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決絕地遠離,何必那麼刻骨銘心地去愛?

娛樂圈的2019年,是曾經鏗鏘秀愛的明星們說分手的一年。

這一年,范冰冰釋放了大黑牛,馬伊琍和文章也不再且行且珍惜。

還有那麼多蹭不了熱度的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既然要決絕地遠離,何必那麼刻骨銘心地去愛?

曾經的他們倆

粉絲們的態度自然是五花八門,可也只是痛快了手指頭,嘴皮子。

終究,所有人眼中的良緣就這麼一對對兒地走向了“合久必分”的道路。

娛樂圈真的很亂嗎?

其實娛樂圈也是躺槍,但誰讓貴圈是公眾最關注的群體呢?

享受巨大流量的同時自然也就沒有了絲毫的隱私。

很多人不由得疑惑地想到:“既然要決絕地遠離,何必當初那麼刻骨銘心地去愛呢?”


既然要決絕地遠離,何必那麼刻骨銘心地去愛?

開心的幸福

如果仔細研究這個問題,從根本上就發生了一個錯誤。那麼就是愛。

愛是什麼?愛是一見鍾情?愛是男歡女愛?愛是互相傾慕……?

這些自然是愛,但是請允許我用阿明·扎德的生理學研究的結論來分析一下:所謂的這些愛,是人體內多巴胺和腎上腺激素短暫上升而形成的一種快樂感覺。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這是一種從原始人類誕生到現代一直延續保存在人類體內的一種維持族群繁衍的保護機制而已。

這種愛,維持到一定階段,男女雙方的愛就會走向一個靜默期,影響快樂感覺的激素分泌趨向於平穩,也就是不再有更多對大腦的刺激。


既然要決絕地遠離,何必那麼刻骨銘心地去愛?

多巴胺對大腦的影響

理論上這段時間已經足夠男女雙方把後代從襁褓中安全保護到危險大幅度降低的狀態。

這個時間段之後,彼此雙方看到的更多的是對方讓自己無法容忍的缺點,生活中瑣事的無窮無盡的煩擾。

於是雙方中有一個人終於忍無可忍,就開始去外界去尋找或者是偶遇到讓自己體內多巴胺和腎上腺激素再度提升的伴侶。

最終原來的這段感情,自然不存在白頭偕老,生死與共那些可歌可泣的結局。

新的激素水平的提升難免對於且行且珍惜這樣的格言是有致命的覆蓋作用的。

從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到阿明·扎德《愛的重建》,是對愛的詮釋兩個重要的里程碑。

當然,阿明·扎德彙集了弗洛姆以及柏拉圖,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等這些哲學家的精華,對現代生活的新地理解,更好地解釋了什麼是愛。


既然要決絕地遠離,何必那麼刻骨銘心地去愛?

弗洛姆


其實愛的定義很簡單,那就是希望自己所愛的群體或者人幸福快樂安康,而自己願意為之付出努力。

雖然不是書本上的定義,書本上也本來沒有定義,但是這也許才是真正的愛。

有無數這樣為了他人,自己甘願付出努力的人默默地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最簡單的例子,就如我們中國人的父母,他們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們,把所有的耐心和關懷放在我們身上。

只為了看到我們健康的成長,快樂的生活。

從不說自己有多麼辛苦,也不提自己有多麼的不容易。

兒女長大了,他們又希望兒女們過上好日子,儘量不給兒女添麻煩。

父母的愛自然是偉大的,也是最真的愛。


既然要決絕地遠離,何必那麼刻骨銘心地去愛?

父母無盡的愛


夫妻之間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相守白頭,相濡以沫,心裡希望對方過的好。

只要對方開心自己苦一些,累一些也不覺得,只要看到對方幸福的微笑,開心的樣子,就是最大的滿足。

就如沈從文和張兆和,冰心和吳文藻,魯迅和許廣平……。

豈非都是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


既然要決絕地遠離,何必那麼刻骨銘心地去愛?

魯迅和許廣平

由此可見,真愛並非在火一般的熾熱中,來的快去的更快;

而是在平靜如水的歲月裡,甘願付出,長相廝守。

所以別問:既然要決絕地遠離,何必當初那麼刻骨銘心地去愛?

因為能夠遠離的,只是激素的作用

之所以短暫的刻骨銘心,那只是原始的天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