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漣漪成巨浪

最近圍繞幾十篇日記而起的網絡大論戰慢慢的讓我有恐懼的感覺。

本來不過是一個人用自己的筆把自己所看所聽進行了儘量真實的記錄,那麼這樣一個作品,我們不能期望它是刑偵案卷,力求所有細節的真實還原,不能期望它是天氣預報,不參雜任何個人的情感和觀點。不能期望它有上下三千年的縱橫五洲四海的宏觀視角,這不過是一個人,一段時間的一段她自己的記錄。

在這場大浩劫中,這本該只是掀起一片漣漪,便歸於沉寂的一粒小石子,為何能演變成滔天巨浪?

歸根到底,就是我們這個水域太小,我們並沒有我們以為的容納百川的胸襟,我們格外的敏感且生怕別人知道我們深度不夠,我們其實千瘡百孔但力求表面光鮮,連裝都裝不好,反而將自己暴露的一覽無餘。

那些害怕別人對我們說三道四的,其實引來關注的恰是你們自己的喧嚷。

那些覺得家醜被曝光的,恰恰是你們互相撕咬的狠絕讓人看到你家早已經千瘡百孔

那些說該把其他人家也數算一下的更是多操心,人家的香臭都在面上,蓋不住也沒人想蓋。

所以,那些拼命罵的人,其實你們犯了戰略性的錯誤,要想不掀巨浪,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不搭理她。

看她還怎麼出名?

但是,罵與不罵,其實都解決不了一個水坑想扮演大海的尷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