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一拖鞋廠老闆狠心賣掉上海四套房產,只為圓兒時的一個夢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iW836WfT_9UbYyWR9P_x5g

從老家黑龍江來到氣候溫潤的南方生活已經二十餘年,但是李太鎮還是保留了濃重的北方口音,粗壯的外表和黝黑的皮膚還隱約顯示著當年在體工隊訓練時留下的特徵。他說話的時候語速很慢,帶著明顯的朝鮮族式漢語,說得興高采烈時就發出爽朗的笑聲,給人一種很憨厚且踏實的感覺。

如果不說話的時候,李太鎮的表情就恢復了凝重與嚴肅,見面那天,他還顯得特別疲勞,精神有點不振,“下午四點還要去廠裡開個會。”

李太鎮是中國千千萬萬民營企業家中的一員,他操持著一家名叫海門市舒利珀鞋業有限公司的製鞋廠,“主要做一些布藝拖鞋和家居用品,大多數產品都是出口為主。”

在以紡織服裝業著稱的江蘇省,李太鎮和他的企業實在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比他做得好、做得大的拖鞋廠比比皆是。但是除了拖鞋廠老闆這個身份之外,李太鎮還有另一個身份是江蘇中南珂締緣足球俱樂部的創始人。也正是這個足球俱樂部的當家人身份,讓李太鎮聲名鵲起,並使得他少年時候的足球夢想得以延續。

4年前,一拖鞋廠老闆狠心賣掉上海四套房產,只為圓兒時的一個夢

李太鎮


1.

1984年,12歲的李太鎮被選入黑龍江省少年足球隊,“很小就開始踢足球,朝鮮族都喜歡踢足球。但是我踢到15、6歲就不踢了。為什麼?就是那時候足球環境不好,年齡造假太多。每次參加比賽,我都要和比我大兩三歲,甚至三四歲的一起踢,那我怎麼踢得過人家?”

李太鎮感覺無論自己怎麼刻苦訓練,還是踢不過那些年齡造假的球員,於是心灰意冷的他回到了故鄉五常市改行去練了摔跤,“算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吧,同時也磨滅了我們那一代人的足球夢。”

後來,李太鎮去了牡丹江的一所朝鮮族小學做體育老師,“當時經濟條件太差,連買個球的錢都沒有。”李太鎮屬於腦子靈活的人,他說服學校校長給他辦了停薪留職去外面打工,“打了一年工,賺了一萬塊錢,沒想到回學校一年就花完了。”

1996年,李太鎮離開故鄉來到上海的一家韓資鞋廠打工,由於會說朝鮮語,李太鎮不久就被派到韓國進修。彼時正值中國足球隊參加

2002年韓日世界盃的時候,“我和幾個韓國的同事去看了中國和巴西的那場比賽,踢得實在太難看。我那幾個韓國同事就嘲笑中國足球,我是一箇中國人,就很生氣”,李太鎮說那時候就有想法,將來有錢了自己就投資足球,把中國足球搞上去。

2002年對李太鎮來說,還有一件大喜事——兒子李賢成出生了,這讓李太鎮看到了希望,下定決心就是要讓兒子踢球。運氣似乎越來越好,2003年,在這家韓資鞋廠打工了六七年之後,李太鎮和這家鞋廠的韓國老闆談了一筆生意,他收購了這家鞋廠,自己搖身一變從一個打工仔變成了企業老闆,“當時花了一百多萬,我把我賺的錢,我爸和我妹妹賺的錢都投到這裡,因此我只會做拖鞋這一行,別的也不會做。”

由於拖鞋廠是勞動密集型的行業,隨著上海的人力成本的提升,李太鎮決定把拖鞋廠遷到人工成本較低的地方,“江蘇海門正好有個朋友,於是2008年我就把廠子遷到了海門這裡。剛過來的時候,一年產值一個多億,員工七百多人,但是利潤空間沒有那麼大,銷售一個億隻能賺300萬元。但是從那一年開始,全球金融危機衝擊太大,拖鞋廠的利潤就直線下降。”

最慘的時候,拖鞋廠連續三年虧損,但是李太鎮也沒有想過把廠子給關了,“賺錢的時候,你開著,虧錢的時候就關閉,那這些廠裡幾百號工人死活怎麼辦?”

