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之外的理論(二)

什麼是投影效應和暈輪效應

投射效應,簡而言之可以用一句成語概括:以己度人。也就是說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性,他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說到底,就是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一種認知障礙。當我們發現“別人與我們不一樣”的時候,這種效應又極容易演變成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叫光環效應,是指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判斷首先主要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得出,然後再從這個判斷推論出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的現象。當然,這種效應還有另外一方面的影響因素:身邊親朋好友對於事物的印象,尤其是那些掌握著話語權的意見領袖的意見,這些人的意見會影響到你對於事物的認知,最終產生認知上的錯覺。

投射效應與暈輪效應都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所產生的錯覺,這兩種錯覺造成了人們溝通與認知的障礙。大部分的設計師與需求方之間的矛盾,都是因為這種錯覺所產生的,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投射效應與暈輪理論對於設計師與需求方之間的溝通,究竟產生了怎樣的負面作用以及我們該如何避免這樣的負面作用。

設計之外的理論(二)

投射效應在設計溝通的運用

先來說一下投射效應,之前我們提到的“語境的困境”就是投射效應的一種表現。我們常常會覺得“這事很簡單,對方肯定知道”,於是覺得“和對方說這種事,會讓對方覺得我智商低”。出於這種考慮,我們往往會忽略掉很多我們覺得“無需解釋”,而對方聽起來雲裡霧裡的東西。

於是問題出現了,當我們覺得對方是個“聰明人”的時候,最後往往會發現對方其實是“傻子”。合作因此變得極度不愉快。從自身角度出發,雙方都會覺得對方“無法溝通”,這樣的合作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而這種合作的不愉快,都是從最初的溝通開始產生問題的。

設計之外的理論(二)

設計之外的理論(二)

作為設計師,我們理所應當地認定需求方能夠聽懂“飽和度”、“明度”、“純度”這些不算太專業的詞彙——這些又不是設計專屬名詞,小學美術教材裡就教過;理所應當地覺得對方與自己是處在同一個審美層次的——只要不符合我的審美的,那就是不美的;理所應當地覺得需求方應該也懂些網頁設計——對方“侃侃而談”,明顯懂啊;理所應當地覺得需求方應該明白設計的流程——這是最基礎的常識了。

當然,並非只有設計師會犯這樣的問題,需求方往往也會有類似的問題。他們習慣性地會覺得設計師是專業的,所以設計師理所應當一定能聽懂自己的需求——那些“簡約大氣國際範”已經很具體了,不能理解是你不專業;理所應當會理解自己的審美需求——這麼多參考設計放在這裡,看不懂就是專業素養問題;理所應當會關注設計中哪些地方是需要突出強調的——這種還用說嗎?動動腦子都知道!理所應當會明白自己最終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在商言商,有誰會要設計一個不賺錢的頁面?\\

設計之外的理論(二)

於是,當溝通的雙方都將自己的影子投射到對方身上的時候,溝通中出現的無效溝通與溝通遺漏就在所難免了,這就是設計師與需求方之間矛盾產生的最主要原因了。

要求需求方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這是很奢侈的一件事,除非你有把握可以“挑選”客戶。大部分情況下,我們能做的只有“換位思考”,跳脫出自己的思維,以對方的視角來看待自己。

設計之外的理論(二)

如果我們換位思考從需求方的角度來看,就會發現大部分的需求方可能只想到了“要一個網站”,他們並不知道網站該怎麼做,做了用來幹什麼。他們的審美絕大部分是達不到設計師的層面的,在我們看來不算專業術語的詞彙,在他們看來就是天書。畢竟術業有專攻,他們不瞭解設計絕對是可以理直氣壯的,不然也不會找設計師來設計了。他們往往看重商業性的結果甚於設計美觀性,不然為什麼要花錢做設計?至於那些“侃侃而談”,大部分是出於怕被設計師忽悠,特地從百度批發來的一些大路貨,只要細細推敲,就會發現有問題。

需求方與我們所想不同,而我們也與需求方所想不同。需求方默認為我們是“專業的”,所以什麼都懂,而事實上,我們只是設計師,並非上帝。我們分析需求也需要各種具象化的分析和參考,在不瞭解行業的情況下,對於這個行業的網站設計,我們也是外行。

設計之外的理論(二)

所以到這裡,溝通的深入就顯得很有必要了。從心理上把需求方當作“一張白紙”來對待,如果對方沒想法,我們引導他明確想法;對方有想法我們不瞭解的,我們該問就問。當溝通完成後,最後將自己所理解的結果和對方進行確認,避免萬無一失。不要害怕“事兒媽”會讓人覺得“不專業”,恰恰相反,“事兒媽”往往才是一種“專業”的態度。

設計之外的理論(二)

暈輪效應在設計溝通的運用

說完投射效應,我們再來說一下暈輪效應。相對於映射效應而言,暈輪效應的危害性就更大了。也許你聽那些老設計說“需求方都是一群非人類”,也許幾次不愉快的經歷之後,就把需求方劃到了“無法溝通”的名單裡。

