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繳費期如何選?這六個方面值得好好考量

作者:Alex,北美準精算師 (ASA),特許企業風險分析師 (CERA),精算視覺保險學會會長,用“白話”給你講保險精算知識。

重疾險繳費期如何選?這六個方面值得好好考量

導讀:長繳or短繳?讓我們來好好算筆賬。

重疾險繳費期如何選?這六個方面值得好好考量


重疾險繳費期的選擇是很多朋友常常糾結的一個問題。

買的保障都是一樣的,保險公司卻給了我們好幾種繳付保費的選項,很難不讓人糾結。

最直觀的,長繳費的每年保費比較便宜,但是總保費卻比短繳費高出不少。

而且,這其中還有一些保額槓桿、保費豁免、分紅等因素的影響。

那麼,我們究竟該從哪些角度來考量重疾險繳費期的選擇?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理性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01 保額槓桿


很多朋友買重疾險時都會選擇一個較長的繳費期,因為繳費期越長,每年的保費就越少,可以撬動的“保額槓桿”(即“保額”與“保費”的比值)也越高

這種理解不能說是錯,但也未必完全正確

因為“保額槓桿”是一個動態的指標,如果被保險人在早期沒有出險,那麼隨著“總已繳保費”累積得越來越多,最終還是會拉低保單的“保額槓桿”。

而我們都知道,重疾的高發都是在後期,而不是在保單剛剛生效的頭幾年

因此,想通過拉長繳費期去降低年繳保費,增加保額槓桿,僅僅對於保單生效的初期有效,到了後期效果並不會特別明顯

比如說,某內地非分紅重疾險,30歲男性,100萬保額,10年繳費,每年保費是33,660元;20年繳費,每年保費是20,120元。

在保單生效的第一年,由於20年繳費的保費明顯較10年繳費的便宜,因此20年繳費的保額槓桿是49.7倍,高於10年繳費的29.7倍。

一直到被保險人45歲,20年繳費的保額槓桿都更高一些。

但是,由於10年繳費的總保費是33.6萬元,20年繳費的總保費是40.2萬元,因此在20年繳費期完結後,10年繳費的保額槓桿會穩定在3倍,高於20年繳費的2.5倍


重疾險繳費期如何選?這六個方面值得好好考量


02 通貨膨脹


對金融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們都知道,金錢是有“時間價值”的

簡單來說就是,由於通貨膨脹的存在,今天的100塊,與10年後的100塊,價值並不是相等的

假設每年的通貨膨脹率是3%(也就是物價平均每年上漲3%),那麼今天的100塊如果放在口袋裡不進行任何投資,到10年後大約只能當75塊來花,相當於貶值了25%。

同樣,反向來理解,假如我們認為通貨膨脹率將長期維持在3%的水平,那麼10年後的100塊,在今天來看,真實價值就是75塊(75塊投資10年,年化收益率為3%,10年後本息總和約為100塊)。

而終身重疾險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均衡費率

也就是說,投保人每年要為一張重疾險保單交多少保費是在投保那天就確定下來的,並且在繳費期內保持不變。

於是,由於通貨膨脹的存在,一張重疾險後續保費的真實價值,實際上是逐年遞減的

因此,我們在對比兩張“保險責任相同、繳費期不同”的保單時,不應該直接對比“總保費”,而應該對比“折現後的總保費”


重疾險繳費期如何選?這六個方面值得好好考量


重疾險繳費期如何選?這六個方面值得好好考量


30歲男性,100萬保額,折現率3%

10年繳費,每年保費33,660元

20年繳費,每年保費20,120元

可以看到,對於上述保單,雖然10年繳費和20年繳費的總保費相差了大約6.6萬元(= 402,400 - 336,600),但是使用3%的折現率將未來的保費折算為現值後再加總,折現後總保費就只相差了1.3萬元(= 308,315 - 295,740)。

如果使用更高的折現率,20年繳費的折現後總保費會更低。

這說明,從保費的真實價值來看,選擇短繳費期所要交的總保費更少,只不過是我們忽略了金錢時間價值的一種錯誤感受罷了

03 保費豁免


重疾險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特點,那就是,被保險人一旦發生重疾理賠,就會豁免後續的保費,相當於省下了剩餘繳費期內的所有應繳保費