李太鎮從2013年開始縮小企業規模,工廠員工降到180人,在2017年的銷售達到8000多萬,“但是利潤上去了,能有百分之七左右的利潤率。”日子總算是一天比一天好了起來,李太鎮的工作重心幾乎都轉移到了足球上。

4年前,一拖鞋廠老闆狠心賣掉上海四套房產,只為圓兒時的一個夢


2.

說起做足球青訓,還得從李太鎮的兒子說起,為了圓自己的足球夢,還在上海的時候,李太鎮就把兒子送到了上海幸運星足球俱樂部訓練。為了能給兒子找個更好的平臺訓練,李太鎮想到從兒子到國外培訓,但是一算下來要一百多萬,“我當時想,這一百多萬送出去,只有我兒子一個人能學到足球,我為什麼不能把花一百多萬請外國的教練到中國來教一幫孩子踢球,那豈不是對中國足球更好。”

李太鎮是那種一旦認準就要做到底的“軸”人,於是他開始遊說兒子的幾個隊友和教練一起來到海門做足球青訓,“珂締緣足球青訓第一排球員,包括我兒子也就7個人。到了2011年暑假,在海門當地選了二百多孩子,最終留下來的就幾個,都不願意踢球。到了第二年,人員才逐步上升。2014年就有了130個孩子,然後招生才慢慢越來越好。”

孩子們來到這裡,就面臨著教育的問題,李太鎮又忙著聯繫當地教育局來解決孩子們上學的問題。海門的教育水平很高,歷史悠久,讀書種子層出不窮,清代晚期出過一個叫張謇的狀元,因此李太鎮並不擔心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他們分別就讀於海門市海南小學、海門市海南中學、海門市實驗學校。“為什麼要把孩子們送到當地的普通學校裡?是因為孩子的教育不能離開正常的學校,我們每天早晨4輛校車把孩子們送到各個學校去讀書,下午放學了之後才開始訓練。”

就在這“足球沙漠”一般的海門市,李太鎮帶著他的孩子們艱難且開心的起步。和其他青訓機構不一樣,李太鎮的珂締緣足球俱樂部管吃管住,球員們在這裡全都免費,從訓練到讀書。

很多人都覺得李太鎮是瘋子,他的辦公室裡面甚至掛著一幅別人給他寫的“李瘋子”三個字。做青訓不收費,不是死路一條嗎?李太鎮卻不這樣想,他每年都把拖鞋廠的利潤拿出來養活這個足球青訓俱樂部,“如果靠收費來做足球青訓,就失去了足球的意義。到時候大家心思都不在足球上了,就會都盯著錢,那麼怎麼能真正搞好青少年培訓。但是,收費、賣小球員,也沒有錯,否則教練靠什麼活下去呢?這都是足球大環境造成的,關鍵是不忘初心,你當初為什麼要搞足球。”

李太鎮有他獨特的足球理念——當下中國的足球事業發展並不健康,屬於典型的“金元時代”,很多職業隊都是通過買人、挖人、併購、收購的方式病態發展,並沒真正從娃娃抓起。

但是,足球俱樂部的開銷還是很大,到了最困難的時候,李太鎮和愛人商量把房子賣掉,搬到球隊裡與孩子們同吃同住。2014年,拖鞋廠處於虧損狀態,俱樂部一度到了吃飯的錢都沒有了,“實在不行就把他們無償送給政府。我們家庭就當做生意虧了,沒有就沒有了,我們夫妻還可以回老家種地。”

為節省開支,李太鎮在自己的工廠裡生產隊服,加工供宿舍用的床單和被套。

2015年年底,珂締緣足球俱樂部參加浙江衛視的中國夢想秀節目。當主持人問孩子們的夢想時,他們的共同夢想,竟然是幫助李太鎮“賣拖鞋”。因為,只有賣出拖鞋幫助李太鎮走出困境,孩子們才能繼續自己的足球夢。

為了讓球隊活下去,李太鎮把在上海的4套房子給賣了,“賣了一千多萬,如果放到現在至少值個四五千萬,但是人的價值不是靠錢來衡量的,你說五千萬重要,還是幾百個孩子的夢想重要?當然是夢想了!

