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貸款佔20%,為啥不取消?

公積金貸款佔20%,為啥不取消?
4月29日晚,董明珠在接受新京報的採訪中,就“取消公積金”一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董明珠說“我贊同黃奇帆的觀點,取消公積金。”,並且還明確表示,今年的人代會議,她作為代表也會提出公積金的相關內容。


公積金貸款佔20%,為啥不取消?


取消公積金,這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先生,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對經濟發展和製造業復工幾點建議》一書中的建議。
新冠疫情對我國的經濟影響很大。2020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下降6.8%,這可是破天荒的經濟發展水平。為恢復經濟發展,加快復工復產,如黃先生的建議,取消公積金制度,儘管也有不少的反對聲音,但是,我以為從減輕企業負擔角度,的確可以實施。
格力總裁董明珠女士的說法,那是因為格力電器近幾年發展快效益好,企業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來保障人力資源的價值。比如說,要給所有員工一人一套房。甚至,目前已經建成了3700多套。話雖然如此說,只是格力電器在公積金制度方面,肯定也是必須遵守的。
因為,公積金制度在90年代末建立,就是為了解決員工住房困難的。1998年,我國實施商品房政策以後,仿效新加坡建立了職工公積金制度。通過企業和個人,分別籌措資金,來確保職工住房貸款的需要。就如黃奇帆先生所言,公積金制度增加了企業12%的成本。但是,卻通過制度的規定,讓企業與職工各自交出一筆錢,由公積金管理中心託管,用於職工的住房貸款。


尤其是,這筆公積金貸款,按照國家規定,利率相當的低。比如說吧,目前五年期的利率3.25%,要比商業房貸低1.65到2個百分點。據央行公佈,2019年底,個人住房貸款餘額30.07萬億元,同比增長16.7%,如果按照商業購房貸款平均5.3%的年利率來計算,中國購房者每年僅償還房貸就高達1.6萬元。很顯然,這公積金貸款極大的減輕了職工的利息支出。

公積金貸款佔20%,為啥不取消?


不過,同樣的是按照資料,我卻看到,公積金貸款僅僅只佔商業房貸的20%。那麼,就是說,其它將近80%的住房貸款,為啥只能是高利率的商業貸款,而不能享受低利率的公積金貸款呢?
想想也能理解。目前社會上,我國有96%的商品房都是自有住房,而75%的住房都有貸款。但是,現實中,能夠申請到公積金貸款的人並不多。或許,有人會說,可是繳納公積金的人也不多嘛。繳納公積金,這是法律規定的,只是繳納的數額有多有少。多,有明確的封頂數額,而少,則並無一定之規。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反對取消公積金制度的人,基本都是公積金制度的既得利益者。或許就是,那些享受低利率公積金貸款的20%者吧。如果一項制度,僅僅只能是20%的少數人能夠享受,而80%以上的人無法享受,只能接受高的商業貸款利率的話,那麼,這樣的制度有存在的必要嗎?
20%這是在住建部等公佈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8年年度報告》顯示的。從金額來看,截至2018年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49845.78億元,同期中國個人住房貸款餘額25.75萬億元,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在整個貸款餘額中佔比近20%。
同樣的,這將近五萬元億資金,存在在公積金管理中心的賬上,難道不是浪費嗎?報告中顯示,2018年末,累計發放個人住房貸款3334.82萬筆、85821.32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8.18%和13.52%;個人住房貸款餘額49845.78億元。


4.98萬億的資金,這可是企業和員工繳納的部分。這筆資金,要是釋放出來,無論是員工個人,還是對企業來說,都非常重要。對員工來說,這筆錢可以改善生活,可以用於消費,可以增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而對企業來說,起碼可以切切實實的減輕企業的成本負擔。很顯然,盤活這筆將近5萬億的資金,至少在當下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公積金貸款佔20%,為啥不取消?


或許有人說,商業貸款利率有點高,公積金也能解決了普通人的住房難題。這不是理由,取消公積金之後,個人可以按照經濟情況採取不同的購房策略。經濟條件差,可以申請廉租房;經濟條件好,可以購買商品房。如此,並不會因為公積金而影響到“窮人”住房的需要。


總之,我以為住房公積金制度應該取消。不能因為國有企事業單位本來就“旱澇保收”,就繼續享受到利率低的公積金貸款。而其它80%的購房者,卻只能接受高一點利率的商業貸款。且,取消公積金,能夠直接減輕企業人力成本,也讓員工薪酬提高。並,馬上盤活五萬億的公積金,刺激消費可以立竿見影。何況,專門成立公積金中心,數萬人來管理發放,若取消的話,完全就可以節省這些費用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