很多重疾險,甚至可以在發生第一次輕症或中症理賠後,就豁免後續的所有保費。

所以,拉長繳費期,就可以提高被保險人在繳費期內出險的概率,從而省下部分保費,提升保額槓桿(當然,早期理賠的成本其實已經被考慮到了產品的定價中)。

當然,對於小朋友而言,由於在少兒和年輕時罹患重疾的概率並不高,我們能“賭中”在繳費期內出險的概率實在是太小了,因此可以選擇一個較短的繳費期。

但是,對於年齡稍大的被保險人,則建議購買長繳費期的重疾險,儘可能提高被保險人在繳費期內出險的概率,從而避免“保費倒掛”(即所交總保費超過保單保額)。

04 保單分紅


由於內地的重疾險是不能分紅的,因此就無需考慮這個因素。

但是香港重疾險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保單有分紅,而且分紅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公司的投資盈利情況。

通常而言,短的繳費期可以讓保險公司快速收集投保人的保費用來投資,因此投保人可以獲得更高的分紅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想要保單在後期有更高的分紅支撐來提高保額槓桿,那麼是可以適當縮短繳費期的

對於內地重疾險,由於沒有分紅的存在,經過繳費期之後,保單的保額槓桿將保持在一個恆定的水平,且短繳費與長繳費的槓桿差距並不大(上面例子中是3倍vs2.5倍)。

但是,對於香港重疾險,保單後期的槓桿差距就會因為分紅的存在而凸顯出來

通過下圖可以看到,香港某重疾險(30歲不吸菸男性,100萬保額),在被保險人50歲以後,10年繳費的保額槓桿要明顯高於20年繳費的


重疾險繳費期如何選?這六個方面值得好好考量


05 利潤設定


有不少朋友問過我一個問題:“長繳費和短繳費的重疾險,公司在哪種上面設定的利潤率會高一些?”

要知道,保險公司經營保險產品的利潤來源主要是“三差”,即實際死亡和疾病發生率低於預期的“死差”,實際投資收益率高於預期的“利差”,和實際費用成本支出低於預期的“費差”

由於重疾險的保障期大多是終身的,無論客戶選擇什麼樣的繳費期,公司都要承擔相近的保險責任支出和費用支出,因此公司通過“死差”和“費差”能賺取的利潤實際上是相似的

但是“利差”則不同。

保險公司只有收到了客戶的保費,才能通過投資去賺取“利差”,因此從保險公司的角度來看,儘快把保費收上來會更容易產生利潤

因此,對於短繳費的產品,由於保險公司可以快速回收保費進行投資,因此設定的利潤要求通常較低;而對於長繳費的產品,對於回收保費具有滯後性,而且保險公司需要承擔一定的貨幣貶值風險,因此設定的利潤要求通常也會較高

06 工資漲幅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既然長繳費產品的利潤水平高,從這個角度來看,是不是選擇端短繳費的產品“更划算”呢?

誠然,保險產品與其他商品一樣,商家與消費者的利益也存在一定的“此消彼長”關係,即“商家賺得越少,消費者越得益”。

但是,這種關係未必一定成立。

雖然保險公司每年都收同樣的保費,但是客戶的工資收入卻大概率是每年增長的

因此,當客戶的工資收入水平越來越高時,重疾險的均衡保費在客戶收入中的佔比會不斷遞減,對客戶產生的經濟壓力也越來越小。

再加上保費由於通貨膨脹而造成的價值遞減,未來保費對於客戶而言可以說是“越來越沒有壓力”、“越來越不值錢”

雖然保險公司通常會在長繳費產品上設定更高的利潤,但是保險公司在做產品定價的時候,是不會將“客戶未來的工資漲幅”考慮在內的

對自己未來工資漲幅比較有信心的朋友,選擇一個較長的繳費期,可以有效減輕年輕時保費支出給家庭帶來的經濟壓力。

07 總結


今天的文章,我們從保額槓桿、通貨膨脹、保費豁免、保單分紅、利潤設定和工資漲幅這六個方面,分析了選擇重疾險繳費期應該考慮的因素。


早期的保額槓桿、通貨膨脹、保費豁免和工資漲幅等方面來看,應該選擇長繳費期

而從後期的保額槓桿、保單分紅和利潤設定等方面考慮,應該選擇短繳費期

然而,整體看來,我個人更加傾向於選擇長繳費期。


因為長期繳費可以在早期提供更高的保額槓桿,有更高的幾率獲得保費豁免,而且通貨膨脹和工資漲幅可以有效降低後期保費給我們帶來的經濟壓力。

不過,對於一些身體健康狀況比較好的小朋友,或者是那些依靠非固定工資收入來繳納保費的投保人(比如目前有一個非常好的經濟狀況,但是未必會長期穩定),選擇一個短的繳費期,通過快速繳清保費來獲得更高的保單分紅,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最最重要的就是,千萬不要因為糾結於繳費期的選擇,把買重疾險的事情擱到了一邊

因為無論繳費期的選擇如何,有保障,總比沒保障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