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太太覺得買包包太低級,買青花瓷才高端,順便給後代留點東西

富太太覺得買包包太低級,買青花瓷才高端,還順便給後代留下點東西

明代成化青花瓷器,是中國漢族的一個非常傳統的名瓷。明代成化年間,是漢族陶瓷燒製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個時期。橙花青瓷因為玲瓏剔透、端巧工細等器型特點,受到評價頗高。在收藏界,明成化青瓷也是非常熱門的門類。曾經有明成化青花纏枝秋葵文宮盌,以1個億的價格成交。那麼接下來我們將要看到的藏品就是一件刻有“大明成化年制”款的青花大碗,它的價值究竟如何?

富太太覺得買包包太低級,買青花瓷才高端,順便給後代留點東西

藏友邢月,來自黑龍江。她帶來的藏品是她所有藏品中最寶貝的一件,青花碗。藏品是在一個朋友那裡買到的,當時朋友不想賣,結果還是她死磨硬泡人家,才以30萬的價格買下來。當時那個朋友覺得這個碗是清康熙的,不過她卻覺得是那是明成化的東西。

富太太覺得買包包太低級,買青花瓷才高端,順便給後代留點東西

如今社會上很多女同志都喜歡買包包、香水、首飾之類的東西,結果邢太太與眾不同的認為那都太低級,她說:“像姐這個年齡,都50多歲了,得玩點兒高端的,比如收藏玩古董什麼的,我就一直喜歡玩青花瓷!,起碼可以給後輩留點真東西,留點有升值空間的東西。”確實包包過幾年就扔,香水用完了就真沒了。同樣花那麼多錢,如果買古董,還有收藏的價值,何樂而不為?

富太太覺得買包包太低級,買青花瓷才高端,順便給後代留點東西

邢太太買的青花碗,個頭比較大,是個盛湯的葵口大碗。斗笠的造型,是仿照宋代湖田窯斗笠大碗的器型。碗心裡畫的是嬰戲圖,碗邊上畫的是一圈佛教八寶。碗壁雖沒有開光,但是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通體的畫面。茂密的竹林裡面有七個人物,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竹林七賢。要知道通景的畫,要比開光的價值高出10%-20%。

富太太覺得買包包太低級,買青花瓷才高端,順便給後代留點東西

清代的清華瓷器上有三種釉,一是亮青釉,白中泛青,透明度較高;二是粉白釉,顏色粉白,比較柔和;三是漿白釉,比粉白還要白一些。邢太太的這件青花葵口大碗,就是典型的漿白釉。不僅白,而且釉層還比較鬆軟。用雲南的蘇麻料上色之後,白與青對比強烈。也就是傳說中青花瓷中最好的品種,緊皮亮釉,翠毛藍。

富太太覺得買包包太低級,買青花瓷才高端,順便給後代留點東西

專家鑑定這件藏品就是清代康熙青花人物薄胎葵口大碗,不但是真品,而且是精品!雖然碗底下寫的是大名成化,不過明清時期有一個流行的做法,就是從不寫本朝的款,而是專寫前朝的。那個時候的工匠覺得,他們的這種做法是對前朝匠人所達到的崇高藝術造詣,精湛的水平,表達崇敬心情的態度。這種款,就是我們說的“寄託款”。過去的寄託款跟現在有人為了莫取暴利,製作的那個假款,是完全的兩碼事兒 。

富太太覺得買包包太低級,買青花瓷才高端,順便給後代留點東西

既然知道是康熙的青花瓷,那麼它的價格就有了一定的區間。不過最終的價格還需要參考其他的因素,比如器型的完整程度,人文價值等等。專家指出,這隻葵口大碗有一個重要的缺點,就是口沿上有兩個芝麻粒大小的磕碰。在市場上,明清瓷器非常講究這個。如果有磕碰,市場價值肯定會有所打折。最終專家給這隻青花葵口大碗的估價是25萬元。

富太太覺得買包包太低級,買青花瓷才高端,順便給後代留點東西

那兩個芝麻粒大小的傷口,雖然不影響觀賞性,但是卻十分影響其經濟價值。因此原本可能30萬的青花,卻因為兩個芝麻粒大小的傷口而被扣掉了5萬元。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點擊關注,瞭解更多有趣的鑑寶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