日子總是越過越好的,兩家企業的注資讓李太鎮緩過了勁。

4年前,一拖鞋廠老闆狠心賣掉上海四套房產,只為圓兒時的一個夢

4年前,一拖鞋廠老闆狠心賣掉上海四套房產,只為圓兒時的一個夢

4年前,一拖鞋廠老闆狠心賣掉上海四套房產,只為圓兒時的一個夢

4年前,一拖鞋廠老闆狠心賣掉上海四套房產,只為圓兒時的一個夢


3.

在阿里巴巴的網站上,李太鎮的布藝拖鞋品種很多,從十幾元到上百元都有,這些看似普通的拖鞋背後,卻承載著近300個少年的足球夢想。隨著球隊的南征北戰,珂締緣青少年足球俱樂部漸漸在全國有了名聲,俱樂部的運營管理模式得到了不少家長的認可,全國各地陸續有家長過來考察並將孩子送到俱樂部,目前俱樂部的大部分小球員來自全國各地。

孩子們也在用成績來回報李太鎮的愛與付出,2014年,孩子們就拿到了全國青少年男子足球錦標賽U12(濰坊)冠軍全國校園足球冠軍總決賽(北京)亞軍。2015年4月,中國足協在香河訓練基地舉辦U16國少(2002年齡段)第一期訓練營,50名集訓球員中,珂締緣青少年足球俱樂部有6名球員入選,僅次於有7人入選的廣東恆大足校,山東魯能足校有79歲的金正民(原中國健力寶青年隊的領隊)如今在江蘇珂締緣足球俱樂部義務擔任顧問,他從另一個角度評價李太鎮的成績——“珂締緣向國家少年、青年隊輸人次比例遠,已經遠遠高於一些大牌足球俱樂部了。”

李太鎮的故事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政府與企業的關注也越來越多。海門市給予了俱樂部巨大的支持力度,劃拔200畝土地用於建設12片足球場地,還設立了海門市足球發展基金,每年不低於500萬投入,用於支持足球事業發展和球員賽事獎勵。

2017年,南通的中南建設集團決定入股珂締緣,每年投入1500萬元,加上一些賽事活動,幫助珂締緣支撐起每年2400多萬元的運營費用。上市公司朗姿股份(002612.SZ) 的老闆是申東日,他也是朝鮮族人,瞭解到李太鎮的故事之後,決定對其注資。

在天眼查最新的工商資料中,李太鎮的足球俱樂部叫做江蘇中南珂締緣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他在裡面的角色是總經理。中南珂締緣體育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下稱中南珂締緣體育公司)持有足球俱樂部100%股權,這個中南珂締緣體育公司的註冊時間是2017年4月27日,註冊資金是1億元,法人代表是曹永忠,中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中南珂締緣體育公司51%股權,李太鎮持有20.4%,申東日持有18.13%。

資金問題暫時得到了緩解,李太鎮又開始營造下一個夢想,“打造一支職業足球隊,我們目標是2020年6月份開始組目前,珂締緣足球俱樂部擁有從7歲到17歲的11支足球隊,共計260多人。大年齡段的又組成一支25人的精英隊,各梯隊的主教練都是亞足聯的A級教練,前韓國國腳金都根(曾經作為主力球員身份參加了1998年的法國世界盃)是俱樂部的青訓總監。

平時只要有孩子們的比賽,李太鎮都會抽時間來看。但是李太鎮越來越忙,最近北京體育大學有一個為2024年法國奧運會和2026年世界盃做人才儲備的項目,“我們和他們合作,現在一直在忙這個事情,之前也去葡萄牙考察了一下。”

對於李太鎮來說,未來的路還很長,他的拖鞋廠還要開下去,足球也要做下去,故事還沒有說完。

4年前,一拖鞋廠老闆狠心賣掉上海四套房產,只為圓兒時的一個夢

(請大家關注中鋒體育微信公眾號,它會為時常為大家帶來不同緯度的體育解讀,有人物、有故事、有諮詢、更有對未來的思考和剖析,它來自有深度、有態度、有溫度的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