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條山 東方的馬奇諾防線 抗戰正面戰場最悲慘戰役

中條山,位於山西省南部,黃河、涑水河間。


中條山  東方的馬奇諾防線   抗戰正面戰場最悲慘戰役


橫跨臨汾、運城、晉城三市,居太行山及華山之間,山勢狹長,故名中條。


中條山  東方的馬奇諾防線   抗戰正面戰場最悲慘戰役


主峰雪花山,海拔1994米,位於山西省永濟市東南。東北端與王屋山相接的歷山,海拔2322米,為涑水河發源地。


中條山  東方的馬奇諾防線   抗戰正面戰場最悲慘戰役


因中條山屏蔽著洛陽、潼關和中原大地,拱衛著西安和大西北,瞰視著晉南和豫北,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中條山山體東北—西南走向,長約160千米,寬10~15千米。海拔1200~2300米,相對高度800~1500米,北坡陡峭,南坡緩傾。構造上屬中條背斜,山露岩層有太古界片麻岩、元古界石英岩、白雲岩及火山岩系;南坡且有下古生界石灰岩。


中條山  東方的馬奇諾防線   抗戰正面戰場最悲慘戰役


中條山素有“山西天然植物園”之美稱,溫度適宜,雨量充沛,自然條件優越,是溫帶向亞熱帶過度的區域,故在華北植物區系中佔有獨特的地位。

中條山歷史上就是一座名山,《史記·封禪書》記載:自華以西,名山七,一曰薄山。薄山者,襄山也,亦中條之異名。同樣,《穆天子傳》也記載:(周穆王)東巡自河首襄山。襄山即是中條山。


中條山  東方的馬奇諾防線   抗戰正面戰場最悲慘戰役


到了近代,儘管中條山文明已經隨著冷兵器時代的遠去而失去了往日輝煌,但由於地處晉豫交界的要地,它的軍事意義卻從未下降過,甚至變得比以前更為重大。所以在近代人眼中,它是"東方的馬奇諾防線"。


中條山  東方的馬奇諾防線   抗戰正面戰場最悲慘戰役


抗日戰爭裡,中國軍隊將中條山視為關中門戶,因為日本人想打進西安,必須先拿下中條山。而日本人在佔據中原後,將中條山稱為"盲腸",認為拿不下中條山,帝國就是得了"盲腸炎"。


中條山  東方的馬奇諾防線   抗戰正面戰場最悲慘戰役

1941年5月7日,中條山外圍日軍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東、北、西三個方向開始全面進攻。中條山戰役前後歷時一個多月,中國軍隊由於事前準備不足、又缺乏統一指揮,除少數突圍外,大部潰散,被俘虜3.5萬人,陣亡將士4.2萬人,日軍據中方公佈斃傷9900人,按日方數字僅戰死673人,負傷2292人。

中條山  東方的馬奇諾防線   抗戰正面戰場最悲慘戰役


中條山  東方的馬奇諾防線   抗戰正面戰場最悲慘戰役


抗戰正面戰場最為悲慘的一場戰役,也是在中條山打響的,史書將其稱為"中條山戰役"。由於準備不足和指揮不當,會戰中的中國軍隊節節敗退,損失慘重:第3軍軍長唐淮源率全軍血戰至最後一人,在大雨滂沱中舉刀自戕殉國;12師師長寸性奇左腿被炸斷後不願被俘,拔槍自盡,麾下官兵無一人脫逃,全軍殉國……戰役結束,中國軍隊損失近8萬人,被當時的國民政府視為抗戰中"最大之錯誤"和"最大之恥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