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紫砂人物錄,服務於藝師的個人資訊官網。

由各大師授權整理師承關係脈絡,與藝師簽約合作。

師承宗譜可考,脈絡清晰可鑑 。

展現藝師的個人形象與作品魅力,促進與壺友交流。


整編 | 紫砂人物錄

圖文 | 網絡

COMPILATION OF

MASTERS' LIST AND DATA

IN ZISHA ART



ARTISTS

範黎風

高級工藝美術師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FAN

LI FENG

高級工藝美術師

中國紫砂優秀中青年陶藝家

江蘇省陶瓷行業協會會員

範黎風(曉楓),1974年出生於陶都宣興丁蜀鎮。自幼受母親制壺的影響與薰陶,酷愛紫砂壺藝。於1992年開始學習制壺技藝,初師史國平,其間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所製作作品典雅大方、美用共存。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和設計能力,拜壺藝大家、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季益順先生為師,從此技藝日進,技法嫻熟,設計製作中注重外形望造與內在結構,將傳統與創新相結合,賦予作品文化和藝術氣息。

其花貨製作更逼真形象、惟妙惟肖、生動自然。多篇論文發表於《江蘇陶瓷》和《山東陶瓷》等諸多專業刊物,多件作品被天津、無錫等博物館永久收藏。現為“益順陶藝中心”成員,是季益順壺藝流派的傳人。


PRIZE-WINNING EXPERIENCES

獲 獎 經 歷

2002年作品《祝福》壺獲第五屆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銀獎;

2004年作品《四方蹲獅》壺獲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金獎;

2004年作品《四方宮燈》壺獲六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銅獎;

2015年作品《月影景松壺》獲“景舟杯”銀獎;

2017年獲“優秀青年陶藝家”稱號;

2018年作品《益壺同德壺》在“風華正茂”海瀾杯青年陶藝家創新作品大賽中獲“金獎”。



I N V E N T I V E N E S S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範黎風生長的宜興西望村,家家造壺,戶戶製陶,母親更是做壺能手。他起初學做壺,是受了母親的影響,1992年正式跟隨史國平學藝。他說,起初自己成天坐在泥巴面前,難免頗覺枯燥、無聊。但隨著日子一天一天在拍打泥片的聲音中過去,他發現自己竟越來越喜歡紫砂,每一個制壺的細節竟也有許多的樂趣。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範黎風 • 影竹


許多制壺藝人所做的“竹壺”都是習慣於在壺上壺身上刻出竹子的樣子,或者貼上幾片竹葉,摸起來有凹凸感,而他卻不想重複別人的手法。於是,他就嘗試將一片真的竹葉鑲嵌在做好的紫砂壺泥坯裡,不料燒製後的壺卻毫無美感。經過幾番設計與實驗,範黎風以另一種顏色的砂泥在壺面上細緻地鑲上幾片竹葉,最後的成壺果然光滑、平整,毫無雜質。

細看這把用嵌泥調砂的高難度技法裝飾製成的“影竹”壺,清秀而滋潤,詩意躍然於壺上,“竹影窗前搖,幾前一壺茶。誰知竹葉落,壺上影婆娑。”幾片燒製而成的“竹影”,彷彿在隨風拂動,端莊的造型,流暢的圓曲線、拋物線,在壺的各部位過渡自然,壺嘴壺把的“竹節”自然生動,韻味無窮。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範黎風 • 風頌


範黎風在創作中堅持繼承傳統,在此基礎上創新設計,努力塑造自己的風格,他掌握紫砂壺設計的規律是以人為本的理念。紫砂壺的特點,首先它是泡茶的工具,而不是單純欣賞的物件,它在日用中可以欣賞把玩,可以陶冶情操,是種與生活密切結合的美學欣賞,也是東方式的美學理念。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範黎風 • 風姿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範黎風 • 風影


制壺之餘,範黎風喜歡翻閱有關紫砂的書刊、雜誌,手邊案頭也常放著紫砂工具書。閒來便握把古舊老壺細細品味,也注意從很多優秀的制壺大家處汲取精髓、博採眾長,比如清代的邵大亨、民國時期的俞國良、當代的顧景舟,經常反覆琢磨他們的作品。天長日久的積累和沉澱,做的壺也越來越有味道。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範黎風 • 雙線福韻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範黎風 • 竹鼓


範黎風性格溫厚而內斂,在制壺中,他喜歡將“方”的剛正與“圓”的柔和融合在一起,從而達到方圓並濟,形神相合。在紫砂的世界裡,感受天與地的融洽,然後在若得若悟之間品一口香茗,那顆附著了世俗塵埃的心,彷彿得到如水的月光浸潤而淨化,胸襟中頓有了豁然開朗的異樣感覺。還原傳統藝術本質,以壺明德,以壺助悟、靜寂、清曠、安祥而又端肅,追求清雅,嚮往和諧。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範黎風 • 曼生提樑


壺身與提樑比例各半,由下到上形成梯形狀,肩上圓弧和隆起的半圓蓋,高高的橋塑鈕加以變化、緩衝,配上長直嘴顯得精緻有神。線條清晰明確,提樑內圓外方與壺身銜接自然有度。

懷著虔誠的心,以紫砂載道,借壺香壺韻,營造出淡泊謙和的意境。只有無瑣碎事擾心,無嘈雜聲亂耳,靜心地去創作,方會沉醉其中。禪融儒釋道,氣雅正清和。歡喜紫砂的人,都說紫砂壺可雅志、壺可禮仁、壺可行道、壺可修身。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範黎風 • 古韻今聲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範黎風 • 碩果


一方上好的茶壺總是氣韻生動的,它不僅是一件生活用品、一件裝飾品,更應是一件藝術品。藏家藏壺多為怡情養性、陶冶情操,從而在使用中獲得一種美的享受。而名家制壺或樸素、或率真,也多能把自己的內心表現在壺上,壺為心聲,其本身也就是一種情感的抒發。品名壺,那也就是一種超越時空的會話,一種意識形態的交流,從而在壺中感受一種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範黎風 • 福臨四方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範黎風 • 沁香玉韻


玉蘭經常在一片綠意盎然中開出大輪的白色花朵,隨著那芳鬱的香味令人感受到一股難以言喻的氣質,委實清新可人。因其株禾高大,開花位置較高,迎風搖曳,神采奕奕,宛若天女散花,非常可愛。新詩已舊不堪聞,江南荒館隔秋雲。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增君。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範黎風 • 仿古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範黎風 • 掇球


“掇”有拾取、選取、獲取之意,也通“綴”即連接之義,因此掇球,實際上就是將選取若干球狀體並將其按一定規律,美學法則連接起來,使形體具有幾何美。

世間浮浮沉沉,繁華熙熙攘攘,範黎風最大的滿足卻是在自己工作室裡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快樂。看著手中的轉盤,像是緩緩年輪,以手代心,雕塑年華,摶歲月靜好。


範黎風 | 以手代心 壺為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