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糧食安全 四川創建“魚米之鄉”

保障糧食安全 四川創建“魚米之鄉”

本報訊(記者 闞瑩瑩)省農業農村廳4月9日在成都舉行了全省“魚米之鄉”創建工作座談會,要求有關縣(市、區)把“魚米之鄉”創建融合到經濟社會發展和“三農”工作全局中統籌部署,貫穿到鄉村振興、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建設、保障糧食安全、宜居鄉村建設全過程中。

保障糧食安全,始終是“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四川是全國十三個糧食主產省之一,是西部地區唯一的糧食主產省。會議指出,創建“魚米之鄉”,是提高糧食生產效益、保障糧食安全的有效途徑,是鄉村振興、中華盛世的重要特徵;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村產業興旺的重要路徑;是“美麗四川·宜居鄉村”建設的重要載體。要把“魚米之鄉”建設與水產園區建設相結合、與水稻園區建設相結合、與產業強鎮建設相結合、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相結合、與宜居鄉村建設相結合、與文旅發展和水利建設等相結合。

“創建‘魚米之鄉’的目的,就是要以產業為依託,穩定糧食生產,改變生態環境,打造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安居樂業、國泰民安的‘魚米之鄉’。目前,‘魚米之鄉’創建規劃和實施方案正在抓緊制定中。”省水產局生產處處長曾開虎告訴記者。

記者瞭解到,邛崍市、新津縣、隆昌市、開江縣等4個縣(市)是首批整縣推進的縣(市),恩陽區八廟鎮、射洪市沱牌鎮等10個鄉鎮的“魚米之鄉”創建工作也正在推進中。開江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鄭錫軍介紹道:“近年來,開江縣大力發展集美麗新村、現代農業、鄉村旅遊、文化體驗於一體的‘稻田+’田園綜合體,產業發展成效顯著。接下來將按照相關規劃和實施方案,加快推進‘魚米之鄉’創建工作。”據瞭解,開江縣稻法自然綜合種養示範區於2018年成功創建為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

同步播報

達州立下穩糧“軍令狀”

本報訊(記者 闞瑩瑩) 4月10日達州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召開,定下今年糧食播種面積846.9萬畝、力爭再創3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新增8個以上市級現代農業園區、新增高標準農田27萬畝、新(改、擴)建農村公路500公里以上等目標。

疫情影響下,穩定糧食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據瞭解,作為國家重要商品糧和生豬生產基地,達州市提出今年將通過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糧食擴面增產等系列措施著力保障糧食安全,全力抓好恢復生豬生產和其他畜禽產品供給保障工作。

此外,今年達州還將圍繞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優化佈局糧油、畜禽、茶、苧麻等9大優勢產業,著力夯實現代種業、農機裝備、烘乾冷鏈物流3大先導性支撐產業基礎。重點支持萬源富硒茶、開江“稻漁”2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提檔升級;加快建設達川烏梅、宣漢蜀宣花牛、大竹糯稻、渠縣優質稻等4個省級培育園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