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8.7,這本科普讀物,實在是相見恨晚

想給大家推薦一本生物學的科普讀物,《生物與非生物之間》。

豆瓣 8.7,這本科普讀物,實在是相見恨晚

一、

書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對任何一箇中國理科生來說都算不上“超綱”,無非是大家都很熟悉的「DNA」、「氨基酸」等等。

不過,我們的中學教材上只是潦草概括了微生物的重要知識點及核心人物,對於整個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重要節點乃至眾多為學界添磚加瓦的前輩學者卻甚少提及。

《生物與非生物之間》即是對缺失部分的一個極佳的補充。當然,作為一本科普讀物,它肯定是普世的,可不是隻有理科生才能讀得懂。

我甚至會自私地希望所有中國人都能去讀讀這本書,加深一下對生命、自然的理解。

豆瓣 8.7,這本科普讀物,實在是相見恨晚

二、

這本書從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 病毒是生物嗎?— 展開,然後逐步開始論證:生物與非生物之間到底存在著怎樣的分界線。

病毒,一個比單細胞生物還要小得多的東西。如果把大腸桿菌比作橄欖球,那病毒就跟乒乓球差不多大,但就是這樣一個小東西,卻是讓生物學、醫學界頭疼了近百年,在可預見的未來裡,人類也必將會與其繼續攻訐不休。

何為生命?生命就是自我複製機制。

而病毒作為一種無限接近於物質的東西,卻又與單純的物質之間存在一個本質的區別:病毒能自我複製。病毒無法攝入營養,也不會呼吸,自然不會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廢棄物。換句話說,病毒沒有新陳代謝。這就導致了病毒必須是寄生在寄主的細胞才能開始複製。

甚至同一種類型的病毒都擁有完全相同的外觀,無論是大小還是個性,都沒有絲毫偏差。他們有的是正多面體,有的則像無人火星探測器一樣,頗有些機械感。

豆瓣 8.7,這本科普讀物,實在是相見恨晚

這就是科學的魅力,在閱讀《生物與非生物之間》時,我曾數次遍體發涼地領悟到倘若是能觸及自然界的事物本質、相互關係與規律,實在是一件可以令人整個兒靈魂都不住戰慄的歡暢。

三、

人類的認知之旅總免不了原地打轉,在困局之中,往往會是英雄造就時代,推開那扇通往處女地的大門。

這方面最最著名的莫過於建立了完整的力學理論體系的牛頓和創立了相對論的愛因斯坦。

分子生物學領域當然也少不了這樣的推動者,63 年前,當年輕的沃森和克里克在發現 DNA 雙螺旋結構時,也許不會預見到他們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究竟有多麼巨大。

在此之前,誰又能想到物種的起源和生命的進化的奧秘竟然隱藏在這條只有四種核苷酸組成的雙鏈之中。

豆瓣 8.7,這本科普讀物,實在是相見恨晚

孤高的先驅者總是總在時代的前頭,但我們也不能忽視,他們的成果也是建立在眾多前輩或同期的研究課題之上。

野口英世、奧斯瓦爾德·埃弗裡、埃爾文·查戈夫等等諸多不為人知的科學家也在試管與試驗檯之間,默默地為修補著生物學這座科學大廈。

四、

最後,我還想說一些旁的東西。

在眾多文學藝術作品中,人類都是一個真是異常矛盾與複雜的族群,我們創造了燦爛的藝術和科技文明,也伴生著無盡的殺戮與毀滅。

我們陶醉於窺伺最浩渺的宇宙和最細微的生命,卻始終容不下寬容與卑微。從直立行走到遨遊太空,我們順應物理法則,卻又擅長顛倒是非黑白。

這就是人,一種既高級又低劣既普通又特殊的地球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