聚合起來,高考也是有效益的。必然有人考好,有人落榜。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考上北大,這是永遠存在的命題。

高考延期,你的焦慮升級了嗎?


四、寧靜而熱情【注2】,有寧靜的底基,有熱情的動能

為什麼說孩子所有的問題都要歸結於心?因為他的心已經太累了,所以你要給他心注入活力,注入動力,這個動力就來自心與心相連。

比方說,孩子要明天高考,父母今天能做什麼呢?就是享受跟孩子相處的時光,你給孩子的一瞥中,就是與他心兒相連,他的生命一下子被滋養到了。這是愛的神奇效用,心和心通電的那一剎那,活力就出來了,這是獲得心動力的最快捷方式。動力怎麼才能被強化?不是一定要睡8個小時、不是要吃雞鴨魚肉才有活力。

你為什麼高考?為了一日三餐嗎?為了將來有一份工作嗎?為了不要去掃大街嗎?這樣的答案不創造動力,只創造焦慮。所以你要賦予他行為心價值,他要去高考了,面對這些18歲的孩子,面對你的學生,他們是國之棟樑,時代巨人,你看到的是他每一個行為,都是在創造他的生命變成國之棟樑,生命有大用。

高考前需要做什麼?一是寧靜,二是動能被激活!也不是大家只有寧靜放鬆,這樣大家都睡覺去了。生命是需要一種彈性和張力。生命要活得寧靜而熱情,含苞而綻放【注3】,兩極並存的狀態。你的心兒和他的心兒連接,是寧靜,你賦予他心價值,賦予他大用的價值,他就來到熱情,有動能的一極,兩極都是飽滿的,那麼他面臨不管是高考或者是任何別的事件,他都可以走出最好的人生曲線出來。

注1:《道德經》第十一章

注2、3:廖志祥先生語

文章到這裡結束,而我們的學習才剛剛開始,親愛的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麼?如果你渴望更深的給到孩子們力量,為孩子們注入心的活力,成為社會真正的棟樑之材。那就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