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況場街道:信息公開透明亮“家底”

四川新聞網瀘州訊4月13日訊(劉梅 程海英)“十次隱患九次怠,思想麻痺事故來。”這是瀘州市江陽區況場街道況場社區“QQ空間”更新的安全培訓的信息。這個QQ已經有5年時間了,不僅將類似的培訓內容進行公開供居民學習,還上傳有黨務公開、居務公開以及疫情期間志願者工作開展情況等大小事務信息。這是況場街道基層信息公開的一個縮影。

泸州况场街道:信息公开透明亮“家底”

近年來,江陽區況場街道不斷完善信息公開舉措,通過設立信息公示欄、發放“明白卡”、召開院壩會等方式,全面落實信息公開工作,亮出“家底”來,讓群眾充分行使監督權,促進村(居)務信息公開透明。

信息公開 幹了什麼群眾知曉

財務明細、重大事項、惠民政策……走進況場街道,各村(社區)公示欄上分門別類的公示格外醒目,時不時有路過的居民停留觀看。

“我們在對基層信息公開工作的督查中發現,部分村(居)民小組的信息公開標準不統一。”況場街道紀工委書記王強告訴記者,近年來,街道下大力氣,不斷規範基層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況場街道有10個村、1個社區、114個村(居)民小組。為促進基層信息公開規範化,街道組織村(社區)的黨務、財務工作人員50多人,針對村級財務、黨務等工作開展業務培訓。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成立指導組,對轄區各村(社區)信息公開工作進行指導,進一步規範村(社區)信息公開工作。

具體要公開哪些內容?怎麼公開?

況場街道首先對公示欄標準進行統一,要求各村(社區)嚴格按照標準,準時、準確公開村(居)務信息,並進一步規範公眾號、市政務信息公開監督平臺等網絡信息公開平臺。同時,要求各村組通過發放“明白卡”、召開院壩會、LED屏滾動播放等形式,讓村民都瞭解村(社區)幹了些什麼工作。

在普潮村的“明白卡”上,財務收支明細一目瞭然,惠民政策事項、民生實事項目都詳細羅列。“以前不清楚村上的錢用到了哪兒,現在村上乾的實事,我們在‘明白卡’上看得一清二楚。”保林村三組村民蔣地英告訴記者,村上信息公開工作搞得好,自己經常去看公示欄,對這項工作很滿意。

收集問題 群眾監督促進整改

“方山快速通道修通後,大家出行更方便,更有利於我們況場的發展。”在普潮村去年底召開的院壩會上,村幹部宣講到。原來,方山快速通道修建涉及普潮村四組8戶拆遷以及遷墳等工作。為公開透明,普潮村將拆遷情況在“明白卡”上進行公示,同時利用院壩會、村民代表大會等進行宣講,讓群眾提意見建議,進一步化解矛盾。

泸州况场街道:信息公开透明亮“家底”

況場街道在信息公開工作中,著力開展“面對面”交流,以院壩會的形式,在對“明白卡”上的信息進行宣讀的同時,還設置了問題收集等環節。對於問題收集,況場街道各村(社區)著力建立“三本臺賬”,即問題收集臺賬、問題解決臺賬、問題反饋臺賬,既解決群眾訴求,又讓群眾參與監督,促進問題解決。

在保林村,村幹部去年11月走訪時,八組村民易世國等反映,該小組的1.3公里通組路還是泥巴路,下雨水坑多,路滑,50餘戶村民出行不便。隨即,保林村將該問題納入臺賬,通過自籌+成功人士捐贈等形式,購買了片石等鋪路建材,對路面進行鋪設。材料購買、人工工資等賬單,在驗收後一一進行公示,嚴格按照問題“收集—解決—反饋”流程,讓村民全程監督村級事務。

創新思路 不斷完善更加透明

“書記,你們又開始慰問了呀?怎麼沒慰問我們家呢?”“我也上年紀了,慰問老人怎麼沒有我呢?”以前每年春節,看到況場社區幹部開展慰問活動時,不少居民會疑惑地問。原來,居民對慰問對象標準不瞭解。

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再次發生?況場社區從基層信息公開中得到啟發,每年對困難職工、優撫對象等進行統計,再將春節慰問對象的篩選條件、哪些居民需要慰問等進行為期5個工作日的公示,再上報街道審核。“確實,他們比較困難。”如此一來,居民的顧慮打消了,更利於社區團結。

不僅如此,況場社區還對下一年工作計劃、財政預算等進行公示,讓居民知曉社區中心工作是什麼、錢用來幹什麼。

況場社區還對黨務工作進行公開。每季度,況場社區黨支部都會召開大會,對黨費繳納、黨員發展情況進行公示。為強化黨員學習,黨支部將“學習強國”每日學習情況在微信群中進行公示,提高黨員的學習積極性。

王強表示,街道將持之以恆推進基層信息規範公開,進一步加強督導,每月開展督查,讓基層信息公開工作更加透明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