我們沒有深入地接觸瞭解,也沒有考慮到“因人而異”的因素,先入為主的就給對方貼上了標籤。在這樣先入為主的影響下,與“假想敵”溝通合作,能有愉快的結果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而不愉快的合作結果,又“驗證”了對方“無法溝通”,於是你就會陷入一個跳脫不出的惡性循環,這就是暈輪效應所衍生出的“循環證實效應”。

設計之外的理論(二)

暈輪效應的對策似乎很簡單,但往往會被人遺忘。小時候,受到各類影視文學作品的影響,我們總喜歡把人絕對的分成“好人”和“壞人”,但事實上,等我們長大一些了,我們開始接觸社會,慢慢會發現臉譜化標籤化的人群分類根本不適用。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一無是處的壞人。瞭解一個人或者一個事物,我們都需要全面而客觀的去看待,儘量先入為主的這種心理對於我們客觀認知的干擾。

如果我們放下先入為主的那些先入為主的印象,我們會發現大部分的需求方還是能夠靠合理的方法取得有效溝通的。另外,不少情況下,並非對方“不能溝通”,而是我們用錯了方法,就如同之前我們在談論投射效應時所說的那樣。

設計之外的理論(二)

所以,發現問題的時候,不要急於給對方貼標籤,從“自家窗戶”看到別人衣服髒了,肯定要先看下是否自家窗戶玻璃沒擦乾淨,如果真是自己的問題,那麼就想方設法優化自己的溝通方法。如果是對方的問題,那麼就客觀分析問題的癥結何在,尋找方法解決問題——放下先入為主的標籤,客觀地看待問題並解決問題。事實上,只要你心態能夠擺正,與需求方之間的溝通並不是那麼可怕的一件事,甚至我們還能從對方身上學到不少有用的東西。

暈輪效應並非只會發生在設計師自己身上。在設計驗收階段,甲方的心理也會受到這種效應的影響:設計稿交到了需求方手中的時候,客戶讚不絕口,很快就拍板了;可是第二天,需求方卻告訴設計師:“我身邊的朋友覺得這個設計不好,要不改改吧?”——這個理由怎麼看都不靠譜啊,那些人誰啊?懂設計嗎?

只要是人,對於身邊人的意見就不可能無視,尤其是那些擁有話語權的意見領袖,他們的意見往往對於別人的影響是有加成作用的。所以,需求方的審核判斷受到這種影響是無法避免的。問題在於:這樣的意見是否真的有道理。

設計之外的理論(二)

如果因為別人的意見,對方沒有任何理由的就認為這個設計作品不好,那就是典型的暈輪效應的體現。僅憑藉對方的一句話,沒有自主的思考,也沒有任何理由就主動給設計貼標籤的行為,對於設計而言是完全沒有參考價值的。說設計不好一定要有理由,這個理由對於設計師而言很重要。

而面對需求方的暈輪效應,設計師條件反射地表現出牴觸,這樣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仔細想想,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暈輪效應在作祟?遇到這種情況,設計師首先要做的是必須先讓自己保持冷靜與剋制,無論如何也應該問一聲:“那麼,你的朋友是哪裡覺得不好呢?”

如果需求方說不出任何意見來,還堅持“反正朋友就是覺得不好看”。這時候,就必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了。“沒有明確的方向,我們也無從下手”——一定要把這種概念從合作一開始就灌輸給對方。

設計之外的理論(二)

也許有人會擔心需求方覺得我們“不專業”,那麼就嘗試下從對方的立場和利益來說服對方。我們是出於對您的網站負責的角度來說這件事的,如果給不出明確的建議,我們彼此之間就都在浪費時間。雖不能確保一定會有效,但至少會比束手無策的尷尬好很多。

如果需求方能夠說出個子醜寅卯來,那麼我們就需要分析一下這個意見對於設計而言是否有幫助了。如果這個意見是合理的,修改是對設計有幫助的,那麼作為設計,沒有理由不接受這樣的意見。如果這個意見看似毫無道理,也不要急於出言頂撞,如果我們能在不影響設計效果的前提下,提出一個折衷的方案,結果會比直接硬碰硬的去頂好的多。需求方往往要的是一種服務態度,至於這個結果是對是錯,也許他根本就不關心。

設計之外的理論(二)

總結

我們無法苛求需求方按照我們的節奏去合作,畢竟他們是處於優勢的甲方,而且他們的非專業屬性也決定了不可能完全跟上設計師的節奏,我們能夠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放下以己度人,放下先入為主,站在雙方的視角,來回地看待同一個問題,我們才能更客觀地看待問題,並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能做到這一點的設計師,大多都有較高的心智。設計從本質上講,拼的是設計功力,但是決定設計師層次的往往卻是設計師的心智,這是每一個設計師都需要時刻提醒自己的。



愛讀微課(iread360.com) | 色技手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